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良贷款处置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改革,如何切实有效盘活不良资产,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应根据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迫切需要与监管当局的要求,结合信用社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综合治理、分类处置、对症下药,采取包括信托在内的处置方式才能有效盘活不良资产,达到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出台方案,到2009年改革已历时6年,陕西省是第一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改革的绩效如何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该文通过对陕西省8个县(区)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数据和财务数据,采用骆驼评级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对2000-2008年各年度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然后对各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营情况分别进行综合排名,进而研究改革的绩效。实证结论显示: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为信用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均有所提高,改革对各县(区)经营情况的影响基本一致,改革前、改革后各县(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的相对位次没有大的改变。但同时,改革并没有真正提升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依然不强,部分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人均费用支出较改革前大幅度上升,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全国首轮试点改革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泰安市)所属120多个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法人治理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表明:产权改制后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资本收益显著提高,存、贷款数量大幅度上涨,同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信用社账面不良贷款呈稳步下降趋势;农村工商业的贷款规模迅速上升,而且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村信用社此轮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体制的改革,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但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因地、因社制宜”的基本原则,寻求适应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产权体制及运行组织模式;改制后各地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仍存在很大差别,中央银行票据兑付条件应当进一步具体化;地方政府在化解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方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将税收减免与支持“三农”挂钩是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透视"不良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化县地处湘中腹地,总面积4948平方公里,总人口数94万多,其中,农村人口82万多;人均耕地面积0.45亩,俗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县、农业大县、经济穷县。作为全县农村金融阵地上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化解贷款风险,盘活不良贷款,加大支农力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对安化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了一次调查。一、现状1、 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截至2000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7235万元,各…  相似文献   

5.
所谓不良资产“转贷”,是指信用社从帐面上给予不良债务人新贷款来等量替换逾期贷款和积欠利息, 将不良贷款和积欠利息粉饰为正常贷款的一种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缘何热衷“转贷”?》一文(《调研世界》2005年第1期)报道:“农村信用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应付年度业绩考核,“实际操作中‘转贷’早已突破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从客户提出‘转贷’到金融机构信贷员主动上门劝说,‘转贷’范围从逾期贷款扩大到呆滞和呆账贷款,‘转贷’金额不仅包括贷款本金,还包括历年积欠的利息……比  相似文献   

6.
崇仁县为江西粮棉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受经济状况制约,该县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缓慢。1996年底,存款余额仅为11257万元,贷款余额为6875万元。加上长期粗放经营,管理偏松,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低劣,经营效益极差。1996年末,不良贷款高达5335万元,占贷款总额的776%,其中两采贷款1895万元,占贷款总额的27.6%。在22个独立核算机构中亏损社15个,占总社数的68.2%,累计亏损挂帐839万元,挂帐面达IOO%。这种经营状况,使崇仁县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十分艰难,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地位极不…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化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方面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针对导致不良贷款的风险因素深入挖掘根源,提出了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凸增,信贷风险逐年加大。根据我国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不良贷款状况,按照不同的时段分析不良贷款不断增多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防范不良贷款的具体措施或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特定时期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长期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文章对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不良贷款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大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剥离范畴;尝试运用非诉讼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概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资金短缺、资金非农化与信贷支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支农服务 ,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与农村资金非农化并存的现状出发 ,并结合目前信贷支农服务中出现的资金需求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2015年633户创业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可观察的双变量Probit模型对银农关系深度、广度和密度与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系深度中的信用社社员和信用户身份对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密度中的银农距离和拖欠款经历则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系广度在竞争度低的农村信贷市场上负向作用不显著。此外,对于个体户和企业形式的创业项目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仍将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是否放贷的主要依据,而增加地方金融资源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创业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农社利益联结与农户信贷满足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促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正规信贷满足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普通社员农户,具有农社利益联结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信贷,且在相同利益联结条件下精英社员相比普通社员的信贷满足度更高。从作用机制来看,农社利益联结程度越深,越能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且能使农户更加及时地归还贷款,从而提高农户信贷满足度。因此,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背景下,需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联结,防范空壳合作社的虚假联结,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信贷,依托农社利益共同体降低农贷的“精英俘获”,加快农村金融普惠促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许多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农村信用社有许多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许多人建议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但如果再建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容易使农村地区更难得到贷款的支持,所以建议在农村信用社下一步的改革中设立两级的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5.
农户联保贷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提高自身的信贷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的信贷资金需求而推出的贷款新形式。它不仅具有典型的金融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法律特征。农户联保是一种特殊的信用担保形式。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信用村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合作博弈模型,将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作为博弈方,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分析了郁南信用村建设这一案例,认为:在信用村建设上,只有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政府威信等优势与信用社的资金、专业人力资源等优势相结合,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成信用村的创建,发挥信用村建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贷担保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间接提高借款人的信用等级,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但是,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所支付的交易成本在减少不良贷款的同时,也导致了银行总资产缩水,且后者的数量大于前者,则此时的信贷担保将让银行资产质量因此而持续恶化。由于不同信贷担保方式的交易成本不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担保可以显著优化银行资产质量,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则会明显恶化银行资产质量。因此,银行在选择担保方式之际,必须考虑具体项目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其在旧体制下积压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村金融体系的安全。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风险不仅有自身制度的缺陷还有盈利性目标与政策性目标冲突,行业内部体制管理混乱,破产失灵与道德风险,信贷管理落后等,化解这些风险需要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调整贷款的比例以及结构,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健全监管制度,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等手段抑制风险,以利于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快速增长,资产质量较好,且资本充足,盈利能力逐年改善.另一方面,其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较高,有效地缓解了农户和小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占比有下降趋势,贷款对象偏离农户,区域分布不合理;二是其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且流动性不足,盈利水平偏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太湖县采取鼓励资金互助、引入"政府信用"等金融手段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尚存在正规金融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农村信用社改制后支农意愿减弱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金融领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完美联接,打好农业资本内生和外生组合拳;加大农业资金供给,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信用"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