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珞珈学人谱     
周宁 教授,博士生导师,1943年生,湖北钟祥人。196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78年调入武汉大学任教。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英国LISA国际编委、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珞珈学人谱     
廖洪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生,湖南永州人。1966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1979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11月至今在武汉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任教,历任会计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兼任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副会长、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会员、湖北省财政厅会计改革咨询专家、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珞珈学人谱     
汪习根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生,湖北天门人。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法学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理事、武汉市法学会副秘书长。1983年进入大学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03—2004年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资助个人、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得主,入选2004年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4.
周有斌,男,汉族,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拔尖人才,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学、词汇学研究。先后在《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习》、《修辞学习》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相似文献   

5.
当代语言学家马庆株先生,1942年生于天津静海。他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汉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南开语言学刊》主编、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习》、《东方语言学》编委,《现代语文》顾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6.
文理学人     
郭沈青,男,1965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西平遥。1983-1987年在宝鸡师范学院读本科。1987-1990年在西北大学攻读汉语方言方向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到宝鸡文理学院任教至今。2000、2006年两度在北京语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作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12月晋升为教授。现为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方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院高层次人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民俗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系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陕西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宝鸡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彭泽润按语:2006年3到4月之间,在北京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是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一个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以及7个语言类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和研讨会,并且报告了论文《普通话词典词意识的发展和词典的规范》。会议结束以后,我应邀到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做学术报告———“从词和字看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和“论词的声调模式化”。我的发言和演讲基本上围绕中国语言规划的热点问题进行,引起了在场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邀请我的俞士汶、黄国营、赵丽明、李锦芳、李泉等教授和其他老师的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讨论中有人认为我的观点前卫。其实,思想前卫的不止我一个,《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就具有这种“前卫”的编辑思想,我应邀在这里主持这个栏目,也就是要引发大家科学理性地讨论一些中国语言发展的前卫或者前沿问题。为了促进当前的中国语言工作,又跟前面已经讨论的话题衔接,这一期我们组织了3篇相关论文来纪念“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50周年。西北师范大学李敬国的论文从普通文字学角度讨论文字分类,指出科学认识汉字的理论问题,有利于促进对汉字改革的理论认识。山东师范大学王开扬的论文从汉语信息处理需要出发,提出把字式书写的汉字和词式书写的拼音夹杂使用的汉语文本的改革构想,有利于促进发挥汉语拼音的威力,进一步改革汉字。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吴碧辉的论文从文字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苗语的文字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完善。另外,组织了1篇介绍这次学术研讨会主要观点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语言学、文字学在早期全是研究古代的,不研究现代的,而且,早期的传统重视研究文字,不重视研究语言.赵元任他那一辈语言学家把语言学从古代延伸到现代,这是一大进步.文字方面,一直是抱着一本<说文解字>,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研究还主要以古代为主.这个传统影响到中国科学院的语言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我这一辈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规划与现代化”专栏责任编辑李开拓先生要我提供评介中国语文现代化领军人物,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创建者,著名语言学家王均先生的文章,我费尽琢磨:哪一篇能代表呢?记得某位哲人说过:惟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好了,我手里有一篇王先生的《我这一辈子》,曾发表在《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第32期)的《庆祝西南联和大学成立65周年纪念特辑)(2002年10月)上,知道的人并不多。如在《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应属首次正式发表。2002年11月7日,我从武夷山开完会飞经北京,晚上到王先生家去看望先生并汇报会议情况。先生拿出《特辑》对我说:“你赶上了,这一册就送你。别人就不给了。”  相似文献   

10.
冯育柱,男.汉族,1933年9月生于山西汾阳。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自愿来到青海从事民族高等教育。1958年赴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深造,师从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鲁学家李何林教授,研读并直接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期间与他人合作出版《〈林海雪源〉分析》。1960年7月返回青海民族学院,任中文系汉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选习作》、《语文教学法》等并参与审定《藏族文学史简编》。1964~1970年在院教务处从习汉语文成效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1971年返回中文系。1980年后讲授《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纂础》等,1987年晋升为教授,为院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遗余力.建立起文艺学科的学科体系,为本科生主讲《文学概论》、《美学》,为研究生讲授《美学文选》、《中国古代美学流派》等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8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探讨语文现代化理论,纪念语文现代化先哲。  相似文献   

12.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3):4+141
5月26日至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一行9人到我院调研。26日,调研组与我院师生代表就语文辞书在大学师生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研。27日,调研组为我院师生举行了4场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14.
首先,我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顾问的身份,祝贺学会第8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我今天先简要回顾一下50多年的语言文字工作,然后谈谈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马俊峰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传统是现实的根,是现实的源,不理解传统也就无法认清现实,对传统的弊端指认不准,在现实实践中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旧道履覆辙。  相似文献   

16.
谭汝为,原籍广东新会,1945年生于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会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天津市修辞语用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出版主要学术著述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普及性文章数百篇。谭汝为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汉语修辞学、词汇语义学、民俗语言与地域文化、语文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徐少贤,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河南省南阳市人,理学硕士,教授,中共党员.先后任数学系教学秘书、系副主任、系主任,现任南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兼任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数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8.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F0002-F0002,F0003
凌德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交大——普渡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1982年自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学者留学生研修部、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曾任全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9.
高杰,笔名高浦棠,汉族,1957年生,陕西子洲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研究员,教授。历任《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等职,现任《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主编、延安大学延安文艺研究中心主任,延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点导师,民盟延安市委副主委、政协延安市委常委。是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员、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曹禺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高杰教授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其本科毕业论文即在当年的国家级学术刊物《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的语言研究仍习惯于使用书面、自拟等净化的语料,却忽略了占语言生活绝大部分的自然口语,这种狭隘的语料使用必将限制我们的视野,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语言观以及研究的方法、心态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