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还乡人     
他出生在深山里的一个村落。十五岁那年,父亲才四十岁便患病身亡。母亲在父亲死前不久,从悬崖上失脚坠落,因而丧生。而且他是个独生子,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儿。提起山里的孤儿,总给人以凄苦贫困的印象。然而,他这个孤儿却迥然不同。他倒不是立刻活不下去。相反,他却是个了不起的大财主。他有大片的山林,只需把树木砍倒,再栽上幼苗,把木材卖掉,仅此就可以悠闲度日。深宅里的库房还藏有列祖列宗留下的许多珍宝,美术品、宝刀、金币等等,单是清点一次,也要花上几  相似文献   

2.
舒夭 《可乐》2010,(7):22-23
寻亲受羞辱 母亲去世后,雷蒙德痛苦不堪。雷蒙德性格懦弱,不善交际,大学毕业后,他的世界里就只有母亲一个人。现在母亲离开了,他感到非常恐慌。但更让他恐慌的,还是母亲留下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联系古希腊哲学家对"名称"的讨论,从奥古斯丁的相关论述入手,探讨了奥古斯丁记号论的现代涵义.奥古斯丁以前的哲学家没有专门讨论记号,只在讨论名称时曾论及记号或符号.奥古斯丁则对记号作了系统地探讨.他给记号下了定义,阐明了记号的本质,并揭示了记号的作用.奥古斯丁是西方符号学的先驱,他的"记号论"属于语义学研究,他的观点启发了一批对现代符号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屡遭失败后,去向一个智者请教成功的秘诀。智者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便碎了,只剩下包着红外衣的花生仁。智者让年轻人再用力捏,年轻人再次用力一捏,花生仁上那层红红的外衣也碎了,最后只留下白白的花生仁。智者对年轻人说:"你现在  相似文献   

5.
正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维持这个家的必要了,他走了,让我和姐姐好自为之。14岁的我站在雨里,任凭雨水浇个透湿。姐跑出来拖我回去,我大喊:别管我,我是个见不得人的私生子,让我去死吧!声嘶力竭中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相似文献   

6.
刘庚寅 《中华魂》2011,(4):9-11
廖承志是我最尊敬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称他为“肥仔”。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称他为“小廖”。与他熟悉的人皆尊称他为“廖公”。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先后工作了17年。在长期接触中,有些琐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1472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芬奇镇一座破旧的贫民窟里,一个年轻人,浑身都是雨水,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外面大雨滂沱,而这所房子,正在风雨中飘摇。他曾经有过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公证人,母亲则是一位农家女。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周围的环境对他来说是健康的,他也有着明朗  相似文献   

8.
卢梭诞生没几天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卢梭便由姑母抚养。卢梭从小聪明机灵,虽然没有像有钱人家子弟那样受到系统教育,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母亲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书,有哲学的、历史的,更多的是小说。5岁的卢梭  相似文献   

9.
父爱无痕     
晚上刚回家,母亲就告诉我,表弟病了——确切地说,是出了一身的水痘。“严重吗?”我放下书包问道。“还好,没你那时的严重……就是他总抓,可能会留下疤痕。”母亲答道。“这样啊……”我说。这么想来,我忽然觉得自己也满幸运的:听说得了水痘的孩子,通常都会因为受不住痒痒,而把痘抓破,以至留下一身疤痕;但我一个疤痕也没有留下——虽然那时我并不比其他孩子老实些。我这样想着,便这样说了出来。“有疤痕啊。”一直在沙发上假睡的父亲忽然插嘴道“,你当时留下了疤痕,而且还是在脸上呢!”我被父亲这忽然插来的一嘴惊愣了,瞪着眼睛看着他:“什么…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母亲早逝,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为了他,每天都在拼命挣钱,含辛茹苦送他念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幸运地在一个大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不仅收入丰厚,还相对稳定。他计划着让父亲早日退休,好安享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茅盾生活道路和生平史迹时,不能不涉及他的母亲陈爱珠(1875—1940).茅盾生前的回忆录曾对母亲有许多详细生动的往事叙述,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但是,关于陈爱珠晚年和逝世的情况,除孔另境《一个作家的母亲》一文外,几乎鲜为人知.现将近年调查所得整理如下,供海内外茅盾研究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 引言1986年,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提出汉字构成的记号理论。他说:“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拼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1]但是,遗憾的是,虽然唐兰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中国文字学》中就提出记号文字的观点,裘先生又把构成汉字的符号分成声符、意符、记号三类,可是,他们的理论似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与积极响应。笔者至今没有见到系统论述记号…  相似文献   

13.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他偏爱红色,偏爱穿红色衣服的女子。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有穿着红旗袍风情万种的巩俐,有穿着红棉袄美丽青春的章子怡。也许,中国女子更适合红色衣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穿着红棉袄的母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本文中穿着红棉袄的小姨,留给我们的将是温暖的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相似文献   

14.
正简介: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童年的一幕幕也浮出他的记忆深潭。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眼神     
小时候,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天才能看到他的身影和听到他叫着我们的小名回家。从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没有给过我们什么够高的要求和要读好书之类的教育,当然也没有一次对我们的打骂。对于常伴我们左右又要经常劳作一天的母亲,在我们做错事时,是会拿着竹竿就要开始她的处罚。而这时,我们就会用孩子特有的狡猾“跑”去母亲的当时威势,气得母亲只有留下“晚上别回家吃饭”的话。如果是父亲回来时,他会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小名,我们可是就老老实实地站在他的面前来。不是怕他会打骂我们,而是怕他看我们时的眼神。…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近代中国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家庭道德观一度风靡我国思想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挥过巨大作用。中国的封建家长制家庭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之上,对中国人民的摧残十分残酷,这对于生长在封建大家庭中的胡适不能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刚刚五岁,父亲早逝,母亲年轻守寡,艰难支撑着家业,饱尝了封建大家庭的痛苦和艰辛。胡适在烟十自述》中详细地描写了他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的情形。他看到了大哥这个败家子是如何吸鸦片烟、赌博;看到了母亲怎样低三下四地打发讨债的人;看到了大嫂、二嫂一张张生气的脸;也…  相似文献   

17.
光阴似箭,母亲离开我们一晃就8年了。然而,母亲慈祥的面容依然那么亲切,音容笑貌也历历在目,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母亲是一个性格很刚强的人,她19岁嫁给父亲,25岁时父亲为革命牺牲,那时我还不到2岁。面对当时孤儿寡母的家境,母亲独力难支,想带上儿子嫁人,但本家族人不依,说要嫁人可以,得把孩子留下,他是翟家的后代,翟家不能断了香火。我母亲舍不得把我留给本家,怕我受罪,说要遵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记号的有序演变,即由结绳记号演变出圈点记号,由圈点记号演变成索形记号,索形记号通称八卦记号。本文阐明:先有记号后有象形文字。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11,(3):25
杜医生:你好!我的父亲今年63岁,去年他发生了一次小中风,因为发现及时,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可是最近一年来,我和母亲发现父亲性格有点变化,有点神经质,变得多疑、武断,没把一样东西弄清楚就说它是假的。别人要反驳他,他一定要争个输赢。他也不愿意接触新鲜的东  相似文献   

20.
怒从何来     
一个年轻人自认为对“空”的义理理解透彻,于是对众人夸下海口:走遍天下,也没人能够难倒他。这个年轻人的确天资过人,在与他人论禅时,从未遇到敌手,使得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年轻人每经过一座禅林,当地禅师都会以特别的礼仪接待他,这使得这位年轻人更加心高气傲了。他能一口气把《大品般若》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