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孙大圣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泗县泗城镇义井村青年孙大圣靠养鸡走上了富裕路,他自己率先富了,不忘乡邻。近年来,积极引导、扶持乡邻发展养鸡业在本地十里八乡传为佳话,深受乡邻们的好评。孙大圣,男,35岁,高中文化,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他尝试性地养起鸡。13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不断探索总结养鸡产业化路子,示范带动了本村近300户养鸡户走上了规模化,使养鸡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从2001年起,他年均收入11万元以上,2005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1992年,孙大圣通过朋友介绍,选择了养鸡…  相似文献   

2.
达洲 《可乐》2009,(11)
与孙大圣为友,挺美。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种:你是说谁谁谁啊?我哥们儿!与孙大圣为友,很累。这哥们儿,能耐大,为朋友舍得两肋插刀,他忙得手忙脚乱时,保不齐一刀就插在了朋友肋上。  相似文献   

3.
对《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的身份和他在西天净土佛教圣地中的位置以及他与《西游记》主旨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认为须菩提祖师既不是道家 ,也不是如来的化身 ,而是佛典中记载的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 ,他是佛门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作者让须菩提祖师作为悟空的师傅 ,别有深意。他与悟空的另一个师傅唐僧有相继相承的关系 :须菩提祖师教给悟空 72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本领 ,让他用“心”到大千世界、众生万象中去觉悟 ,而唐僧则以慈悲为怀、不忍杀生的善念去感化悟空。这就完成了作者以佛教救世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否定社会流行读法的前提下,本文对《西游记》中的悟空形象作出一种反读,认为:悟空缺乏一种理想境界,表现出一种妄逞心智、信威任力而无视一切存在的精神狂妄;观察悟空西行之路的始终,一直未能克服其"步步行凶"的暴力习性,一直未能像他师父那样抱有对人之生命的慈悲关怀。而《西游记》中对悟空神魔形象的极力描写以及悟空形象被中国大众读者崇拜性的广泛认同,又直与中国大众社会崇拜神魔的非理性精神迷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中国20世纪后期的政治运动中,伴随着对悟空形象的政治化读解,中国大众社会对悟空形象的崇拜浮上了意识形态的主流,并与狂热的政治迷妄一同对整个公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有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  相似文献   

6.
中广网珠海2008年12月15日消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不少开始衰退甚至倒闭。同样面临困境的珠海千致鞋业却从嫁接《西游记》人物"孙悟空"形象,成功找到了商机。北师大珠海分校广告系副主任沈伟认为,千致把传统文化融入品牌运作,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准备签下40多个"悟空"牌童鞋卖单的浙江商人金良雄说,他舍近求远就是看重"悟空"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其无形价值不是其他品牌可以比拟。是的,"悟空"这个内涵深厚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小说<悟空传>的主题是"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人们总是生活在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规范中.这种既存的社会价值规范设定了一种神妖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凡是在其秩序之内的都是"神",被排除在其秩序之外的则是"妖",被认定为"妖"者往往失去对自我的判断能力,一心向往成为"神",孙悟空就是如此.为了成为"神",他自觉地去除"妖精",积功德,当所有的"妖"都被除尽时,他也就最终除掉了自己,成就了如来的阴谋.因而,认识自我,认同自我,逃离既存价值体系,才是解放自我之路.这是<悟空传>的深刻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唐僧:此番取经应当找个快捷方式! 悟空:坐飞机比骑马快! 八戒:种六更快! 沙僧拿出一支枪:听说这玩艺儿立马就送人上西天。  相似文献   

9.
丑男取经团     
侯国平 《市民》2006,(9):94-94
唐僧无疑是个美男子,用现代标准衡量,比香港演艺明星也差不到哪里去。毫无疑问,这样的美男子在取经团里是领导。然而,他领导下的三个团员就不怎么样了,用一个比一个丑来形容也不夸张。悟空是一副雷公脸,八戒肥头大耳大腹便便。沙和尚的面目可疑可憎。这一美三丑的组合就叫人闹不明白。取经团可是正儿八经代表大唐朝的哟,怎么弄一班丑男到处张扬呢?  相似文献   

10.
不打不成交     
唐僧的取经团队就是"打"到一起的。鹰愁涧里的"孽龙"吃掉了唐僧坐骑,悟空与之大战。得观音相助,悟空降服那龙,给唐僧做了白龙马。唐僧率队经过高老庄,悟空打抱不平,打败"逼亲"的八戒,便有了个师弟。在流沙河畔,悟空、八戒与沙僧水里岸上几番恶战,木叉奉师命前来相助,唐僧又收服了沙僧。  相似文献   

11.
唐三藏是传统"西游"故事当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主角,然而至百回本《西游记》,伴随着作家创作主体倾向的改变,他的位置有所调整,身居悟空之后。表面看起来,他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人妖不分。究其实质,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僧,慈悲、坚忍、执着,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12.
可乐短信     
《可乐》2009,(4)
悟空拿着磁铁在地上吸来吸去。沙僧问:"大师兄,你找什么呢?"悟空:"嘿!俺把金箍棒掉在地上了,还没来得及变长哪!"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人生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时光。在被压五行山之前,悟空就处于童年。他不知道何谓规则,敢大闹天官,敢到如来佛祖面前逞威风。人不能一辈子生活在童年,走向社会是人生必修课。社会有  相似文献   

14.
悟空办厂     
话说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回到天官。享不惯清福的孙悟空猴性不改,到处惹是生非,神仙们到佛面前告状。如来佛把悟空狠狠训了一顿,悟空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花果山。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费振翔的丰收年,随着新版《西游记》在多家卫视倾力播出,他所饰演的孙悟空也渐渐改变了一些观众对美猴王的传统认知。尤其是剧中那些雷人的台词儿,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悟空。  相似文献   

16.
悟空好哭     
孙悟空神通广大,敢大闹天宫和阎罗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取经途中,每遇险情,唐僧总是念叨:"悟空,你在哪里?"但是,孙悟空的确好哭。被唐僧逐出师门,他放声大哭。被银角大王用法术压在山下,他逢灾念圣僧,"珠泪如雨"。狮驼岭一听唐僧被吃,他先是"泪似泉  相似文献   

17.
八戒遇险记     
“蛋蛋国”里悟空逞威,赢得一片喝彩。八戒嘴上赞扬猴哥“猴精,猴精”,心里却不得劲儿。谁不想建功立业,出点政绩?于是,他自告奋勇,为师父探路。唐僧应允。八戒兴冲冲上路,走出不远,一座城池出现在面前。城门  相似文献   

18.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5,25(1):73-76
《西游记》"三教归一"、"万法……归一";"三教归一"归于"佛","万法……归一"归于"心"。而心即佛,佛即空。"孙悟空"即"心悟空",为"归一"之象征,也就是说"悟空"为"归一"之旨。《西游记》由"归一"而至于"悟空",是一部糅合儒、道"归一"于佛教色空而以"治心"淑世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忙活快活     
达洲 《可乐》2011,(2):1-1
《西游记》中,如来对取经团队论功行赏,唐僧师徒均得正果,其中,唐僧和悟空还成了佛。取经活动组织者和直接领导人观音菩萨却没有得到提拔,仍然是为佛办事的菩萨,在灵山的座次,排悟空之后,让人为之抱屈。  相似文献   

20.
时报快讯     
《可乐》2007,(4)
1、昨日,玄奘师徒取经归来。在长安国际机场,玄奘向接机的记者透露,下一步他准备到八卦大学当教授;悟空则说要开办魔术学校,传授72般变化;沙僧准备回流沙河养鱼,也可能是养王八;八戒即将回天宫与嫦娥完婚,目前正在寻找主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