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焉”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作兼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连词、结构助词和词尾等。能准确地分辨它在具体句子里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对于阅读和教好古代散文,都是有益的。下面分别谈谈“焉”的各种用法。 一、作兼词。 兼词是一个字兼有两类词的意义和作用。“焉”用作兼词,它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此、彼)”。“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之(此、彼)”指代什么,都必须依据具体的文义来判定。就语法功能来看,兼词“焉”通常用动词、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之  相似文献   

2.
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余每读此,心有惑焉。余生于金陵,长于金陵,惯见红日西沉,为霞满天,何来“白日”之说?尝求教于好诗者,其解以描写日出之状,虽可备为一说,然意终不爽。 某日近暮,闲立中庭,忽觉尘土扑面,天昏地暗,仰见天边一轮夕阳,惨白如月。翌日,见  相似文献   

3.
在《左传》一书中,“焉”字共出现886次,除了作疑问代词115次、作形容词词尾及句中语气词13次、作前置宾语的复指代词一次之外,用于句末共757次。本文试通过对“焉”字前面的述语性质和句子语气的分析,考察全书句末“焉”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文言虚词“焉”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指代处所、人事,放在形容词的后面指代比较的对象。清代学者把“焉”的这种用法训为“于是”;现代的学者又进一步称它为兼词。从训诂的角度把“焉”训为“于是”,“通古今之异辞”,当然可以;但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却不可不慎重。兼词是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们是历史上的东西,不是后世的人们根据后世的语言习惯“分析”出来的。那么“焉”在历史上是否本来就是一个兼词呢?我们说不是。因为在“焉”的上述用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找不到形成兼词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左传·昭公三年》载晏子关于齐国量制的一段话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这段话,向来被作为考证和研究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量制及其演变的重要依据.然而出土战国齐量器实际测量得出的结论,与“皆登一焉”之说不合.因而,笔者以为其语不确,故作辨正于下:齐旧量器未见出土实物,据晏子之语,其制当为:  相似文献   

6.
“上有好者,下必甚”,语出《孟子·滕文公/焉上》:“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相似文献   

7.
胡文焕《格致丛书》所载《新刻助语辞》有如下六行文字(见书影)。在这六行文字之中,“岂”字、“乃”字和“焉”字分别提行并低一格。通观全书,凡提行低一格的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属于词条字头,一是属于解释性的文字。“岂”字是词条,这是没有问题的。“乃”字一行属于解释性的文字,这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焉”字这一行:“焉也”和“曾”是不是词条?  相似文献   

8.
先秦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历来把古汉语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一概而论,甚至认为它们“同源”。本文选取先秦十种典籍进行穷尽性统计,从结构类型、语法功能、语义类别三方面考察了五种附后缀形客词。认为这五种形客词后缀各有来源:如缀和若缀由动词虚化而来;然缀由指示代词“然”虚化而来;焉缀来源于然缀,但同时还受到语气词“焉”的影响:尔缀主要由指示代词“尔”虚化而来,同时受句尾语气词“尔”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还分析了这五个形客词后缀消长的原因。最后附录了附后缀形客词表。  相似文献   

9.
对“六义”之“兴”,历来论争不休。但超脱纷争看 ,各家的正解误读 ,竟构成一个完备的诗学系统——兴 :一指创作欲望感物而生 ;二指作诗托物言志 ;三指诗求真情 ;四指反对雕凿 ;五指形象生动 ;六指创造意境之原理 ;七指诗求含蓄 ;八指诗兴大发 ;九指开头方法 ;十指象征手法 ;十一指诗靠“兴”实现审美价值 ;十二指诗感发志意的功能 ;十三指启发式教诗方法。这真是一个喜人的意外收获。更妙者 ,如此大系 ,竟由一“兴”而贯通。其实 ,兴的多解 ,是其表意功能随社会与诗歌的发展变化 ,不断被开发与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兴象”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然而因其自身颇具多义性和复杂性,令人难以把握.而“兴象”之“兴”,最早是对曾经发生的某种宗教祭祀行为的形象描绘.正是由于“兴”与原始宗教活动的渊源关系,加之后来在此基础上衍变出的内涵丰富的多重意义,从而成为几乎最具中国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名词,进而也成为了一种人们用来理解诗歌和创作诗歌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字源学的角度辨析了“兴”所包含的多种主要意义,并分析了当“兴”与“意”“感”“象”组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意义变化,希望可以借此更好地理解“兴象”.  相似文献   

11.
《系年》作为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书的第二辑,为战国之际的历史文献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系年》中虚词"焉"字的用法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其"焉始"形式已经在此文献中被作为固定格式使用;"焉+动词"的形式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特色。"焉"字在楚系文字中不同的书写形式以及较为特别的语法用例,与传世文献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2.
一近人论及公土家族多与古代巴蜀之“赛”人相联系。而于“(宀禾贝)”人之来源,历来又多认为来源于“廪君”。《舆地纪胜》卷162引《晋中兴书》言:“(宀禾贝)者,廪君之苗裔也。巴氏子务相乘土船而浮,众异之,立为廪君,子孙列布于巴中。秦并天下,薄其赋税,人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宀禾贝),遂因名焉。”邓少琴先生指出:“此是将(宀禾贝)与白虎同居既久,混为一谈.未与分清。”①然今之学者中,仍不乏“(宀禾贝)”人源于“廪君”之见。徐中舒先生认为:“板楯又称‘白虎复夷’,复即免其徭役,他们也属于巴族,他们都是廪君的后裔。”②实质上,“板楯蛮”即“(宀禾贝)”人  相似文献   

13.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样几句话:“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古今训诂家们对其中“木”字,避而不解,或解而不顺,或解而谬误.荀子说射干是木,然而它实际上又确是草,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其根茎都是入药的.《日华诸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中国儒家早就认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与外物无关的主观自生的东西。“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叶燮《原诗》)“感于物”而产生审美情感并将之物化为诗辞,这就是中国古代诗论所说的“兴”。 “兴”的本义是“起”的意思。《说文》:“兴,起也。从舁同,”舁是共举,同是同力。“兴”字甲骨文作“(?)”,“象四只手抬一抬盘之形。”(《甲骨文简明辞典》)先秦始以“兴”论诗。孔子说“兴于诗”、“诗可以兴”,意思是《诗经》能感发人们的某种情意。孔子所谓“兴”,是兴本义“起”的引申,指“由……感发(某种情思)”之意;含“起发”、“感发”之义。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他说“兴”是“起情”,即《诠赋》中所说的“睹物兴情”。从此“兴”以感物兴情或者说感物起兴的涵义被许多诗论家认同,如唐代署名贾岛的《二南密旨》说:“感物曰兴。兴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宋代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中引李仲蒙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相似文献   

15.
“兴”是“神话象征”,是一种在获得表达概念的能力之前人类特殊知觉的必然表达方式.“兴”句与正句意义联系的缺失反映着类概念形成之时必需的“简化”所造成的限制,而非人类解释的无力.  相似文献   

16.
《宋史·陆游传》云:“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机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有先见之明焉”。又论曰:“陆游学广而望隆,晚为韩侂胄著堂记,君子惜之,抑《春秋》责贤者备也”。  相似文献   

17.
“宏大”与“细小”是伤痕文学后小说历史叙述的两种倾向,在当下时代,写“大历史”与写“小生活”,宏大叙事和日常化叙事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正构成文学的历史叙述不可分割而又富有张力的两面。《陆犯焉识》集中体现了宏大历史叙述和日常化叙述的平衡和失衡,它的创作套路既体现出作家以人性和爱情穿透大历史的愿望,又显现出小说叙述可能性的缺失和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第一次采用了男性主角的抒写方式,主人公陆焉识一生渴求自由,他用一生努力实现着爱情、婚姻及人生突围,试图逾越"围城"。四次逃亡见证了"围城"与"反围城"的实践与寓言,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亦于此中呈现。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六册《太阳的光辉》一文引《论语·子张》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亻币)之.”江苏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学习手册》解释:“过,名词,过错.”这是可研究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比喻词“如”把本体“君子之过”和喻体“日月之食”联系起来,这就决定了“君子之过”与“日月之食”之间存在着可比性,喻体“日月之食”意即“日月被蚀”,陈述的是事;本体“君子之过”陈述的也应是事,意应为:“君子错”,或“君子有错误”,“君子犯错误”等.不难看出,这里的“过”具有“动词”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信天游“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天游“兴”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上句只借物以起兴,与下句歌意了不相关,但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这称为“起兴”,是信天游“兴”的初级形态,带有原始性;二是上句未全为比而借物取兴,与正义相关,这称为“比兴”,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激起人们广泛的想象,标志着信天游“兴”的成熟,是信天游“兴”的富于艺术性的高级形态。信天游“兴”的发展,不是高级形态取代初级形态,而是同时并存,足见信天游“兴”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半个世纪来,陕北民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信天游“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处于低谷,这警示我们,莫让信天游“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