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放逐"现实"回避"问题":90年代学风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殷德生 《学术界》2001,(1):161-164
20世纪 90年代 ,学术规范问题被提上中心议程 ,这固然与 80年代以来“学风失范”的现实有关 ,也与人文研究的重心转移密切关联。有人说 ,80年代是“思想史”的年代 ,90年代是“学术史”的年代。这道出了一种新取向 :人文研究已由原来的侧重“思想”转向侧重于“学术”。这一转变带来了对一系列历史现实问题的质疑、反思和重新估量。其中 ,学术规范化的倡导是学术转向的第一步。有感于 80年代以来一系列令人目眩的“思想会餐”的空疏浮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知识的误导和对泡沫学术、不正学风的助长 ,学术规范化的倡导成了学界的一致呼声。但由…  相似文献   

6.
“代际”划分是世纪之交中国文坛的热点现象.它的出场既反映了9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创作的某种延续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某种原则、标准的确立.当然,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代际”现象还隐含着影响焦虑下创作上的新趋势以及文学上的消费等若干问题.而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对上述问题加以阐释,必将会获得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在我国20世纪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传播作用。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报告文学在社会文学生活中的价值愈来愈低。不仅报告文学不再有80年代和20世纪其他年代里的那种辉煌,甚至到了少有人问津的地步。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愤愤,也有人激辩。事实上,报告文学所以会在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出现生存尴尬,主要是由于其“文体”上“不三不四”的“出身”造成的。由于这种既文学又非文学,既新闻又非新闻的本性特征,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接受的价值障碍。现在,报告文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我们有必要将它交还给历史。  相似文献   

8.
从炼金术到化学:当代诗学的话语转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社会经济及原有的意识形态语境及文化秩序的大幅度变化,“话语转型”被提了出来.而在文化界的这种“后现代热”中,以前曾处在所谓“先锋”位置的诗歌却显得有点过于迟缓.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深究的现象.诗人们或是处在某种深刻的不适状态,或是出于逆反心理以“精神持有者”的姿态傲视于当下语境.当然,这一切仍说明了某种历史变化所引起的深刻震荡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省察的程度.二、三年前,欧阳江河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八十年代末所标志的一个诗歌时代的结束,可是,在1993年以后又发生了一次诗歌“中断”,虽然它并不是以一种突然、强烈的形式出现.诗人们渐渐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更复杂也更困难的境地.换言之,历史并没有重复,但它所发生的喜剧性演变,知使诗歌的轮子再一次悬在了空中.  相似文献   

9.
刘永丽 《学术研究》2006,(8):120-124
20世纪90年代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是对上海的怀旧。90年代的怀旧作品滤去了现代历史中上海之贫穷和血腥的一面,尽力渲染其繁华的一面,这种怀旧书写源于现实中的某种匮乏,反映出人们内心对一种审美生活方式的追求。这种向往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精致而审美的日常生活;浪漫而自由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一、道德社会学建立的现实根据 道德社会学建立的现实根据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产生某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在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种“中间状态”里,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异”现象,人们的行为也呈现出不确定的“中间性”,使我们对其产生了“陌生感”;看着自己的同胞遇难无人相救,面对勇斗歹徒而负伤的战士不肯援之以手;拾金不昧的义士成了人们讥笑的对象,而恪守道德不逾其矩的人成了“傻瓜”。很多学说力图解释这种失范状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