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们构拟的上古音里,二等韵的声母常常是个带-l-或-r-的复辅音,或者韵母带有某种介音.然而在中古音的构拟中,二等韵一般都没有介音.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上古这类复辅音里面的流音成分到中古时并没有简单地消失,它作为二等韵介音保留到中古时期.如果二等韵存在着某种介音,那么,中古汉语的元音或许是一个七元音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全面讨论中古汉语三等韵介音i在朝鲜借音中的表现,并以此来分析和说明中古时期三等介音的前移和保留情况。  相似文献   

3.
切韵音系的三等韵是中古音里的大家族,它所辖的字数超过一二四等韵的总和,汉字总数的半数以上;除有纯三等外,还有混合三等和重纽A类、B类;反切上字跟一二四等有分组的趋势,声母也比其它韵类为多,只见于三等韵的就有章、昌、船、书、禅、群、邪、日、喻等纽。这些纷繁的现象暗示它有别于一二四等韵的并非单一的来源。笔者以为造成三等韵上述种种复杂的现象主要是其介音的缘故,由于它是来自古代带有j-和rj-两类介音的字。所谓重纽问题,基本上是古代这两类不同介音的字在部  相似文献   

4.
中古二等韵有无介音这个问题是近几年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无介音说”、“介音消失说”、“有介音说及其何以成为可能”、“二等韵介音的上古来源”和“二等韵介音构拟的其他证据”等五个方面评述了二等韵介音的研究状况。强调其研究必须与实验语音学、国外音系学的研究相结合 ,并加强研究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5.
《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等韵是《切韵》韵母系统中最复杂的韵。依据声母的分布、唇音发展的趋势、韵图列等的情况,前辈学者已经对三等韵做过分类。但是对诸如庚三、清、蒸、幽、之、歌三、齐三、海三、臻等韵系的归类意见并不一致,而且有些韵系的拟音不能反映出该韵类不同于其他韵类的特点。本文据《切韵》反切下字的情况,对分类标准做了尝试性的修改,认为人类韵包括精知章组字、B类韵包括庄组字,并讨论了一些韵的归类问题。结语部分把归类的结果与所构拟的《切韵》元音系统对应起来,使各类韵都具有独特的元音特征,寅A、B类韵(无论有无A、B对立)都是前元音;后来变轻唇的韵都是非前元音,其中子类韵都是非高央元音,五类韵都是后元音或高央元音;二三等韵合韵都以前低元音为条件;一三等合韵都发生在后元音中。  相似文献   

6.
中古时期元韵的用韵行为存在南北区域的差异。元韵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里排列位置的差异缘于二者依据的语音基础不同。代表江左诗赋用韵传统的元魂痕同用规则的制定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标准语之间的矛盾是《诗韵》"十三元"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韵》的韵类,如果按等韵学上的划分,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四等。这四类韵之中,以三等韵的韵数为最多。其与声母结合的形式也最为复杂,因而在等韵图上的表现也最为纷繁多样。《广韵》音系和等韵学上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多与三等韵有关。汉语语音的演变,从古到今的时代变化,从南到北的地域变迁,也以三等韵的变异为最大。因此,三等韵的探究,成为汉语音韵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打算就中古时期《广韵》音系中三等韵的若干问题作一个比较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武宁话知系三等韵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赣方言中,幕阜山武宁话较为特殊,其知系三等韵今读都有[i]介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在徽语中古开合相混、寒桓韵主元音不对等的材料探讨《广韵》分韵而设的原因,认为《切韵》时期原本开合相配、主元音对等的格局发展到了《广韵》,其韵部内部主元音发生了变化,这是u介音同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古曲十韵     
高山流水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以一种深入的孤寂来询问:知音几何,醉歌可也?云水间,山的姿势近乎完美地谦卑;当下切的流水还没有断流的时候,形与象,声与影,色与香,开拓着崭新的通视走廊。让沧桑如山,让岁月如水:让苦难成山,让心志如水:让情怀为山,让琴声为水。  相似文献   

11.
所谓的重韵是指同摄、同等、同开合的韵。重韵的形成有其客观基础即自身的演变,也有人为的因素即颜之推等人对《切韵》韵目分合的安排和韵图作者对《切韵》分韵体系的权宜安排。在官话区重韵已经很少存在,但在有些方言区重韵现象还有明显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境内藏语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三大方言,安多方言与其他两大方言比较,显著的区别是在音韵方面。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一些古语词,在卫藏和康方言中基本消失,桓尚保留在安多方言的语词中。  相似文献   

13.
第一节 《诗经》的韵例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东周中叶的大量民歌和一些贵族的诗章。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它对后代诗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在仅仅从它的押韵方式(卽韵例)来看,其变化繁多已可惊人。这种丰富的方式当然是从写始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我们为什么要来  相似文献   

14.
雷一吉 《老友》2015,(2):21
冬天是宁静的季节。当阵阵北风呼啸,片片落叶飞舞过后,大地便安静下来,静得可以听见雪花的飘落,静得可以听见梅花的盛开。冬天的宁静,使河流放慢了脚步,冬天的宁静,有风时婀娜多姿,它会钻进人家的窗户,看东邻的老人一边饮酒一边看电视,瞧西家的新媳妇一边与新郎聊天一边梳妆……冬天是悠闲的季节。秋粮入仓,秋播结束以后,冬天便有了难得的空闲。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们,聊起了走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新时代的话题;妇女们在门前纳鞋底打毛衣扯着闲话;顽皮的孩子们在四处追  相似文献   

15.
豫西某些地区(如洛宁和渑地)的方言中没有n韵尾,尤其口语中常把含 en音的汉字读为含ei音。 说明了该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相关音素的发音对应关系,指出了有效区分含en音和含ei音的方法,归类 列出了常用字表中含en音和含ei音的汉字。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中古英语文学 ,认为其发展轨迹经历了从殖民文学到民族文学 ,民间文学到文人文学的演变 ;其基本特征则由文学角色的广泛性和故事情节的虚幻性构成  相似文献   

17.
中古成语异彩纷呈,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来源众多、类型齐备,由此奠定了汉语成语的基本格局。成语在中古的繁荣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而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坛风气的左右和文学体裁的推动堪称其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和韵是中国有近1200年历史的诗词创作方式,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汉语诗歌写作中也受到尊崇,成为古代汉文化圈带有普遍性的写作行为。和韵正式形成于唐代,创始人是元稹和白居易。唐代浓厚的诗歌氛围、近体诗的成熟和元白的个性特征是和韵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韵有共时性和韵与跨时代和韵两种类型。跨时代和韵开辟了与古人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的新渠道,也为诗人提供了一种文字消遣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声母和介音之间确实关系密切,两者的发音动作之间确有大范围的时间重叠。但是在介音是声母的一个特征还是一个独立音段这个问题上,并不具有一个可以涵盖所有被试音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中古德意志皇帝并不总是德意志城市利益的担保人,城市也不是皇帝忠实的拥护者;皇帝和诸侯一样,对城市的态度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都曾对城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皇权和诸侯对城市的侵害:一是在武力上威胁和摧残城市;二是把城市排斥在帝国议会之外;三是打压和抑制城市同盟的发展;四是对城市的财富进行某种程度的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