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炊烟情结     
刘国昌 《决策探索》2014,(21):46-46
多年前,家乡的每一座瓦房后面都矗立着一根烟囱。早晨,村庄沉浸在寂静与祥和中,当烟囱飘起袅袅炊烟时,你就知道开饭的时间快到了。那个时候乡亲们有表的很少,炊烟便成了乡亲们时间的指向标。父亲之所以从坡地里回来得准时,就是根据炊烟来判断回家的时间,从而断定何时收工。  相似文献   

2.
背负母亲     
母亲今年94岁,大部分时间在湘南老家与我弟弟、弟媳同住。前年,我退休后在江城搬了新家,便专程回去将母亲接来分享新居的快乐。母亲视力尚可穿针,在我28层公寓式居室里,她四望江城美景,高兴得象个孩子。我真想让她在这里长期住下去。  相似文献   

3.
烤白薯     
赴宴的路上看见一个烤白薯摊,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凄烈的寒风中绽放—一张笑脸,没有丝毫苦难写在脸上。正值下班高峰,人来人往,不时有人驻足,挑一两个烤得烫手的白薯,或马上吃或带回家,为寒冬的城市平添一份温暖。  相似文献   

4.
春天畅想曲     
尽管春之魂还孕育在东风里,春之力还萌动在种子胚胎里,春之声还流淌在冰封的河床里,春之气还澎涨在厚实的泥土里,然而,春的信念、春的热望早就在人们心中升腾了:少女渴盼用五彩缤纷的春花贴上自己的脸颊,小伙子渴盼将春的绿枝挽进自己的臂弯,白发老人渴盼岁月再添一圈欢乐的年轮,小孩子渴盼用自己的新衣为春光增添姿彩。  相似文献   

5.
中华颂     
壮哉中华,雄踞东方。五岳峥嵘,柱立禹甸,携群峰叠苍耸翠;四渎浩荡,横贯九州,纳百川东流人海。丽象美景,展画卷层层无尽;沃野桑田,育斯民生生不息。韶山杜鹃,渠江清流,仰胜迹胸怀激荡;楼宇参差,殿阁巍峨,  相似文献   

6.
我带着单反,背着画夹,向田野走去,和草木有个约会。  相似文献   

7.
淡淡花椒香     
置身田野,远望花椒树,满树鲜红欲滴的椒果,像瞌睡的老人,低着头打盹,风儿犹如一群顽皮的出孩童,  相似文献   

8.
一朵小花     
黄小平 《领导文萃》2009,(16):142-142
一日,带孩子散步,突然,孩子指着一个地方,惊异地问:“爸,你看,脏土中为什么能长出鲜花?”我循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污兮兮的泥土中,竞长出了一朵鲜红的小花,小花与脏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又见除夕     
《领导文萃》2010,(3):1-1
<正>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夜更替时,除夕无疑最具张力。在这里,童年看到期许,青年看到愿景,中年看到烦琐,老年看到追逼。除夕是一种浓缩,将已去和未来浓缩于当下。除夕还是一种凝固,把追念与期待胶着于新旧交替处。时间的碎片在这里整合,记忆的马赛克在这里拼叠。拼整后的效果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沈伟民 《经理人》2012,(2):70-71
童装企业的日子比金融危机时期更难过。上海绿盒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吴芳芳告诉《经理人》,童装企业有另一种活法。  相似文献   

11.
夫茶之嘉种,滋于八闽,蓝溪特产,推铁观音。观音标识,各扬其芬,凤山品牌,隽拔逸群,金质奖连膺九届,钓鱼台专飨国宾。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感到后悔,因为我们不懂得珍惜;我们常常感到抱怨,因为我们不懂得感激: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还有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混淆了我们的生物性和灵魂性  相似文献   

13.
<正>60年前父亲黄培炎赠我座右铭,全文是:"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我带着他的手书留学英国。在国外时,不少中外友人指着这一立轴,问我:"这‘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作何解释?""父亲的座右铭,教我怎样待人接物。‘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八个字,是指中间有  相似文献   

14.
春天,是一位大画家。站在窗前,春天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大画布,浅绿足底色,令人联想,令人着笔。不知不觉间,色彩丰富了起来,内容丰富了起来,麦苗返青了,柳树含苞了,小草探头了,大雁南飞了,鲜花盛开了,原野上劳作的人多了……不知不觉间,不少人便为这幅生命之画着了色。  相似文献   

15.
《经营管理者》2014,(8):1-1
朋友出了关于“禅”的新书,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篇短文。不好推脱,就相约吃宵夜,边吃边聊。  相似文献   

16.
心空 《经营管理者》2011,(2):102-102
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年味淡了,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呢?可能是我们的心淡漠了吧。物质的富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忙碌的节奏,扰乱了我们心境。我们耐不住寂寞,也受不了忙碌  相似文献   

17.
康丹 《管理与财富》2009,(12):74-74
从埃利希提出"活法"概念开始,法学的研究就多了一个崭新的法社会学视角.本文主要阐述了活法理论的发展理路、特点和功能,并指出了活法理论的对中国的多重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齐治平 《决策》2014,(7):75-75
当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从学校的一堂课上获得了一个一生受用不尽、极其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刘畅 《领导文萃》2010,(4):98-101
<正>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说  相似文献   

20.
南辕北辙     
士铭 《领导文萃》2013,(21):125-127
先知走后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说自己来自未来,他说地球是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