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春玲 《南方论刊》2014,(7):100-101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爱情主题从六朝志怪小说的"人鬼相恋",到唐传奇的"始乱终弃",从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的"痴情女子负心汉",再到《聊斋志异》的"痴情女子痴心汉"。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路线,这是古代作家对理想爱情积极思考、努力追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创作进入"自觉"时代。文章从唐传奇题材内容、唐传奇代表作者创作意识的觉醒和创作实践及社会氛围、唐传奇艺术成就与影响等方面,探讨唐传奇小说艺术创作的"自觉性",从而从一个侧面探讨唐传奇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散发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由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就它命名之意即为“传述奇遇奇事”。它的主要题材已由鬼神之怪逐渐转向人事之奇,脱离了六朝小说荒诞不经、因果报应的主题,开始正面摹写人生、反映现实。唐传奇题材广泛,涉及面广,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深刻细致地反映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其中在爱情婚恋题材中,叙写了一个个“凄婉欲绝”(洪迈《容斋随笔》)的士人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深深震撼人心。这类题材在唐传奇中历来被人们视为最具艺术魅力的内容之一。我们可以把爱情婚姻小说根据其结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悲剧型(包含怪异悲剧型),一…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中,《紫钗记》居其首,是在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基础上改编成传奇剧的。主旨是讴歌婚姻自由和纯真的爱情,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腐败,揭示人民百姓和封建特权阶级之间的矛盾。《紫钗记》不仅继承了唐传奇小说针砭现实的的批判精神,还根据新的主旨对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加以改造,有所创新:霍小玉成为情之所至的代表,李益变成忠于爱情的翩翩佳公子,剧中加入了代表统治阶级的卢太尉,强调并提升了黄衫客在霍李完婚中的关键作用。这是汤显祖一部成熟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郭自虎 《江淮论坛》2009,(5):161-167,128
元稹的《莺莺传》为中唐爱情传奇中创作较早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篇,它将诗文作深度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示范性,对后世文言小说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本篇不同于一般唐传奇追求题材的怪奇与情节的离奇,以其鲜明的现实色彩在唐传奇中最具典型性,它是中唐乃至此后科举制度下风流士子们爱情生活方式的缩影,所以备受后世戏曲家青睐。我们不应作简单的道德评价而忽略其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竞芳 《殷都学刊》2009,30(1):76-80
狐妖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唐代其面貌已有明显改观.作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任氏传>开辟了人狐恋小说的先河.狐妖任氏的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从总体上看,作品着意突出狐妖任氏人性化的一面,借写狐妖来写入,已具备了有意创作小说的自觉意识,在艺术上发展得比较丰富和成熟.<任氏传>的成功,标志着狐妖小说沿革至唐传奇时已经摆脱了创始期的那种幼稚状态而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诗化小说是一个现代概念,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却渊源有自。唐传奇就具有诗化小说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小说人物生活的浪漫性,即对于艺术的痴爱、对于行侠仗义的想象、对于自由爱情的赞美与渴望。第二,艺术表现的诗意性,即环境、气氛描写的象征性、意象化,志怪与宗教故事素材的化用和诗句的直接使用。唐传奇这种诗化品质,不同于现代诗化小说之精神,其来源于追求浪漫的特定时代精神,亦受到同时代诗歌文化精神的浸润。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唐代小说迎来了新一波的研究关注,在确立唐传奇小说地位之前对前人的研究--鲁迅、陈寅恪,是不可或缺的.鲁迅以历时性的文献整理方式形成对中国小说的价值研究体系,陈寅恪则擅长以共时性的角度在新旧资料中发现唐传奇小说问题,两者的治学风格及文化背景虽不尽相同.但在唐传奇研究上皆无疑给了一务思路让后辈学人开展,同时也给予了后辈仰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现代叙事学关于虚构叙事在于特定语言成规的思想,分析了唐传奇建构的两种叙事成规:"个人化观点"和"情节化修辞".前者是对史书全知观点的蜕变,后者是对史传编年实录和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飞跃.唐传奇叙事成规的形成,在中国叙事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莺莺传》中所体现出的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宋代的众多小说类书、选集对保存唐代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对传奇作者、本事、创作动机等方面的考据较有参考价值;宋人对唐传奇名篇多有题咏,对其审美和情感意蕴有所阐发,更大量采用其中典故,促进了传奇名篇的广泛流传;宋人的文言小说创作,常常去模仿唐传奇的名篇佳作,白话小说和戏曲也从中取材。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莺莺传>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性:矛盾的人物形象,镜像化的人物关系,叙事空白的表意形式,以及"诗"与"史"的内外结构互补.这使小说在唐代传奇文学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2.
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一篇优秀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形式上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别具一格,是中唐传奇中的佼佼者。唐传奇取材于婚姻爱情的作品很多,其中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去反映这个社会问题的作品有《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这些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都取决于其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态度,她们或以顺从维护而取容,如李娃;或以反抗而被践灭,只留下一阙哀怨的悲歌,如霍小玉、崔莺莺。《任氏传》是一篇特殊作品,他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以人狐的恋爱去表现非礼教的倾向,但任氏、郑生、韦崟的生活,格调不高,且小说以任氏不得善终为结局,只可视  相似文献   

13.
从现存的唐人小说看,无论是琐语杂谈式的笔记小说,还是藻汇可观的所谓"传奇",都常常对域外奇闻轶事津津乐道,这使得小说在写作题材和风格上都超逾了前代.唐代的域外题材小说形成了"志怪传奇"与"真实平易"两种写作风格.唐代域外题材小说的繁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唐王朝繁盛的对外经济、通畅的文化交流为文人提供了一个认识域外、了解域外的平台,这是推动域外题材小说繁荣发展的外在动力;而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时代精神成为他们写作域外题材小说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汪辟疆先生云 :“唐时佛道思想 ,遍布士流 ,故文学受其感化 ,篇什尤多。”(《唐人小说》)从唐传奇含有的大量关于服药求仙、丹鼎符篆、白日飞升、灵魂不灭、狐仙鬼怪等等内容来看 ,佛道思想与唐传奇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徐翠先《唐传奇与道教文化》(中国妇女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版 )一书将唐传奇作为多种文化和文体合力的共同创造 ,在“唐传奇在叙事文化史上的地位”这一章中 ,认为唐传奇“开创了文言小说最具文化艺术品格的流派” ,其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本书选择道教文化这一切入口 ,是颇有识见的。在宗教文化对唐传奇的影响中 ,…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代表着小说的确立,然而.唐传奇的真正成熟、繁荣时间只有从中唐贞元至长庆短短四十年时间。唐代文人的娱乐生活需要促使他们创作传奇。歌诗赠答、说话等娱乐活动与唐传奇相互影响并促进唐传奇的发展;娱乐主体的转变及文人逐渐失落的遣兴娱乐的闲情逸志使唐传奇逐渐式微。以说、唱、演的形式继续流传。  相似文献   

16.
苏凤 《理论界》2012,(2):110-112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帕特里克.唐利维的小说《姜人》以"愤怒的青年"的书写方式突破其一贯的创作风格而转向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回归,塑造出一系列挣扎在尘世与灵魂、爱情与欲望之间的人物形象。唐利维通过"愤怒"的书写、边缘人的身份和信仰上的流浪汉三个方面表达了其创作的艺术观和深刻的社会关注,体现了作为一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7.
李娃与霍小玉是唐传奇爱情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身世、性格、命运、结局及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个女性形象悲喜殊味命运结局之原委,除其自身性格的差异外,与作者创作意图密不可分,反映了唐传奇创作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文言小说自唐传奇而达于顶峰,自宋以后就一蹶不振,直到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出现才打破文言小说创作之沉寂。其实,紧承唐传奇的宋代文言小说,总体成就虽不及唐传奇,但也出现过洪迈、刘斧以及李献民等一系列大家。但是,正是由于唐传奇后文言小说创作衰落的这种认识,使得学界鲜有全面关注宋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力作。近期赵章超先生《宋代文言小说研究》的出版(重庆出版社,2004年),充实了文言小说研究的这一薄弱环节。总体说来,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其一,文献资料详赡。著者查阅了宋代百余种史料笔记,索隐钩沉,爬罗剔抉,并对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唐传奇关于爱情题材的篇章探讨唐代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观。从作者对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及结局设置等方面入手,说明作者创作时的矛盾心态,反映中唐以后市民意识对文学创作的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是由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此论一出,便得到了大多数小说研究者的赞同,后世因循,几成定论。其实,不论是对于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还是对于文学意义上的“小说”,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的论点都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