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企业收购兼并作为企业组织形态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直接涉及到相关方的利益动态变化,包括当地政府、企业、职工等并购相关方面的利益。公司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能否实现有效均衡,相关方的利益均衡不但是有效并购的重要前提,更是推动有效并购的直接动力。本文将对于企业收购兼并的意义展开探讨,又详细分析了企业如何在收购兼并的背景下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高辉  李莉 《决策探索》2007,(8):24-25
一、企业并购的动机 企业兼并与收购是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早的平行兼并浪潮至今,它共经历了5次企业并购的浪潮,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势头.在我国,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活动也日益普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3.4万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价值达GDP的15%.企业并购为什么能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3.
浅议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外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已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并购之后,企业随即面临就是包括文化、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的整合问题。本文就企业中最重要也最特殊的人力资源的整合问题展开研究,以求对企业成功并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并购策略     
<正>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要生存,就要防止被其他企业,尤其是被那些敌意收购者兼并和收购。所以,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时刻做好防御准备,并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有效的反并购策略以维持企业的生存。 一、并购要约公布前的反并购策略 反并购策略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通过采取修筑壁垒以增加收购者的收购难度或减少本企业对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企业的并购其本质是对被并购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吸收。一般而言,房地产并购有两种模式,一是房地产股权收购,一是房地产项目收购。股权收购与项目收购比较起来,具有更为快捷、便利的特点,但在方便、宜行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的法律风险,本文全面分析了股权收购过程中存在的目标公司、股权本身、房地产项目三大法律风险,并结合实践操作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众多公司将收购、兼并等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获取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方式,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企业并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以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为例。重点分析苏宁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并购前企业的特点,并购的动机,以及并购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购过程中要加强对财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8,(5)
美国和欧洲的市场正值衰退期和薄弱期,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大好时机中国制造企业要在整个价值链上谋求更大的边际利润率,必然要开拓海外市场,兼并与收购是手段之一中国企业收购西方企业的步伐正在加速。根据"清科信息咨询"统计,2007年在中国发生跨国并购事件84起—其中,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37起,较2006年的17起,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化,技术信息化,原材料资源的日益紧缺及政府的宏观把控。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制造生产企业选择将公司的业务从产品链的上游逐渐向中下游甚至终端客户靠拢。为了快速有效的实现企业转型,并购成为很多寻求资历雄厚的大型跨国企业的选择。然而在企业兼并受过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将更多的目光投注于固定资产,股本,软资产等之类的经济因素而忽视了人力资源因素。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收购后的事实案件中发现,人力资源能否在兼并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是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提高并购成功率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作为资本经营的核心内容 ,兼并与收购已经被国内外企业所广泛采用。一项成功的并购 ,能够实现企业间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产生协同效应 ,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实践证明 ,在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世界级的大企业无一不是在并购中成长起来 ,由弱变强的。然而 ,调查统计表明 ,在已发生的众多并购案中 ,成功率却是很低的。(一)并购成功率的低下及其主要原因分析1.并购的成功率仅为30 %~40 %国际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咨询公司 ,在研究并购成功率时 ,得到的结果相当的一致 ,即并购中占六成以上的比…  相似文献   

10.
刘金 《经营管理者》2011,(8X):250-250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世界经济将呈现一种新的格局,公司并购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的公司也开始了高调的并购之路,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以往。公司并购过程当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公司收购兼并中的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仅就公司并购中的不良资产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给面临并购选择的公司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兼并通常使两个相互独立,具有不同企业特性、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组织包容在一起。所以成功的兼并取决于不同的组织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现代企业兼并的目的往往不是在资金、土地、市场或技术方面,而是看中了对方企业优良的人力资源。瑞典的跨国公司伊莱克多鲁克曾经在不同的国家开展了大量的收购。它的整合风格倾向于保留企业的行政执行总裁,并毫不含糊地交给他们经营权和谈判业务目标,并赋予他们在集团内自由组阁的权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欧洲完成了几个收购的比彻姆公司,其整合政策也以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闻名。该公司认…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企业购并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兼并和 收购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往往涉及到企业整体产权的转移,其全部资产与责任都转为另一公司所有。而收购则是一个企业的控制权或管理权的转移,一般不涉及到资产和债务的转移。尽管如此,兼并和收购都涉及到被购并方产权和股东关系的变更以及权利和义务的部分或全部转移。 企业购并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经济现象。它是企业拓展经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企业外部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购并承担了企业优胜劣汰的部分功能。 在我国,随…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的含义和类型1.含义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1)企业兼并。这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的过程,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多家企业。分为两种:①吸收合并(又称为吸收兼并),是指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中,其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运用财务指标法进行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分别对总体公司、收购公司、目标公司的并购前、并购当期、并购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并购行为对公司总体、收购公司以及目标公司的绩效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延式成长路径。跨国并购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每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 前进的"瓶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企业并购高潮的到来,在评价潜在的并购计划时,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之间潜在的文化冲突和相伴而生的文化漠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涵盖如下几方面:(1)忽视文化差异对决定最终交易价值所产生的重大作用;(2)不重视尽职调查中的文化调查;(3)没有意识到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文化之间的重叠性和互补性;(4)没有意识到新的公司愿景对树立新的公司文化的激励作用;(5)单纯或过于从收购企业利益的角度去建立新的公司文化,没有在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新的文化规范;(6)并购过程中没能形成两个不同组织体之间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重齿公司)在生产经营取得显著效的同时,资本经营、扩张发展也初成效。结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重船舶工业公司的发展思路,2004年重齿公司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十”发展规划,并着重从诚信经营、打品牌、资本经营、走集团化道路等方开展工作。2004年2月自重齿公司功地完成了对重庆红阳机械厂的整收购后,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里,重公司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使被收购的破产企业经重组后的津永进齿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公司)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市场经济中,收购、兼并破产企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收购兼并破产业后能…  相似文献   

18.
刘帮成 《管理科学》2001,14(4):63-64
曾经被认为是“典范之作”的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特公司合并案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然而其在合并后两年多的表现却出乎预料之外。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有关各方没有处理好并购过程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合并或兼并是21世纪企业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剖析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特公司合并案的同时,能给正在或准备进行相关活动的中国企业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针对核心问题"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后整合战略"展开讨论。研究将重点放在组织层面,从组织身份视角来探索来源国劣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出"组织身份不对称"的构念,深入探索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如何选择整合战略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和并购动机产生的"自治—协调"困境,以及双重身份管理时的"隔离—整合"难题。研究发现来源国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最终的"净劣势"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导致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满足并购动机。由此,本文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20.
shichangtiaojieyuzhengfuganyu企业间兼并、收购和资产重组是1997年我国国企改革的主旋律。有资料表明:并购案例中,有这样几起典型的案例引起了舆论、传媒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案例一]997年11月10日,齐鲁石化公司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主持参与下,一举兼并了淄博化纤总厂与淄博石化厂。这次兼并涉及债务总额30多亿元,盘活存量资产近20亿元,从而成为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企业兼并案。[案例二]1997年9月3日,美纶股份、天津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发布公告称,原天津市人民政府授权该公司经营管理的美纶股份的全部国有股份无偿划给天津泰达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