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乡镇工业股份经济的探讨龙道金乡镇工业股份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是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里笔者就乡镇工业股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谈谈“一孔之见”。一、乡镇工业股份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乡镇工业股份经济这几年虽然...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下半叶 ,工业化在世界范围获得更加广泛、深入的扩展和推进 ,信息化浪潮势起 ,工业化内容更新。这期间 ,我国工业化战略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江苏实现从农业省到工业省再到经济大省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创新与突破。贯彻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江苏近些年来坚持科教兴省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发展、壮大信息产业 ,积极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治理污染 ,保护生态 ,控制人口 ,新型工业化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 ,目前江苏工业化还没有完成 ,工业化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新世纪新阶段 ,江苏要富民强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加紧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紧科教与人才体制制度创新 ;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改进、完善已有的计划、规划 ,把新型工业化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一、乡镇工业科技进步的出发点.江苏乡镇工业发展,起始于劳动密集型经济,这种发展途径,既符合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江苏经济的特点所决定.一是江苏人口密度高,农村剩余劳力比较多,乡镇工业首要任务是接纳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力.而且,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存在的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力的价格比较低,因此,乡镇工业从劳动密集行业起步是必然的,也是自身发展的良好条件.二是乡镇工业科技水平受队伍素质的限制,劳动技能水平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够与现代工业水平相适应的管理人员缺乏.三是受资金制约,一般乡镇工业企业在发展初始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一剧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新的活力究竟起源于何处呢?一种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是具有说服力的:“财产权利和身份自由是包产到户变革中的两大法宝。它们唤起几亿中国农民对土地、劳动和生产的热爱。”其实,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个人在经济中没有权利或极少  相似文献   

5.
乡镇工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战略地位发展乡镇工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新生事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回顾我省乡镇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江苏乡镇工业起步较早。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次转移是我国全面发展的需要   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经过近 2 0年的发展 ,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亿人 ,实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第一次大转移 ,为中国农村发展、经济腾飞、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农村劳动力第一次转移的主要特点是 :转移方向单一 ,主要转移到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转移的空间有限 ,“离土不离乡” ,主要在村和乡的空间范围内转移 ;转移主要依靠国家和集体投资兴办企业来实现的 ,政府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转移的结果 ,农村劳动力成了走进工厂的农民。中国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7.
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以它迅速发展的事实和对农村及至整个国民经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它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但乡镇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性、产品质量差、管理无章法、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怎样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乡镇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赵越 《理论界》2005,(5):37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蔡凯 《理论界》2005,(5):35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制度变量,农村体制与政策的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业的波动又是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发动机”和“放大器”。在十年改革中,农村体制的变动尤为剧烈,农村政策的调整尤为频繁,由此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尤其大。我们可将农村改革的十年作前四年后六年的划分。前四年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对举步维艰的城市改革以极大的鼓舞和有益的启示,后六年的农村改革步伐趋缓,使城市改革缺乏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张红 《理论界》2005,(5):32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杜法义 《理论界》2005,(5):30-31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曹一萍 《理论界》2005,(5):29-30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农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全方位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期,沈阳大学社科部部分教师,通过调研,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完善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代宗师,费孝通先生的研究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坚持学术研究要服务社会并致力于“富民”,提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应该服务于满足人民的需要,提出发展“人民的社会学”。费老一生都致力于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致力于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富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认识和总结中国各地农村“富民”的经验,费老不断发展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对费老著述中有关“志在富民”思想源流及发展的回顾和分析可知,费老强调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应采取不同模式,同时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背后面临的更大挑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费老晚年着重论述的“文化自觉”和他之前有关农村发展的论述一脉相承,这些思想对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的脱贫攻坚战略和政策实施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越 《理论界》2005,(5):37-37
乡镇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乡镇政权的建设和运行能否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对乡镇政权体制改革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