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从1994年元月起,我国的物价统计方法制度实行重大变革,主要有1.原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及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停偏,改为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外新增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那么,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消费品价格指数之间有何区别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珍 《统计研究》2006,26(7):41-45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持续上涨,尤其是2000年后开始进入迅速增长阶段。截至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818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89亿美元。与此同时,消费物价指数自2002年开始抬升,进入2004年第一季度后,我国各类价格指数均呈现上涨趋势,通胀压力日趋显现。2005年物价指数又出现回落。那么,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物价波动是否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本文将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来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影响的文献综述关于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咨询》2011,(4):33-33
翘尾因素:指上年某个时点物价上涨后,虽采取调控措施,在现实中物价还处在高位不能一下子降下来,致使今年该时点前各月物价与上年同期各月较低的物价相比增幅较高的现象。"翘尾"因素是2010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的原因之一。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粮食价格逐步上涨,由此带动了相关粮食类价格跟着上涨,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物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是正常的。从最近20年看,只有1998年、1999年和2002年三年四川物价出现负增长。物价温和上涨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对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四川省物价涨幅加大,1~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0%,其中8月份同比上涨8.9%,创下1997年以来的单月涨幅新高。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逐月走高。进入2008年后,价格总水平继续高位运行,1月份CPI同比上涨7.2%,2月份达到8.1%。由于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未来四川物价高位运行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翁庆智 《四川省情》2008,(12):10-10
2008年在国内外涨价因素共同影响下,年初四川物价形势十分严峻,一季度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同)涨幅达7.8%,通货膨胀压力凸显。物价的过快上涨,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采取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生活力面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通货膨胀。 近几年来,我省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从1988年到199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上涨21.8%、18.5%、2.1%,2.8%、5.7%和14.6%。今年上半年,涨势更为迅猛,与去年同期比,每月平均上涨达24.1%。这个涨幅是改革以来最高的。同时大大突破国家下达的物价控制目标和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涨幅。今年下半年我省的物价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短期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它的概念以及在我国物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1951年到2002年5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资料,运用Eviews4.1软件和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促使副食品价格涨势趋缓的几个因素 一、1993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将逐步消失,物价涨势将有所回落 1993年四季度,波及全国的粮食涨价风也同样影响到山西省。粮价上涨引起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肉禽蛋菜等副食品价格随之节节攀升,成为影响山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龙头。据物价调查资料显示:1993年10、11、12三个月,山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6.5%、16.2%、17.1%,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物价出现了一轮以食品价格为主要推动力的物价结构性上涨,本轮价格上涨呈现工业品价格指数(Pel 即Producer Prlce Index的英文缩写)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走势相对独立的态势,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企业成本上升压力难以消化,价格传导机制失灵.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时滞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本市在加强市场物价调控管理中积极贯彻中央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整顿流通秩序,切实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全年市场物价运行呈现低幅上涨状态,并大大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控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0,涨幅比1995年回落了8.0个百分点,比年初制定的110.0的计划调控目标低了5.0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9.2,涨幅比1995年回落了9.5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9.7,影响价格总指数上升5.2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占56.5%;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8.8;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为99.9;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107.6;交通和通讯工具美价格指数为98.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5.3;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9.7;服务项目类价格指数为118.9.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2007年,省城西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06.4,比2006年上涨6.4%。非食品价格指数为103.5,上涨3.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4.2,上涨4.2%。工业品价格指数为103.0,上涨3.0%。核心CPI上涨3.5%。在调查的八大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粮食价格的突发性上涨为标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开始了连续五年的上涨。时至今日,不仅未见回落之象,还有越走越强之势,何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价格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经济从2003年年底走出通货紧缩的局面,并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时期,其中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由原来的负增长变为正增长,在这一过程中(1)投资和消费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具体有多大?是否具有同等的影响效力?(2)投资和消费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  相似文献   

16.
1997年至1999年舟山市消费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1999年下半年开始,在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大背景下,居民有效需求开始增加,政府大幅上调学杂保育费等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直接启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消费品市场的价格下跌也明显趋缓。有人就此认为,新一轮物价上涨将要开始。今年一季度,由于气候影响,舟山市鲜菜价格一时猛涨,在去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翘尾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同比价格平均上涨31%,成为近两年来涨幅最大的一个季度,这给企盼物价上涨的人们注入了兴奋剂。半年过去了,一季度的物价走势并未继…  相似文献   

17.
一、物价温和上涨,但升幅有所回落 今年以来,我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在前两年大幅增长(2003年同比上涨11.2%、2004年同比上涨16.4%)的基础上,继续高位攀升。带动影响全市消费物价继续温和上涨。各主要价格指数均呈继续上涨走势,但升幅均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价格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从今年1季度的形势来看,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高起点上呈现强劲的上涨势头,物价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到目前为止,物价总水平究竟上涨了多少?为什么涨得这么高?今后的发展态势怎样?如何客观地评价市场物价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搞好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9.
时下关于我国物价的上涨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涨的问题引起了一片讨论,2003年广东市场消费物价总水平也冲破了2001年、2002年持续两年之久的低位运行态势,同比上涨0.6%,2004,年一季度同比再上涨1.7%,涨幅增加了1.1个百分点。如何认识当前广东物价的走高现象并判断其未来走势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分析广东在这轮物价上涨风中的走高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分析其中透露出来的宏观调控信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预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建祥  高勤 《统计研究》2002,19(3):13-15
自 1996年以来 ,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物价下跌、内需不足、经济增速减缓的状态 ,至 2 0 0 0年 12月底以前 ,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持续下跌 ,生产资料价格除少数几个月上涨外 ,大部份月份处于下跌状态。内需不足尤其是消费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 ,本文经实证分析后认为 ,我国近几年的内需不足、物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和企业预期未来投资盈利下降的原因 ,并据此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一、各项统计数据说明我们采用了从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的 4 9个月度M2、S、CPI的数据资料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关系、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