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成宽  吕欢 《当代老年》2011,(11):26-27
在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兆园社区有一群独居老人,近日,他们悄悄地组织起南京首个“独居老人俱乐部”,在暮色之年活出一份别样的精彩。选择独居,对孤独说不家住露园的“独居老人俱乐部”主要倡导者杨惠霆老人今年74岁,退休前是一位电器工程师,14年前老伴因病去世了。  相似文献   

2.
调查显示,有九成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一同生活。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埋单重点为“三无”、低保老人、独居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一是通过医疗网点,建立家庭病床,实现小病送医上门的便捷服务;二是为“三无”、低保老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温馨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养老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日前正式启动“关爱独居老人先锋行动”,爱心钟点工将会走进空巢老人家门,为他们提供“免费唠嗑”、义务家政等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给一位长者的信: 您好!我是一个104岁的老人,斗室独居,与世隔绝。有一事,无人可谈,不得已向您请教。冒昧上书,幸勿见怪!事情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日,浙江省老龄办联合省慈善总会、浙江圣奥慈善基金会、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实施“圣奥·独居老人暖巢行动”,建立完善独居老人安全关爱服务体系,预防独居老人意外事件发生。暖巢行动的内容包括:日常探视服务。每天敲个门,或以其他方式确认老人平安。  相似文献   

6.
《老龄问题研究》2006,(7):11-14
上海市普陀区组织慈善义工参与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制作爱心安全卡,印有水、电、气、医院等单位的应急电话,同时写有子女、慈善义工、居委会等联系电话,让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得到及时救助。以数个楼组为单位,设立一名慈善义工信息员,遇突发事件、疑难问题及时联系,使全区2000余名高龄独居特困老人得到了守望照料,确保了老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普陀区作为全市培育发展义工队伍试点区,形成了《普陀区推进义工发展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展了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社工、义工“二工”互动的探索实践,以扶贫帮困、慈善捐助为切入点,将义工引入助老服务,参与“守望工程”,开展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活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绩。本期编发了普陀区的有关材料,供老年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练惜 《老年世界》2014,(6):15-1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独居生活,“老有所伴”。但往往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于是很多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搭伴养老”者之间虽然没有依法登记,但要解除也须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李沧区结合老龄化突出的社会现状和独居高龄困难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深化养老工作上做了有益探索,在全市首创开展以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为主体的“倾情助老、关爱独居老人守望工程”,走出了一条顺民心、合民意的社会发展需求的“以老扶老”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免费为全区60周岁以上“三无”老人和7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待遇的独居、空巢老人安装“爱心助老一点通”呼叫救助服务系统。老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服务、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帮助时只需要轻轻一按电钮,就能得到亲朋好友或相关单位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白雪 《当代老年》2009,(12):6-7
我们常说的“空巢”家庭多是子女离家的独居老人,随着子女异地上学、异地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年家庭出现“空巢”,这些新型的“空巢”家庭中出现更多的则是“情感空巢”。  相似文献   

11.
“小杨,我家的电视突然没信号了,你快来帮我看看。”前天,家住浙江省宁波市下应街道东兴社区的独居老人江娇凤,顺手拿起了独居老人志愿者结对服务卡,拨通了社工杨丽君的电话。5分钟不到,杨丽君和懂电器的同事朱广宏出现在江阿姨家里。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闭路电视连接线松了,很快江阿姨家的电视有了信号。  相似文献   

12.
耳聋眼花、腿脚不便、独自居住,这样的老人一定要去养老院才能安度晚年?美国一些地区推广的“自然形成退休社区”项目,为恋家的独居老人提供“不出家门的养老院”。  相似文献   

13.
春节将至,整个城市沉浸在喜庆喧闹的气氛里。这天上午,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北圩路社区,独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看退休校长老潘写春联,社工王哗一边发瓜子花生,一边跟每位老人韶(注:南京话,“韶”意为“聊天”)上几句,逗得老人家们个个笑呵呵。“我的工作就是陪老人韶唉。”讲起来很轻松,其实,王哗“陪聊”这份工作并不好做。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初,一位八旬老人入住南京某养老院。院方建议其子女为高龄父亲购买他们与某保险公司开通的“意外伤害险”,但对方以“父亲身体健康,独居在家买菜做饭都能自理”为由,拒绝购买保险,并连同拒绝了院方提议的“全护理”。入住该院85天后,老人上楼梯时后脑着地摔倒,3天后去世。家属随后将养老院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5.
近日,退休教师余阿姨告诉笔者说,她和老同事们谈到“拼家”养老,也就是三五位合得来的独居老人一起生活。她觉得这个设想挺不错,但身边又没有现实例子,于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08,(3):4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人老了,难免有些病痛,严重的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怎么办?在长沙市南郊石马铺,有一个老年人的乐园,这就是被誉为“托老所”的长沙市第三福利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的76岁独居老人应靖忠老先生,今年已是第六次受邀参加由该区老龄委举办的“感受亲情·共享关爱——虹口千名老人迎新春年夜饭”活动。每次吃完年夜饭,吃饭的情景都要在他脑海里重复“回放”若干遍,那个开心劲儿一个春节过完还有余热。记者在采访中不时见到与应老有同感的人,一顿“年夜饭”给老人带来的幸福感真是弥久恒远。  相似文献   

18.
绿叶 《老年世界》2007,(24):32-32
随着人口高龄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独居生活的银发族愈来愈多。报导上的统计数字,常被记者解读为“将来是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但我的解读观点比较另类,因为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其实很可能是“四个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一生的财富,要拿来照顾两个生存不易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城市独居老人接收子女支持的模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需重新审视。对西安市雁塔区371名独居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独居老人中,与子女支持间产生供给与接收双方互动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经济状况与主观健康评价影响女性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男性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则只与经济状况关联。未来社会化养老的趋势中,子女仍要积极支持独居父母,承担支持责任,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世界》2010,(1):61-61
“自然形成退休社区” 美国有大约300个自然形成的老龄化社区,为那些愿意在家养老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包括房屋维修、志愿者上门帮工、社交活动、社区商店购物等。在这些社区里,养老项目管理方通过互联网、电话等联络方式,及时了解老人们的需求,提供周到服务。老人不用离开自己的家,就能享受到在养老院般的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