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社区,都有着为数不少的“空巢老人”。子女或是工作忙碌、或是身在异地,使得很多老人倍感孤单。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也是一个“空巢老人”众多的社区,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周老太,却总对周围邻居说,女儿经常来看我,这都得益于社区居委会充满爱心的“友情提示  相似文献   

4.
照片上这位长者,是一位无儿无女却幸福生活着的105岁健康老人。他名叫孔庆春,居住在北京市安贞社区。我问老人家高寿健康有何秘诀,老人坦然笑道:“好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可我的回答很令人失望——没有,真的没有。”  相似文献   

5.
彭书会 《社区》2012,(7):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6.
张毅烈 《社区》2011,(1):30-31
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常住人口约3.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8328人(其中80岁以上独居老人113人、困难老人155人、病残老人570人),  相似文献   

7.
韩志军 《社区》2013,(19):16-16
弃管楼的楼道感应灯坏了,打个电话,春海社区“弃管楼党支部”就派人修好了;老人行动不方便,需要买菜、交费时,打个电话,春山社区“空巢老人党支部”的党员很快就帮忙办好了;周三下午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没人看,春和社区“社区学校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可以给孩子辅导功课……  相似文献   

8.
吴雯 《社区》2013,(31):40-41
我到社区工作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办公室来一趟,来了也不说话,你招呼他,他也不理,就直奔报刊架而去,找到最新的地方报刊拿了转身就走。这样好几次后,我忍不住向身边的同事打听这位“奇怪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退休老干部,平时闲下来喜欢看书,写文章,他经常向地方报刊投稿,  相似文献   

9.
吴文清 《社区》2008,(6):20-21
“喂,是社区服务队吗?我是2号楼202门的马阿姨,我想麻烦你们给我买2斤鸡蛋,5斤大米,还有1斤韭菜。”“好的,您就在家等着,一会儿我们就把东西给您送去。”马阿姨求助的社区服务队是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的党员义务购物服务队。自从服务队成立以来,不辞辛苦地为老人们服务,老人们再不用为买菜、购物发愁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去社区办事,目睹了这样一幕。当跨进社区大门,就见服务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帮助一些老人在填写着表格,此时一个长相颇具“艺术性”的男人冲了进来,进门就扯着嗓子叫着“人呢,死到哪里去了,还问我的死活啊,饭都吃不成了,今天不解决我的问题,一个都跑不了”,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社区》2006,(7)
“金钥匙行动”值得试一试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流水西苑社区为了更好地保障独居老人的起居安全,推出了“代管老人房门钥匙”的“金钥匙行动”。老人将自家的钥匙交给社区工作人员,在遇到楼内停水、停电等7种情况时,社区管理人员会上门探视。“空巢老人”大都身体羸弱、行动不便,由于乏人照料而发生的悲剧也时有所闻。因而,流水西苑社区的“金钥匙行动”无疑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计良策。钥匙交到社区管理人员手中,其实就是让社区工作人员多了一分惦念,哪些老人需要照顾,哪些老人应在什么时段探询,社区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心里有数。交一把…  相似文献   

12.
“六化一结合”:包揽为老服务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岳王路社区的王彩香老人独居多年,但生活过得还是很滋润,老人逢人就说:“社区对我真是好!”天气好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上门把她带到日托所,和老姐妹们闲聊,中午就在社区食堂用餐。遇到下雨天,社区工作者也会打个电话来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13.
任白雪 《社区》2014,(31):33-33
“感谢你们还记得我的生日,真是意外啊,我会好好记着的。”8月5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丽阳社区工作人员为家住正阳小区的82岁老人牟敦兰送去了鸡蛋和寿面,为老人庆祝生日。近日,日照街道“情满桑榆”、石臼街道望海社区“多彩课堂”、秦楼街道金海社区“信任大姐”通过为社区老年人送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为社区孩子们开设课程、为青年人组织相亲会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牌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乾元 《社区》2009,(13):32-3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增长,广大社区普遍存在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社区工作难度大的问题。成都市龙泉驿区万源路社区,共有居民3243户12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450多人、小孩近3000人。针对这一特点,万源路社区想出一个“高招”: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人员的“余热”,请他们协助社区“上抓老,下抓小”共创共建做奉献。经过周密筹措,  相似文献   

15.
“亲!我在”     
黎默 《社区》2012,(12):21-21
3月3日上午,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在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门前举行了隆重的“亲!我在”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启动仪式,此举标志着社区的居家养老“点菜式”服务热线已面向辖区老人全面开通。  相似文献   

16.
黎默 《社区》2015,(10):18-18
“我的腿脚不是很利索,眼睛也花了,上下楼不方便,社区想得这么周到,让我足不出户就能领到高龄津贴,真是太谢谢了!”84岁的王大娘高兴地说。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开展“敲门送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老人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李海平  李向宁  董欣 《社区》2005,(16):16-18
“郭书记说了,我儿子明年出狱,要找车去接,回来后还要想办法给他找个工作呐!”双目失明的强馥华老人一副自信的模样,让人感到老人的心里充满了期盼。1989年,强馥华的儿子赵宝龙因犯罪被判入狱,原本只有2口人的家中一下子只剩下了患白内障的老母亲。强馥华又急又恨,没多久,就双目失明了。社区里送走了一个入狱的孩子,就多了一个需要关注的家庭。不几日,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郭艳荣就登门去看望老人。了解了老人的生活情况后,郭艳荣就成了老人家的“常客”。一天,强馥华告诉郭艳荣,她想儿子,想得睡不着,可自己双目失明又去不了监狱,说着便流下…  相似文献   

18.
李柯夫 《社区》2012,(23):28
前段时间,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专家们来我们社区为老人义诊。这时,我看见社区居民陈大爷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从小区门口出来,推轮椅的人在老人跟前说着什么,但老人显得并不开心。我上前一问,原来陈大爷是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人推着轮椅走,觉得这样挺没面子。  相似文献   

19.
楼下贴了通知:“周末组织老人们去郊区蔬菜大棚参观,希望有车的邻居提供帮助。”落款是“××社区”。我赶紧报名,老公笑我:“你手那么‘潮’,敢去郊区吗?”我说:“算你说着了,给你报的名。”我很乐意为不认识的邻居们服务,因为志愿者是传递温暖的天使,他们让社区成了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20.
吴敏 《社区》2012,(33):39-39
“红帽老人社区行,走街串巷察民隋。坏人见了腿打颤,居民见了屋里请。”写这个顺口溜的,是我们社区的82岁老人李大年。他说的“红帽老人’,就是我们这支社区老年义工巡防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