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敏  顾颖 《领导文萃》2006,(1):41-44
随着利益分化的加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渐趋激烈。正视博弈,建立一个充分包容博弈的弹性框架,对博弈进行有效规范,使博弈朝着兴利除弊的方向发展,在当下已是刻不容缓。江平:公权私权冲突是利益博弈的主题著名法学家江平把利益冲突分解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私权跟私权的冲突。第二个层面是公权跟公权的冲突。第三个层面是公权跟私权的冲突。他认为,私权跟私权的冲突不可怕,只要有一个公正的法院就足以解决。公权跟公权的冲突后果很严重,在一些国家甚至闹到民族分裂的地步。但在中国这种冲突也不可怕,因为有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只有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从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相互侵犯方面展开论述,阐述公权与私权平衡的现实意义以及公权与私权平衡的法律规定来阐述了公权与私权平衡的重要性,探索了我国公权与私权平衡制度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3.
卢金镶 《决策探索》2005,(10):45-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真正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职责.发展卫生事业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  相似文献   

4.
公权与私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权与私权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我国,现实情况是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非常的普遍,并且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这两种权利的能量的悬殊是极大的。加之,我国传统的公大于私思想的作祟,难免会出现私权栖身于公权的阴影之下的不平等现象。公权对私权侵犯的任意性和频繁性以及救济的不足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提倡构建和谐企业。医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和谐构建的发展主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医院开始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积极主动地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自身特色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魅力/变革型领导理论一直是最活跃的领导研究领域之一,理论界有美化魅力/变革型领导的倾向,将其作为"有效领导"的代名词。事实却是,魅力领导存在阴暗面,可能会对组织和下属的长远发展构成危害。尽管有国外少数几位知名领导学家呼吁对公/私权魅力领导的区分,但仍然没有引起重视。本研究在区分魅力领导的"公权"、"私权"动机之框架基础上,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探索了组织中公权和私权魅力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388名领导和下属的配对样本,研究发现公权魅力领导能够促进下属的内部动机,而私权魅力领导削弱了下属的内部动机,下属内部动机分别中介了公权魅力领导和私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工作自主性加强了公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内部动机之间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越高,公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内部动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叉陕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日臻完善,标志着我党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指导全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各国法治化的推动都以法制建设为物质前提,然而法制建设的根本则是在于公民的权利,也即公民法定的权利。公权的运行确是为保护私权,但是有学者认为,限制公权则是对私权的削弱,对于这一矛盾以及现实法制中对公权的限制孰好孰坏,笔者将在本文中从法理学的角度、从公权与私权的区别、辩证关系等方面聊以浅析。  相似文献   

10.
裴光辉 《决策探索》2008,(10):90-90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11.
刘怡君  付允 《管理评论》2008,20(6):50-54
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客观表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体对社会的满意程度是社会和谐的主观体现,两者构成了和谐社会评价的软硬指标。本文基于“相对差值比较”提出的社会和谐指数时空评判模型可以主客观的全方位衡量社会的和谐程度.该模型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来反映社会的和谐程度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全国6个城市2004年的社会和谐指数测量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天门的实际,全力构建和谐天门,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统领人类走向完全意义的和谐社会的历史伟业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并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和谐的因素.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根本性的物质前提并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的种种矛盾.社会和谐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所需要的,而且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民行检察权是检察权中诉讼监督权的一部分,体现的是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是一种公权对另一种公权的制约。但是民事权利又是一种私权,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中,如何把握协调民行检察监督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即民行检察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信息权力包括信息公权和信息私权两个类型,二者在基础内涵、核心要义、运用策略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领导者从系统上把握这两种信息权力的运用策略,能够进一步充实个人的管理理念和提高其领导水平,对于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领导者在运用信息公权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高时效与高精度相统一、覆盖广与了解深相统一、引进来与输出去相统一等几个基本原则。领导者运用信息私权,要精确定位信息私权覆盖对象,灵活把握信息私权润滑艺术,合理掌控信息私权运用时机。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我国正经历着深刻历史变革的今天,在主流意识状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多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提倡构建和谐企业。医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和谐构建的发展主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医院开始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积极主动地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自身特色的和谐构建。在医院开展和谐构建工作之后,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促进了医院的发展。一、简述以人为本和谐医患关系(一)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政府从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不  相似文献   

19.
张伟 《科学咨询》2008,(19):13-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和谐的必然基础。本文就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构建和谐家庭作肤浅探讨,旨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何毅 《决策导刊》2005,(11):17-18
2004年以来,江北区认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构建和谐江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平安江北的深化之年,同时也是和谐江北的开启之年。平安与和谐二者相辅相成,平安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支撑,和谐是平安的升华和发展。为求和谐,必须在平安创建中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治安治理、促进司法公正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