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贲利 《北方论丛》2010,(6):118-120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世俗化转向成为各界也包括思想界的普遍趋势,因此,明清之际出世化倾向突显的佛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更加具有与世俗化问题对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太虚大师作为中国现代佛教发展的领军人物,紧紧围绕"世俗化"这一核心问题,在保留自身超越性品格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佛学的世俗化转向,为佛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魏晋玄学与佛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玄学的兴起 ,在思想理论领域为佛学的中国化提供了机缘。玄学理论为佛学思想特别是般若空论的阐释所利用 ,因而佛学的中国化最初表现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 ,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宗教地位。僧肇在批判六家七宗的同时 ,阐发了般若空观本义 ,既标志着佛学玄学化倾向的终结 ,又标志着佛学中国化在玄学的推动下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大面积地受到了西方强势学术话语的"殖民"控制,但是,唯有中国佛学却有着非常坚固的刚性边界,西方话语难以侵入.这是为什么呢?个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佛学研究者一直有"佛学异于西学"和"佛学高于西学"的优越感,认为佛学与西学是"不相应"的,西学是"不究竟"的.总之.中国佛学至今依然还是一个不依附于西学的独立自主的学术王国,尽管也有些许"异动".  相似文献   

4.
孟隋 《船山学刊》2013,(2):123-128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到禅宗成熟,用了五六百年时间,对佛学的理解方法从一开始的"格义"朝着以心性释佛的方向发展。《坛经》中内含着难以调和的理论矛盾,这见证了佛学中国化留下的痕迹。佛学与中国儒道传统本来就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坛经》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完美地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5.
略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是近代中国佛学思潮的前身,作为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特色.根据梁启超的思想变化,本文把他的佛学思想分为启蒙、佛理与经世思想冲突、以佛学为国教的尝试、作为学术与人生的佛教四个阶段.从佛学与经世、佛学与政治、佛学与学术、佛学与西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应用佛学"几个基本的向度.最后把他的"应用佛学"放到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与其它的佛学思想做比照之后,肯定了"应用佛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佛学复兴"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承载者是以"新学家"为主体的知识阶层,不过,这些知识精英对各派佛学义理的选择,却又各有其不尽相同的倾向和侧重,导致这种学派分野的重要原因应在于他们早期所受到今、古文或宋学之传统儒家经师的方法训练,而形塑的相异的方法论与价值取向,若章太炎宗古文经学,康有为、谭嗣同则归属于今文经学,稍后的"第一代新儒家"马一浮、熊十力们则属宋学派,这决定了他们对于佛学不同派别义理的抉择。他们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抱持着从佛学中探寻真理和知识的历史使命感,因此也避免了传统宗派佛教的种种制度化之思想桎梏,在一定意义上,近代佛学学派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学派形态的归复。  相似文献   

7.
谭桂林先生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以文学与佛学的内在联结关系为基石,在四个大的层面上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了新的审视与考察:关于现代文学接受佛学影响的历史渊源;佛学对20世纪中国作家文化心理、人格构成所产生的潜在性作用;文学主题的佛学解码;佛理美学的现代形态例说,从而构建起一个创意独特、形式严整的研究体系。具体的论说则思路开阔,构织缜密。绪论部分,以佛学与文学的文化因缘及这种传统关系的因袭为开端,从20世纪中国作家对佛学的亲和感、佛学智慧对现代文化的贡…  相似文献   

8.
史革新 《河北学刊》2004,24(5):146-154
作为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 ,章太炎不仅积极赞助民族民主革命 ,提倡国学 ,而且还有不凡的习佛经历。章太炎的佛学思想内容丰富 ,影响广泛。他不仅把佛学思想作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为“作民声”而“作佛声” ,而且还从学理上阐发佛教哲学的基本观点 ,评判中国佛教流派 ,考辨佛教历史 ,呼吁佛教改革 ,为佛教在近代中国的复兴而奔走呼号。章太炎的佛学思想始终与他的政治思想、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交织在一起 ,是近代中国宗教思想与社会思想互动离合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品牌宗教”与“因利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新教伦理产生资本主义精神这一理念相反,现实中西方的资本主义已调转头,开始驯服宗教.而东方中国少林寺则以"品牌化"为轴心主导着中国佛教世俗化.本文剖析当今宗教的"品牌化"(Brand-ing)现象,讨论主导思想"因利称义"的利与弊,并探索这种以"利益"为主导的宗教世俗化的可能性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论林语堂与佛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的创作在文化哲学的层面上深受佛学影响,他试 图以佛学思想对抗西方的物质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潮,重建人文主义境界。林语堂与佛学之关 系是20世纪中国作家接受宗教影响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11.
诗序是处于诗题与诗文本之间、与古典诗歌创作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滥觞于<诗经>的"诗大序"和"诗小序".真正文体学意义上的诗序创作源于魏晋、流于齐梁、盛行于中晚唐.不过,在研究界,人们对唐代诗序的关注却几乎阙如.实质上,走进诗序,那是一个与唐诗同样精彩且极富文化内涵的世界.佛学题材的诗序,是唐代诗序中的一个类别,据<全唐诗>统计,其数量约40篇,占唐代诗序总量的八分之一左右.不过,这数量不多的佛学诗序却真实地再现了从初唐到晚唐近300年间唐代文人与佛学之间密切的文化关联,以及文人们借佛学而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心路历程.这无疑是我们解读唐诗以及唐诗人所不应忽略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2.
朱洪 《学术界》2003,(1):221-2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 ,佛学造诣极深 ,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本文通过赵朴初佛学人生的主要经历和重大事件 ,大致述说了赵朴初佛学的主要思想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谈到近代中国哲学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即所谓“西学”、“新学”的传入,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学术界对于西学与近代中国哲学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我认为,在探讨近代中国哲学时,也还必须充分注意到佛学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佛学在近代中国哲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许多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学者,都对佛学研究饶有兴趣,并受到很深的影响。梁启超在  相似文献   

15.
赵西方 《兰州学刊》2006,10(10):79-81,90
梁启超作为我国近代思想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其一生具有很深的佛学情结,潜藏于其内心深处的、以救世作为其终极依托形式的佛学情结,始终影响着他的思想表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活动,也正是这种佛学情结使得梁启超对中国近代佛学的现代转向以及某种意义的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蕴涵,然而这种传统的精神蕴涵到了汉魏之际,面临着新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以及玄学观念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解脱,需要新的宗教精神的介入。佛教在这时候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对于文论的精神价值作了深化,影响到文艺理论领域,使汉魏以来的文论精神蕴涵具有多元交融的特点既有儒家思想的延续,亦有道家与玄学的创辟。两晋之后,佛学从宗教境界的层面,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的思想境界,使文艺精神具有了更深的形而上意蕴,对文艺理论问题的思考愈趋深邃。显示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价值体系多元共生、互相融补的特点,直接促成了《文心雕龙》的诞生,并且影响到唐宋时代佛学向禅宗方向的转化。深入探寻这种成因,是了解中国古代文论人文底蕴与精神蕴涵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其现代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大面积地受到了西方强势学术话语的“殖民”控制.但是,唯有中国佛学却有着非常坚固的刚性边界,西方话语难以侵入。这是为什么呢?个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佛学研究者一直有“佛学异于西学”和“佛学高于西学”的优越感,认为佛学与西学是“不相应”的,西学是“不究竟”的。总之。中国佛学至今依然还是一个不依附于西学的独立自主的学术王国,尽管也有些许“异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转型,有其必然性和应然性,危机与希望共存.世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泛化的合理性发展需求没有消除消费意识形态下的意义匮乏与价值消解,中国未成熟的市场经济,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妥协,都对审美丈化的发展与转型有所规约.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转型如何才能其道大光,是对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主流话语以及"心灵的美的形式"最恰切的考验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宗教教育与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升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7(1):133-136
北洋时期的宗教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国教育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整个宗教教育来看,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幼稚园到大学宗教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教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世俗化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当时中国的政府部门、工商业、文教事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宗教世俗化理论是最彻底的宗教世俗化理论,它用当今世界本身的世俗化来说明宗教的世俗化,认为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宗教教义的可信性丧失;现代社会功能—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宗教边缘化;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天国需要"变成了"尘世需要",对宗教的信仰发展为"对实践理性的信仰",商品货币拜物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现代社会人的"角色专门化"和需要的多样化,使宗教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但是,宗教世俗化并非宗教的消解,它是现代宗教回应现代社会的存在方式。当代世界"宗教复兴"的种种表现,并不能否定当代社会是一个日益世俗化的社会,不能否认宗教世俗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