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周仲秋 《社会科学家》2004,36(3):128-130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塑造出一个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2.
陈巍 《理论界》2010,(2):30-32
政府绩效评估以其倡导的"顾客至上"、"公众本位"等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领域承载着改进公共责任机制的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责任机制。在我国,由于政府绩效评估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指标、程序和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削弱了其问责功能。当前,可以从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拓展绩效评估主体范围、确立绩效评估指标、规范绩效评估程序、加强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来建设良好的问责文化、促进问责主体明确化、问责内容具体化、问责程序无隙化、问责制度化、问责信息化,从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问责功能的完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现代行政制度安排,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变革。行政问责制的有效运作,有赖于扭转"官员问责"的强力纠偏,从"官员问责"走向"问责官员",实现从"同体问责"向"异体问责"的转变,使民众成为行政问责的本源主体。同时,还必须强化人大的权力监督,发挥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健全司法机关监督,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民众的知情权,等等,以此来保障行政问责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刘厚金 《学术论坛》2005,(11):40-44
我国行政问责肇始于“非典”肆虐的公共卫生危机,在两年来的制度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是: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问责客体限于政府系统;问责内容缺乏法律规范,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程序可操作性不强;问责的法律体系尚存缺陷;转型中的行政生态环境还不能有力地促进问责制的推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是:确立以权力机关为主导、多方有序参与的问责主体架构;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科学、合理、公正地界定责任人;界定问责内容,实现问责标准法定化;完善问责程序,增强可操作性;健全法律体系,克服制度缺陷;革新行政环境,再造责任型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制是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中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对政府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安排。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在于:政府履行职责时应权责一致,并承  相似文献   

6.
伴随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适应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并以推行政府绩效审计为突破,落实了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确立了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为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深圳的实践表明: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推行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促进建立和落实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推行行政问责制的几年来,行政问责已由2003年"非典"时期的"问责风暴"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行政问责制过渡,并日益成为我国政治文明新的增长点。但行政问责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处于较薄弱状况,面临异体问责缺位、问责程序不完善以及问责文化土壤缺乏等诸多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从完善问责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培育问责思想等层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问责体制。  相似文献   

8.
“责任”的功能在于确定奖罚,责任制度则以制度的形式确认公务员在责任面前的积极主体性。“问责”制度涵括“解释”和“归责”两大程序,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应当是一个探究问题根源并进行改进的过程,而非单纯追求归责的结果。问贵剖的功能正常发挥依赖于嵌入其中的公共与私人、公民与政府、个体与组织、上级与下级、行为与规范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关系等得到妥善处理。当这些关系在问责过程中被扭曲时,问贵制就存在功能性、程序性和结果性异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高官问责制:香港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官问责制是香港回归后行政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对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社会公众诉求的回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凯峰 《理论界》2010,(4):16-17
2008年,由于不断发生伤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再到深圳龙岗区大火和登封市煤与瓦斯爆炸事故,一大批官员被追究责任不作为或不恰当作为,从中央到地方,高到部级,低到县处级;或引咎辞职,或遭免职;涉及到几十名官员,出现了一个问责高峰,2008年也因此被称作"行政问责年"。本文通过论述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内涵和制度的建构,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反腐败的有效机制——问责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是值得认真关注的.腐败案件的涉案人数、涉案金额、涉案的权利层次都在逐级提高,仅在1998~2002年间,检察机关查处的涉嫌腐败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就达12830人之多,并查处了一批位居省部级甚至中央领导的严重腐败分子.在2003年防治"非典"期间,大批官员因渎职、失责受到了惩戒."问责"一词已日渐成为群众所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官员问责制"在对党政领导和部门实施有效监督的同时,也更能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行政问责制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对我国建设责任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通过对行政问责制的内涵界定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人伦理意识、行政文化及伦理立法的缺失。从伦理的视角,思考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即从行政人、社会公众、行政组织内部和行政伦理立法等方面着手,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和伦理意识,切实做到向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3.
合作行政:服务行政行为的一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行政法的变革在理念上呼唤着契约精神,在理论研究上催生着合作行政,在实践中也呼应着合作行政;同时,为适应当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热潮,行政行为模式也要由服从行政到协作行政再演变到服务行政。作为服务行政行为的一种模式,合作行政有助于社会本位的外化和实现,有利于最大限度推动民主行政,并可以有效促成公共服务和有限政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政府生态问责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的政府生态问责制起步阶段的生态责任难以判断、执行阶段的生态法律缺失、处理阶段的生态问责不到位,从而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陷入困境。因此,转变政府生态问责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官员退出机制成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行政问责制作为独立于立法和司法之外的权利体系,其产生和发展是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也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自律、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和规范权力运用的保障机制和有力举措.当前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度已成为比较成熟的行政制度,其理论和实践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问责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莹 《晋阳学刊》2005,23(3):27-3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有学者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问题,但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行政学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新一轮行政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自建国以来,我国行政改革已经进行过七轮,但始终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而如果以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和研究行政改革,将为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走出困境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潘萍 《江海学刊》2023,(1):182-190
官员特权与限制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行政终身问责制发生、演变的内在线索。在沿袭和发展唐代去官原免规制的基础上,宋代通过诏敕等重点发展完善了以去官不原为核心的行政终身问责制。去官不原制度定型于熙宁变法时期,元祐更化时期关于其存废虽有所争论,但因其符合提高行政效率和国家治理集权化的需要,整体呈持续发展趋势。去官不原制度适用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百姓切身利益、促进司法公正的作用。去官不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行政终身问责制和国家治理体制集权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责任政府主要实现形式的政府问责制度,其建立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重要表现,也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下的必然要求。自启动以来,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并着力实施,各地以地方规章的形式相继出台了问责的制度文本来规范其操作。然而,这些制度文本本身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导致了我国政府问责制运行的困难。本文即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各地问责制度文本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比较分析各地问责制文本的异同之处,肯定其对以往责任追究制度的革新,重点揭示文本规定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问责各要素应把握的要点,以期为地方政府问责办法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政府问责制度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文为了能够有效地运行政府问责制,通过对目前我国政府问责制中存在的异体问责发展缓慢、问责对象模糊和问责范围过窄、问责程序的缺陷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健全政府问责制要强化异体问责、明确问责对象、拓宽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和强化政府责任立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行政问责制来源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现已成为中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但是,从实践状况来看,我国行政问责制虽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存在一些法律缺陷。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要从两方面入手,是针对行政问责制本身缺陷的健全和完善,二是针对与行政问责制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