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三个士兵迷了路。一个是罗马人,年纪最大;一个是佛罗伦萨人,年纪稍小一点;年纪最小的一个,是那不勒斯人。他们瞎走了很多路。一天,来到森林里,天已经黑了,罗马士兵说:“我们不能一起睡觉,应该每人轮流守卫一小时。”  相似文献   

2.
一个羞怯而好学的加利福尼亚男孩最终成了塔利班分子。  相似文献   

3.
在狄金森研究走过的这一百多年里,狄金森的经典作家地位逐渐确立。同时,狄金森的形象也经历了三次大的改变,从最初感情受挫的隐居者到超越时代的现代主义先驱,再到如今扎根于19世纪的解构者。狄金森形象的变化一方面归功于她诗歌和书信的编纂者们,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版本的诗集,促进研究的前进;另一方面也是文学理论发展,人类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最具特色 ,也是鲁迅给予关注最多的形象 ,是不觉悟群众的集体形象即庸众形象。这一庸众群像不是一二个有名有形的个体集合 ,也不完成于哪一二篇个别的作品 ,而是一群无名无姓、面目浑沌、无思想无意识 ,有时仅只作为小说的背景或人物生存的环境而存在 ,却具有令人压抑甚至吃掉孤独狂人力量的群体。作为一个整体 ,这个形象本身又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能够从感情上唤起读者的审美理想的艺术典型。庸众形象是对中国国民思想素质和精神状态的精确把握和本质概括 ,是鲁迅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形象化表现 ,是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侍萍是一个被损害的悲剧女性,但是她所受的苦并非仅仅来自外在的社会,也与她的自我选择有关。曹禺通过侍萍这样一个苦命形象的塑造,想要表达的决不仅仅是对周朴园及其所代表的阶级的控诉,更有对复杂的人性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宪法变迁是为了弥补社会实际与宪法规范之间的缝隙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违宪,宪法变迁属于一种具有法效力的客观事实,由此,宪法变迁必须接受法内在价值的评价。这也产生了宪法变迁的界限。宪法变迁不能违反宪法价值而导致违宪的结果,同时,宪法变迁在宪法文本的解释空间内进行,反之,应通过修宪来解决社会实际与宪法规范之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7.
8.
新女性是一个时代的杰出女性,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杰出女性。新女性形象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作为时代镜子的电影,在反映时代变迁的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而且更集中、更典型。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拟从电影这面镜子来透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 中国电影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女性银幕形象。其中就有不少是从现实中发掘出来的、显示出社会未来发展趋向的、凝聚了电影编导和广大观众的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从《新女性》(1935)到《新潮姑娘》(1992),中国电影编导们相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出了众多的新女性形象,以昭示未来女性的发展成长道路。 中国电影史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萌芽期(1896—1921);发展期(1921—1933);成长期(1933—1949);成熟期(1949—1979);完善期和呈现多元格局期<1979至今)。这五个时期大体上是与社会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但又因电影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与社会的发展时期略有差异。除萌芽期外,在每一个时期,中国电影都奉献出了代表各个时期思想水准和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以明清之际通俗小说里的一个女性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形象群体具有的悍妇与英雌特征及其成因,并讨论这一形象集合所凸现的独特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自身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因而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乌托邦形象,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通过主观整合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国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本文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解析这两种功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1.
几百年来诸多文人墨客以理查三世为蓝本创作无数不朽名篇,从托马斯·莫尔笔下的驼背暴君到威廉·莎士比亚剧中的杀人恶魔,再到当代历史小说家菲利帕·格里高利作品中虽不完美但也是在动荡年代不得不上位的正常人。本文试图对理查三世及其统治时期追本溯源,并结合经典莎剧《理查三世》《亨利六世》和格里高利的当代小说《白王后》来探究理查三世的形象转变之路径。但本文追寻理查三世形象转变之路并不为证明理查三世无辜与否,只为发现不同时期作家如何以各自独特迥异的方式展示创作思想,如何建构、重构以及解构理查三世这一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以期当今读者能在历史真相问题上持一种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12.
福斯特作品中的女性在文化冲突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傲慢偏狭的老一辈女性群体代表的是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势力,经过心灵的转变而成长的女性代表新旧力量的冲突以及女性的最终觉醒,而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性群体象征着知识分子新女性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社会性别研究范式与视角,可以对媒介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阐释,对媒介拟态环境的性别文化建构给予剖析,并能从“说与被说”“看与被看”“演与被演”三个方面对传播中的性别话语、性别权利和女性形象的拟态环境进行评析,对媒介传播中如何贯彻“性别意识主流化”战略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围绕女性主体性视角,聚焦不同属性媒体建构女性农民工形象的话语实践,探讨了新闻文本呈现女性农民工形象的总体特征和社会逻辑。通过对2000—2019年广东省和江苏省4份代表性报纸女性农民工议题新闻报道(N=2485)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的媒体形象建构呈现出“主体性缺失”和“结构性弱势”两大特点。从报道数量上看,女性农民工议题的重要性经历了高峰过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的动态变化。较之农民工整体,国内主流报纸对女性农民工“低度再现”。从媒体形象上看,尽管女性农民工行为形象的主观能动性有所提升,但“主体性缺失”的受苦受难者和被关爱者仍占比61.09%,价值形象总体上趋于客观平衡。党政机关报和都市报在女性农民工媒体形象和新闻结构框架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差异彰显着形塑文本的社会结构性要素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窦娥冤》是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尽管已时隔七百多年,它那巨大的艺术魅力,至今仍感染着读者观众,使得“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晋叔《元曲选序》).为什么《窦娥冤》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人民的检验,如此撼人心魄?作为悲剧艺术的珍品,它成功的主要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塑造了一个真善美的主人公窦娥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唐代绘画消费群体主体成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绘画史研究常忽略绘画消费群体的考察 ,认为绘画消费群体是唐代绘画史研究的第三者 ,无关轻重。文章认为 ,初唐至盛唐绘画消费群体从皇室转向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历史性转化 ,以及转化过程中所凸现的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 ,是唐代绘画焕然求备、瑰丽灿烂的前提条件。探讨绘画消费者主体成份的演变 ,对于认识唐代绘画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白族农村的教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实录的方法,记录了一个白族农村波大邑的教育发展历史:一、从南诏时期到清代起凤书院的建立和私塾教学情况。二、从辛亥革命到四十年代的情况。二十年代基本上还是私塾教育。三十年代后建立小学,实行新教育,到县城及外地接受中等教育者已不少。到四十年代,村里已培养出许多中学生和个别大学生。三、五十年代到现在,实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大中学生已大批涌现,培养出一大批国家干部和科技人才。总体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所以文化水平也较高,这和历代重视教育有关。但是,波大邑毕竟是白族村寨,它仍有白族的特点,其在教育事业中有三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一、吸收别民族的先进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二、吸收别民族的先进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第三、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语言文字问题。由于各民族情况不同,故以上三个问题都必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体现和平年代军队建设与军人生活的电视剧出现在荧屏上,一大批阳刚、稳重、坚韧、刚毅的军人形象受到观众喜爱。和平年代,军旅剧中的军人形象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人物身份地位普通化、性格塑造丰富化、人物生存状态真实化,这些变化更加彰显了当代军人的真实风采。然而,在军旅剧人物走向大众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物新模式化、人物设置偏颇以及娱乐元素滥用等新问题,阻碍了军旅剧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文章结合作品对当代军旅剧中军人形象的变迁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来的军旅剧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丽江古城的地名与社区形态的历史演变,结合现代旅游业与传媒关于丽江古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生产之考察,分析了丽江古城及其形象的演变过程.本文指出,历史上的丽江古城并不是一座城,而仅仅是一个集市、一个贸易中转站;如今的丽江古城则在各种现代话语和商业资本的塑造之下与古城及其原住民越来越没有关系.从多中心的视角来看,这一过程与茶马古道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丽江古城与其从属地区的关系,而是它与更远处的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丽江古城很早就与它们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至为密切。耶稣形象在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最初的表意符号到神圣的代言者,再到饱含人性的光辉形象,进而到颠覆与超越的组合体,这一系列变化是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这也与人类艺术精神由神圣到世俗、再由世俗到理想的发展方向是相一致的。本文通过梳理分析西方美术史上的耶稣形象,以期实现艺术、宗教和文化的互文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