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近期接到一个项目——对某街道老少活动家园的介入。在前期调研中,服务对象普遍反映,社区已有自己的老少活动家园,为什么还要社工介入呢?其实,这种问题的出现还是源于人们对社工价值的不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顺利介入到老少活动家园项目中呢?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完成了整个“村改居”进程,在以“政经分离”、“政社分离”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突破口的前提下'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成为与众多“新居民”息息相关的问题.社区居民自治与居民参与的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进入了罗村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政化社区”;社区服务不适应居民需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社区冷漠症”,尤其是城市社区和谐互助文化难以形成,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其中,广东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如,深圳在社区购买社工岗位服务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龙岗区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始探索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同年,广州借鉴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街道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社工综合服务进社区的策略.2011年后,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也相继开展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社区居民自治集合了基层事务管理的许多特点。 一是转变,居委会变“刚性”服务为“柔性”服务,二是依托,依托区民政局、街道、社工组织“三方合力”,一起构建服务体系;三是运用,运用“四种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四是培育,培育社区领袖、社区组织、社区义工,还有社区帮扶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5.
被委派到社区的社工经常被问到与居委会的关系问题,其实我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一一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便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工作方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心是为社区居民办理业务,为居民提供便利;而社区社工的工作重心在于带给居民更大的尊严,使居民得到成长,居民的感受对社工而言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2年8月,广州市已全面完成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任务,同时,部分镇已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广州市共有150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运营,2012年市、区两级财政总投入达28t亿元。中山市也已实现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专业社工全面介入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社区的社会工作。到2012年底,佛山市顺德区10个镇(街道)也已实现每镇(街道)均建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服务站点,逐步让社工服务覆盖到全部村(社区)。深圳2012年投入1亿元资金,已建成200余个社区服务中心。在东莞,2012年,政府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纳入为民“十件实事”,市财政设立了40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目前东莞已有50多个市级试点。  相似文献   

7.
和谐劳动关系社工综合服务站项目于2012年8月开始运营,是在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区民政局和区总工会的支持下,由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社工在8个试点运营,以社工调解和社区调解相结合的方式,以纠纷调解和预防为目标,协助构建和谐社会。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和摸索,社工对社区调解与社工调解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以系统的观点阐述“社区+社工”模式在劳资纠纷调解中的作用,希望能达到经验分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街道层面搭建家庭综合月匣务中心平台,由专业社工面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家庭综合服务,促进家庭和社区和谐,建设幸福广州,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2010年,广州已在全市启动20条街道试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人员配备是20名,并要求其中70%是专业社工。  相似文献   

9.
社区发展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其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从1950年代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运动开始,各种社区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到社区发展实践中.1993年,John Kretzmarn和John L.McKnigh提出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是优势视角在社区工作领域的一种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以社区需要或社区缺失"为取向的社区发展模式,它强调以社区资产或社区优势为发展的切入点.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有三大原则:以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的策略是立足于社区已有资源与优势;内部为焦点,强调居民建议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关系作推动,重视延续并建立本地居民、本地组织及本地团体之间及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在怫山市南海区,社工作为创新管理服务基层的“生力军”,已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200多个社工站遍布南海各社区;社工“带”义工联动开展社区服务;借鉴香港等地先进经验探索社工职业化…-.随着南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海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社会管理之路,奏响了250万南海市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南海社工,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已在社区建成200多个社工站2007年7月,5名华南农业大学社工系的毕业生进入罗村几个社区,重点开展青少年服务,这是南海首批专业社工,并在南海开创了社工进社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太原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多名优秀专业社工,入驻太原市万柏林区5个老工业基地社区,试点开展“守望·相助”老工业基地社区空巢、独居、病残老人养老支持项目.两个多月过去了,社工在社区的项目开展得怎么样了?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日前,记者走进试点社区,与社区干部、社工、居民一起感受专业社工服务带来的变化. 社工:居民认可让我们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13.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0,(31):56-57
确立及肯定居民的主体性,是运用社区工作模式的一个前提 社工A问:做社区活动时,如何促使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策划活动,而不仅仅是参加由社工事先策划好的活动呢? 答:你能问这个问题,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社区活动”的一个要点,那就是把举办活动的主体重归居民,而不是让居民被动地只参加社工策划的活动。确立及肯定居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探索“责任社工分级分片”管理服务模式,以数字平台系统管理责任社工,以第三方测评检验管理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社区工作更细致,服务更尽心,基层老百姓对我们就会更满意。”江干区委书记徐立毅说。江干区2009年对社区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首创“分级分片,责任社工”服务模式,将街道15个社区、609幢住宅和45个巷弄划分为108个“责任片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1,(16):36-38
社区是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平台。作为西部省份.如何在已经发展了多年的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社工,很值得探讨。近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在北京培训的云南省基层干部畅谈社区建设与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本刊特此编发座谈摘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09,(15):F0002-F0002
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绵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简称。实施团队主要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组成,主要开展面向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学员、武都板房区居民以及周边绵竹地区群众的以生计恢复发展和社区重建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保障房社区的社区治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突出。在政府的主导下,社工机构在保障房社区内设立社工服务站对实现社区内的组织和居民的多方参与以及为其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契机。运用SWOT分析框架评估社工服务站的内外环境,并提出社工服务站的日后的发展策略,进而推动保障房社区实现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工开展工作的社区是深圳的老城区,老年居民特别多。为方便老年人就医,社区专家义诊室每周—上午开放,片区中医院派驻一名主任医师负责接诊。这样的场合和时机,对社工与社区老年人认识、接触并建立关系非常适合,经过社区协调,社工在医师接诊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是一个为了有效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专业,社工必须学会怎样有系统地计划行动、有效地介入事件和对服务成效客观做出评价。社工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中,技术上要有规划、执行、评估与成效报告撰写、汇总的能力;功能上要能对个人和群体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能分析、探讨社会问题,对社区发展、个案工作方法以及福利政策与资源进行有效汇总,能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规划出有利于案主情境与问题改善的服务方案,从而产生服务方案的延续性规划,进而因为服务结果的发现设计深层次的活动/计划。一个完整的方案计划能用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来呈现社工专业服务为案主与社区或社群带来的具体改变,并以足够的依据来说明专业介入与案主状况改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京市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队伍的发展现状、发展瓶颈,本项目以昌平区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队伍为调查对象,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队伍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综合分析,并从政府、社工事务所、专职社工等几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