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官员财产公示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内容,极其需要公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认同。然而,近来国家5个试点城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试行却遭遇到了“零投诉”尴尬困境。“零投诉”现象对应的是公众“零关注”“零认真”,折射出社会公众普遍的政治冷漠。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财产公示制度简单及政府与民众之间互不信任等方面,文章提出应通过消解政治冷漠的方式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转型期出现的官场腐败现象使得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势在必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应从基层政府开始。基层政府处于权力末梢,受国家行政场势的影响较小;直接面对群众便于群众监督;推行的双向阻力较小;财产由申报向公示转变有利于基层民主建设;公示制度成熟对上具有好的示范和倒逼效应,有效遏制腐败,巩固执政根基。因此,建立和尽快实施我国基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逐步完善配套机制,在相对互利的赦免基础上建立官场入口到退口的信用档案,逐步在基层形成公民社会层面,进而推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在政治层面全面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誉为是腐败的“天敌”和“克星”.中国虽没有完全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2009年以来已有30多个地区先后进行了形式各样的改革试验,积累了一定的地方经验:采取“新人新办法”这种“小切口”的进入方式,减少了改革阻力;以具体职务区分财产申报公示的主体,而非以行政级别作为划分依据,更加有效地发挥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功效;差异化的公示方式,试图在官员财产公开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寻求平衡;申报公示范围包括了债权债务,较为完整地体现了申报者的资产状况.这些地方制度创新尽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为未来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探究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完善对策,以期对公务员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官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博弈视角下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一种成本低却高效率的预防性、警诫性廉政机制,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政府为廉政而花费的巨额行政费用,督促官员奉公守法,防止其谋取不当利益,而且通过财产信息公开,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公共利益优先的角度可以折射出官员隐私权的有限性。官员的一些已经与其行使公共权力产生了联系的隐私行为已不再是民法所保护的隐私,而成了国家政治的一部分。为了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对这部分隐私加以限制。但是,其不涉及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依然神圣不可侵犯。在财产公示制度实行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官员的隐私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监督工具,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增强执政党与政府公信力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在于,财产申报制度的官员认同度不高、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以及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官员财产申报的主体制度、完善官员财产申报的配套制度、优化拓展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试析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要求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呼声十分强烈,但有关部门表示目前推出这一制度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存在一定困难。作为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民众呼声,对人民高度负责,迎难而上,消除技术上的障碍,解决人们思想观念问题,认真总结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公示试点经验,同时,大胆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逐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以有力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蔓延滋长,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经历了雏形发展、实质采纳和破冰实施三个发展阶段,但因受缺乏官员的认同、相关法律保障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支持的影响,我国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还不尽人意。为推进其建立与实施的进程,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增强官员对财产申报制度的认同;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财产申报制度提供法律依据;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促进财产申报制度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四元互动"模型视角下显示,一个较为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应包含公务员群体对财产申报制度的广泛接受,完善、细化的法律法规体系,权威的申报受理和审查机构,向公众公开的财产信息,发展成熟的大众媒体,畅顺的公众监督渠道。唯有如此,才能解决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处于外部监督缺乏、内部监督不力以及由此导致的财产申报制度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是推进网络反腐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扩大网络民主监督的有效措施,是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透明政府的有效途径.我国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面临的困境有官员自身的阻力及财产信息公开的政治风险顾虑、官员财产信息界定和审核困难、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形式化、缺乏制度和法律支撑,应不断强化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的意识、加强官员财产信息界定和审核环节、稳步推进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落到实处、从制度和法律规范官员财产信息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11.
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功能根源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而信托公示制度是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由于法律文化之差异,信托制度在法律移植中的融合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拟阐释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与公示制度,以期在信托制度中国本土化进程中就具体内容和程序提出相应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监管公职人员的财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共识与有力措施,并且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公示与内部审核两种监管方式。当前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反腐威力的原因,在于公职人员财产审核与公示机制的缺失。综合考虑我国的政治文化、制度规范以及国家类型,建立组织审核与有限公开相结合的双重监管机制,不仅具有适切性,而且可以发挥出对公职人员财产监管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理据、缺失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有四重理据,即公务员财产申报契合其社会角色担当、彰显现代法治精神、体现公众知情权与公务员隐私权的博弈、因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检视该制度在我国的演进,其倡响于民间而失声于政府,并面临诸多缺陷与阻力.构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有三个进路:在宪法框架内渐进推动该制度立法、完善该制度的基本架构及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以期获得制度治腐功效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梳理我国国家层面对官员财产申报的规定和部分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出发,提出了未来完善财产申报制度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通过对官员在现有财产申报制度下的行为选择构建期望效用函数,即申报真实性选择、真实性投票检测、赦免政策下行为和审查部门跟踪调查四种行为的期望效用函数分析,推导出官员在我国现有财产申报制度下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策略。并基于期望效用函数的结论,提出制度推行时机在增大腐败惩治概率后方为成熟、面向社会公开财产申报结果、由纪检部门受理审查申报结果和加大违反财产申报规定处罚力度等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腐败治理是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财产申报制度对打击腐败具有积极意义,它有效地实现了反腐败策略向主动进攻、制度反腐的转,吸纳了公众的监督力量,为制定合理的公职人员薪酬提供了依据.然而,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之路相当漫长曲折,至今仍无法有效抑制腐败.我们必须肯定财产申报制度在腐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财产申报立法;吸纳公众参与;建立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治理腐败问题,是制度反腐的必然之举、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但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面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困境。本文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分析了部分政府官员对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阻碍作用,并建立了“跷板”模型,结合博弈论,具体分析了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对中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困境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两会"期间,山东籍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再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这是他第三次提出这一建议.提交的当天,他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关于"官员公示财产"的第三次人大建议的说明>一文.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但作为特殊主体的官员的隐私权,应该受到合理限制。可现实社会中,随着诸如关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否侵犯官员隐私的热议持续不断等社会现象,对官员隐私的保护和官员隐私权的限制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官员的隐私权究竟该如何限制?这种对官员隐私权合理限制的范围边界又该如何界定?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对官员隐私权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国反腐的选择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治理腐败中越反越腐的困境启示我们,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是及早发现腐败。被世界各国誉为反腐利器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发挥着他律和自律的双重功能,特别是能监测官员的财产变动情况,及时发现腐败。因此,走向制度反腐的中国应全面借鉴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却充满艰辛和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领导层,同时也存在着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因此,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既需要领导层的"奥德赛精神",自己捆绑自己的手脚,也需要谨慎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其中行政伦理失范的官员财产状况不明,只能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定性。我们应该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使失范行为消失在萌芽之中,从而规范官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