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近现代国画界南北二石并称,这其中与"北石"齐白石齐名的,就是以"画、文、书、印"四绝著称的"南石"傅抱石先生了。抱石少攻印章篆刻,治画史,并为书画创作,曾留学日本,得郭沫若、徐悲鸿为师友,远法石涛、顾恺之等辈,又亲览河山,"搜尽奇峰打草稿",能独树一帜,以诗入画,以形传神,工山水,亦擅人物,开新时期中国画变革之先河,堪称大家,可谓宗师。傅抱石的笔墨人生是随着他对画史的研究、对自然的体验、对诗文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们的心中,印章仅仅是书画的配角,居于不起眼的角落,连孤芳自赏的份儿都没有。然而在传统艺术家们的眼中,印章与古诗、书法、绘画一同被视为文人必备的四大素养:齐白石老先生曾对自己的艺术成就有"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的评价,可见篆刻(印章)在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庞任隆 《唐都学刊》2010,26(4):17-20
汉承秦制,汉代的印章封泥是在继承秦代印章封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曾出现了中国印文化史上的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陕西汉阳陵区和阳陵邑先后出土了大量的汉代印章封泥,为中国印制与官制、印章与陵园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沙沙沙、沙沙沙",石料在砂纸上打磨发出细碎单调的摩擦声,充满了李铁工作室的整个房间。就这样,石料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直到水平光滑。省级非遗名录项目金石篆刻(齐派)传承人李铁的工作室,原本宽敞的空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里边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印章。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冰冷的石头,在李铁心里却是非常珍贵的"宝贝"。四十余载时光,李铁用心篆刻出的不仅是一枚枚印章,更是一方他所挚爱的金石天地,那  相似文献   

5.
正吴昌硕,浙江孝丰(今安吉县)人,在清末民初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是谓清末海上四大家。其人更以书、印、画领袖上海文艺界,被视为近现代书画艺术承续创造之重要代表人物、一代宗师。这位出身书香之家的书画印章篆刻大师本名俊,或名俊卿,以字行,又有缶庐、苦铁、仓石、大聋等诸多别号,  相似文献   

6.
莫俊 《新华文摘》2022,(3):154-155
钤印于书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特色传统,其贯穿于古籍生成、流播、收藏与传承过程中并绵延至今. 多学科互动藏书印整理的学术价值 藏书印是以印章为载体的特殊文献类型,是印章艺术与古籍鉴藏相结合的产物,内容涉及文献刊印、传抄、鉴藏、传承和人物生平事迹等史料,形式则包含篆刻和古文字的资料价值.藏书印的实物大都随历史变迁而消亡,但其印...  相似文献   

7.
<正>在阜新,有这样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对各种各样的石头感兴趣,怀揣腰掖地把玩,将石头摆放成各种形状观赏,梦想着有一天搜尽天下奇石,建成一座"石乐园"。在六十几岁的时候,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在阜新矿山公园的东北角,一座占地两百余亩,集奇石展览、石种鉴赏、石园观光、地质科研、石艺教学、旅游接  相似文献   

8.
晓伟 《今日辽宁》2012,(3):85-86
效圣寺位于岫岩城南22公里杨家堡镇松树秧村卧鹿山羊角峰下,俗称"老古庙",是辽宁省现存惟一大型石构古代庙宇。整个石庙建筑可谓"石庙房、石佛像、石钟楼、石围墙",令人叹为观止。相传,效圣寺始建于唐,正殿三间,除门窗外,其余全部由石料雕制,卯榫插接而成。室内石柱四根,高2.6米,粗1.1米。石庙东西  相似文献   

9.
石中有真意     
车凤 《东西南北》2011,(16):2-3
石头,原本是很不起眼的东西,它默然依附于大地,朴素而平实。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盖房造楼、修桥补路时才会想到它、用到它。然而,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寄情山水和景物的习惯,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一直有着深刻久远的石头情结,正所谓"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  相似文献   

10.
杨莉 《社科纵横》2005,20(5):233-234
中国佛教徒为了满足佛教作品的大量需求和传经的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实践,使中国印刷术由捶拓、碑拓、印章捺印、木板雕印发展到活字印刷术。中国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佛教徒。中国的佛教徒对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我曾经两次去毛主席纪念堂参观。除了一直以来对毛主席崇敬和怀念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毛主席纪念堂的部分装饰材料选用了"丹东绿"大理石。这是我家乡的石头,淡绿、中绿、暗绿的石材纹理间,凝聚了家乡父老对一代伟人深厚的感情,也凝结了家乡的荣光和自豪。与"丹东绿"结缘1976年11月24日下午4点30分许,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举行,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牵动着全国亿万  相似文献   

12.
最近,范君将其多年收藏的《秦汉印统》中有关秦方士徐福的铜印横资料,寄给连云港徐福研究会,为徐福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该《印统》除收有“徐福”篆体印模外,还收有“徐福铜印鼻钮”之说明(见吴树滋《秦汉印统》卷之二)。这枚“徐福”印章为小篆字体,其白文印面带有界格,体现  相似文献   

13.
日本德川幕府的土地制度为等级领主制,亦称为"石高分封制",这种土地制度改变了中世以来多重土地支配隶属关系,是以领主农民间的阶级关系为基础的封建领主制.它通过检地将土地生产力表现为"石高",明确了农民保有土地的担税责任.建立起幕府一大名一农民间的统治、被统治关系.德川幕府的领主及其家臣武士团整体离开农村,集中于城镇,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依靠农民交纳的地租,小农经济是德川幕府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德川幕府统治的稳定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平同志有各种各样的印章,但独缺这两方印,就由我这位当‘处长’的给这位当‘部长’的来刻吧,我想如果我不刻,没有哪个篆刻家敢给他刻的。”李岚清说。  相似文献   

15.
"印太"战略是印度政府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在"印太"地区实施的新外交方略。印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视角审视"印太"地区在本国对外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印度"印太"战略以赢得世界大国认可、实现多极化世界秩序、推进"东进"政策和确保印度洋是"印度之洋"为目标。随着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印太"地区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印太"地区新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欲在"印太"地区有所作为的印度必将有新的战略举措。面对"印太"地区的新战略态势,印度将采取何种应对战略值得关注。从当前态势来分析,印度洋优先战略、积极的参与战略和融合战略会成为印度的优先选择。诚然,也不否认在特殊情况下印度会采取排他性战略。  相似文献   

16.
例:余干县某村,有位姓胡的农民随意把自己的印章、身份证借给朋友,朋友用它到信用社贷了一笔款。贷款到期后朋友因生意亏本无力归还,后来发生口角干脆不认帐。信用社接合同印章追款时,受害的农民还感到莫名其妙。议:乐于助人诚然是一种美德,但经济活动中的“帮助”往往涉及到连带责任。把印章、身份证借给人家“用用”,实际上在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市每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均超千亿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亟需向信息化、电子化和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一、社保经办业务印章和经办表单使用现状(一)业务印章使用现状目前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中主要使用实体印章处理各项业务,按照印章使用的类型不同,主要划分为两大类16种印章。1.分中心窗口业务用章。包括社会保险登记业务专用章、基金征集专用章、登记专用章、转移专用章、缴费证明专用章、基金支付专用章、医疗审核专用章、生育待遇审核专用章、工伤待遇审核专用章等,共11种。  相似文献   

18.
雨花美石,是由天上的"雨"、人间的"花"、地上的"石",天、地、人三者令其凝聚而成的。雨花美石是藏石的珍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红楼梦》里对通灵宝玉的描述,恐怕出于曹雪芹对故土金陵雨花美石最难忘的记忆。如今,南京梅园新村当年周恩来办公室内,一直保存着大半瓷碗雨花石,其中就有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从雨花台捡来的。据说,总理当时常指着一枚血红的雨花石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知道雨花台枪杀了我们多少烈士?这雨花石上的红色就是我们烈士的鲜血凝成的……"郭沫若在《南京印象》一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印太概念"框架下,日本的"印太战略"以日美同盟为主导,积极构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配合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秩序"。一方面,拉拢印度东进对中国崛起形成长期战略牵制;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印太"支点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以"小多边"海上安全合作形式,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区域,建立多个以"自由、规则、法治"为基础,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小联盟"和伙伴关系网,使日本成为"印太"地区"中等强国"和"摇摆国家"的领导力量,谋求战略自主,维护和拓展日本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印安保体系的构建成为日印安全合作的新常态。本文总结了日印安保体系发展的六大动力,即中国的崛起促使日印积极接近、美国鼓励日印合作更上层楼、印度的崛起促使日本拉拢印度、印度的战略雄心促使印度借力日本、日本在中印边界争端上煽风点火、日印共同"护卫"印太海上安全。这一新常态虽有助于日印实现世界大国的雄心和美国施展"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却会重塑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对中国总体国家安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中国应当对印度施行打拉结合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夯实并拓宽中印合作,以分化日印安保体系;另一方面力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牵制印度并增强中国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