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到今,中外学者把权力的来源分为三种情形:君权神授、权力来源于自然、权力来源于人。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在于人民通过法律授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只能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予,超越宪法、法律之上的权力都是无效的。强化有效的权力监督与权力问责,是现代法治状态下对权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论权力与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权力来自社会公众自然权利的出让,因此,权力的行使者必须在出让条件的限制下获得和使用权力。但由于权力自身的特殊作用,将权力凌架于出让条件之上、把公众所出让的使用权变为所有权、将公众权力变为个人私权等等导致权力异化的可能性大量地存在着。所以,在任何社会的政治生活中,都不应放弃对政治人格的高尚要求  相似文献   

3.
廉政与法治都重在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因而应将两者贯通起来,形成互动,以求一箭双雕、事半功倍之效。法治建设必须把廉政作为一项基本任务、一个基本标尺,努力打赢廉政这场硬仗、大仗,无廉政则无法治。为此,要将廉政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始终,坚决反对立法腐败、执法腐败、司法腐败,以及普法教育、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的腐败。  相似文献   

4.
组织作为群体性行动的形式,必须得到权力的支持,一切组织都离不开权力。但是,不同的组织,权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和企业分别是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组织,两种组织在权力的来源、结构、运行、规范与监督等方面都有所差别。本文对政府与企业权力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可以对两种权力的不同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以便提高权力在组织管理应用中的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昌森 《中华魂》2013,(9):22-23
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刁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西方“第四权力”与“第四等级”说,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三种权力”论,以及我国舆论监督长期作为政治权力延伸,都无法改变舆论监督本质上属于权利监督这一事实。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监督不过是一种象征,通过法律对舆论监督确权,西方及我国舆论监督都实现了权利监督的本位回归。可是,在反腐败制度设计中,舆论监督权力属性又得到了凸显,并要求舆论监督报道相应转型。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舆论监督对接权力监督成为必然,包括舆论监督线索与权力监督信息的对接、舆论监督选题与权力监督议程的对接、舆论监督报道与权力监督意见的对接;二是权力监督护航舆论监督成为常态,包括完善舆论监督的制度保障、构建舆论监督的容错机制、归拢舆论监督的评判权限;三是监督合力构筑中的合作模式创新,包括权力监督走进舆论监督和舆论监督走进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基调是福柯式的,那就是把权力作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因素,指出社会体系本质上是权力作用体系,权力无所不在,是笼罩在每个社会成员头上的大网,无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能幸免,社会变化本质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争夺,这个争夺过程不会终结,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权力视角可以看作史学评论中的一个较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权力视角就是把每一部分历史著作和每一种历史观点都放置到一定的权力背景下和权力框架中,并透过权力的制约来剖析历史思维机制的合理运行。换言之,必须揭示出历史著作中所包含的权力意向。权力化的历史观对历史学家的思维构成一种非现实的权力框架和权力背景,因而权力化的历史观往往是一种僵化的历史观。而史学批评的权力视角在史学史上又几乎随处可见,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史学批评的权力视角又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1,(25):89-90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城市管理执法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有把这种权力用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任何人都不能把行政执法权作为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捞取好处的工具。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刻认识。在执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廉洁执法、公正执法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明确“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确保思想不错位.执法不越位.管理不缺位.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政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会乃至所有的资产阶级议会,都面临着无法摆脱的两重困境。它们作为民意代表机构自诩的全社会代表性和实际上的狭隘代表性的矛盾:作为政府权力机关其地位对于行政机关的虚弱性以及对所担负职能的难以胜任的矛盾,这两重困境的根源深深植于资产阶级国家的两重性质中,即资产阶级国家是“社会权力”,又是“阶级权力”,但其实质不过是以“社会权力”为表现形式的“阶级权力”。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实质是权力滥用,而权力滥用是权力运作缺乏程序化所造成的。预防职务犯罪应把权力运作的法律程序化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历史周期率是指政权经历“兴衰更替、治乱循环”的周期性现象。约束权力是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方法。权力制衡和权力监督是约束权力的两个维度。在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模式下,我国以权力监督作为约束权力的主要方式,并找到了民主和自我革命这一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约束权力路径。权力监督的中国道路包括价值法则、制度体系和法治保障三个方面: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具体化为人民至上的价值法则,是权力监督的根本目标;扎牢权力的制度笼子,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要把国家监督、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民主建设和自我革命,用法治的方式监督和约束权力,是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和商界领袖、政治家和学者,他们往往都是乐天派,年年都参加瑞士达沃斯的年度世界经济论坛。这些有权力又有影响力的人,完全有理由乐观。他们惯于把眼光投向顶峰,以期看到更多的成功机会。在达沃斯,这样的机会很多。  相似文献   

14.
从古到今,中外学者把权力的来源分为三种情形:君权神授、权力来源于自然、权力来源于人。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在于人民通过法律授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只能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予,超越宪法、法律之上的权力都是无效的。强化有效的权力监督与权力问责,是现代法治状态下对权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  相似文献   

15.
权力与权利构成一对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是基于“人民主权”的历史背景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民主国家都把人民主权视为最高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并通过宪法规定了实现人民主权的两条根本途径,即转化为国家政权和具体化为公民、群体权利。国家行政权力的和谐运转,能维护...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张德荣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明文规定了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国外有人借口“人权”问题,指责我国人民“现在连许多起码应该有的权利都没有得到”,国内的少数“公仆”视手中的权力为己有,以权谋私。因此,以...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多个领域的市场监管,同时将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予以明确。市场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分道重组的两类行政权力,同样需要协调,而其协调首先起步于两类权力所依托的法治保障之间的区别。市场监管权力改革的法治保障呈现系统化趋势,而综合行政执法更多通过“文件”进行权力划转。市场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的权力协调首先应考虑进一步组织化、法定化,同时拓展联合监管的适用,并补强市场监管等业务职能部门向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划转。在此基础上,中央和地方都应进一步通过立法明确各项权力的去留,更深刻关注行政处罚法等新法的内在精神,多层次倒逼各方加强执法保障,实现权力协调在各层面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为文明的本质是政府的现代化,政府现代化的本质则是政府发展和行政发展。作为一种抽象的政府行为,行政权力扩张有良性扩张和恶性扩张之分,分别体现着行政权力扩张的必然性与人为性。提出行政权力良性扩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质是政府发展和行政发展,其结果是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行政能量的增强。无论是从良性扩张产生的原因还是实现的结果来看,行政权力良性扩张都体现着政府行为文明本质要求,是对政府行为文明内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任何行政行为都离不开一定的行政权力主体。对行政权力主体进行限制是由行政权力的性质、人的本性及行政活动的目的决定的。因之,行政权力运行法制化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尽管我国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执法不公、不严、不康、不文明的不良现象仍大量存在。这就要求完备制度、加强行政权力的主体意识和提高行政权力客体的监督能力,按一定标准,对行政权力主体实行全面限制,并把重点放在对其行政权力进行限制上。  相似文献   

20.
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都是社会制定的行为规范,它们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并且都具有强制性。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权力强制。道德规范具有非必须性、低强制性,是非权力规范;法律规范具有必须性、高强制性,是权力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