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德才     
《人才开发》2008,(10):61-61
1925年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沙堤村。号妙德居士、“乙丑美须翁”,斋曰“补墨斋”。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委员会艺术委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奉化雪窦寺书画社副社长,中国日本美术交流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上海半江老人诗书画社常务理事,中国美术研究院书画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书画社常务理事等。  相似文献   

2.
海天拾风     
《人才开发》2007,(10):61-63
文乐君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国际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副主席国际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认证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专馆国画创作中心联络部主任安微省赵朴初研究会驻沪办无尽意书画部常务副部长  相似文献   

3.
《人才开发》2008,(4):63-63
施祖荣 号且木,汗村斋主人,1943年8月生于上海,一级书法师,知名篆刻家。尤长甲骨文、金文书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高级美术师,京华兰亭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东坡书画研究院院士、常务理事,赵朴初研究会会员等。任教于老年大学,教授篆刻、书法。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09,(4):61-61
浙江绍兴人,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后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创作中心上海海上书画院画师、上海东方书画院一级画师、上海连环画研究会会员、上海海上水墨画院画师、上海春江书画院画师、上海民建书画院画师、上海山海书画院画师。  相似文献   

5.
海天拾风     
《人才开发》2007,(12):61-64
李文连 1950年1月出生。自幼从叔父习画,数十年笔耕,专攻山水,形成自己画风,雄强厚重、南北兼容。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书画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画师、东江书画院院长、山东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水乡书画院副院长、上海齐鲁书画院副院长、徐悲鸿画院特聘书画师、东方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6.
黄万里     
《人才开发》2008,(9):62-62
1948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专科。1990年任中国特区书画家联谊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书画社研究员、上海老城厢书画会理事、上海昊昌硕艺术沙龙理事、上海诗词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王怡强     
《人才开发》2008,(6):63-63
1946年生于江苏,守砚斋主人,味禅轩弟子,号泓济。现为上海美协海墨中国画会会员;民革上海香山书画社社员;赵朴初研究会会员;海天书画院院士;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特聘画师。  相似文献   

8.
《人才开发》2009,(3):62-62
林菁 女.1948年生,大学学历。笔名碧野。东方艺术网签约画家,上海黄浦画院画师,上海书法家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会员,吴道子艺术馆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书画师,外滩书画社社长。  相似文献   

9.
海天拾风     
《人才开发》2009,(5):63-63
关岩艺名关山石;出生于吉林市,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师从中央美术学院金鸿钧先生,专攻工笔重彩;从事专业美术教育30余年;现为上海现代文人书画社常务副社长、上海五岳画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笔画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被国内外多家专业场馆收藏;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  相似文献   

10.
马中庸     
《人才开发》2008,(10):63-63
江苏宜兴人,1946年生于上海,任职于上海大学。赵朴初研究会书画部画师,徐汇区书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老年书画会徐汇区书画会会长。擅长书法、花鸟画,作品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1.
吴东梅     
《人才开发》2008,(12):63-63
1950年出生,艺名寒梅,卢湾区浦墨书画社社员,上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所属“生一”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画师。  相似文献   

12.
六月八日,上海人才研究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委党校海兴大厦隆重召开,到会代表数百人,集中了上海人才研究的专家学者新老会员。会议由副会长蔡哲人主持,报告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并通过了研究会修改章程.选出了第五届理事会,并推选了以会长丁薛祥为首的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前几届老会长叶尚志、石涛、黄耀文到会.还有原会长孙路一,均被推选为本届顾问。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杂志于1986年10月创刊,每月刊出一期,至今出版了110期,今年10月就是它诞生的10周年。为了祝贺110期,迎接10周年,提高质量水平扩大新的报道面,开拓新的事业,我社最近决定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合作,仍以上海人才研究会为主办单位,与上述两单位联办,从2月份起由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迁至浦东大道1460弄4号。 杂志社的体制不变。但领导成员有重要的补充和调整。社长副社长既有原人才研究会的老人,也有现职的负责同志,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的主要领导,主编由浦东新区人事工作协会理事长兼任。我社实行由社长牵头、与副社长和主编集体领导的主编负责制;社内重大问题由集体领导决定,一切管理与经营由主编负责,放手工作,开拓业务。这既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体制,又是一个非常协调的领导班子。我  相似文献   

14.
这次召开上海人才研究会代表大会,进行了改选。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选举我担任新一届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下面,我想就进一步加强研究会的建设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交流     
上海人才研究会举行年会 “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暨’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研讨会”在高安路19号小礼堂隆重召开。中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黄耀文、市委组织部秘书长姜亚新、市社联党组书记王邦佐等领导和上海人才研究会的全体理事、会员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上海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哲人主持了这次会议。 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耀文在年会上作了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工作总结和9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他在讲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96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暨 ’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研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工作,分析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确定部署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任务。下面,不少专家、学者还要围绕“ ’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的主题,进行大会研讨。为了便于大家讨论,我先就19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和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主要任务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开发》2009,(4):63-63
祖籍河北辛集,生于上海,自幼习书画.1975年至上海美术公司专事书画工作,得赵冷月、单晓天、薛邃、苏春生等悉心教诲。其书画基于传统,有所创新,作品具个人风貌。  相似文献   

18.
走过了10年历程的《人才开发》,如何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形势,在交流人才学研究成果,传播人才知识,传递国内外人才信息,推进人才培育和开发、利用各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呢?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上海市人事局办公室,上海人才研究会和《人才开发》杂志社于1997年4月25日联合召开了座谈会,邀请本市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党政领导和市区县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30余人,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本刊副社长梁光壁同志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王延林     
《人才开发》2008,(7):62-62
王延林,1948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上海蓬莱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创作中心创作员,《海派书画》编委。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开发》2008,(4):62-62
白渠 号天泷,字源卿,别署茫乐君。生于1939年,祖籍江苏,世居沪上。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东方书画院一级画师、淮海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