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990年10月16日—20日,《鸦片战争与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暨全国第五届近代文学讨论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就提交大会的40余篇论文展开热烈讨论,论文与发言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国近代文学中爱国主义主题的时代特性。一种意见,主要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王飚认为,中国封建时代所谓的“国”,实际上是不同民族建立的、分立的封建王朝,因此古代爱国主义难以摆脱王朝观念(忠君意识)、统治阶级的视限、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局限。而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潮却表现出突破这些局限的新因素:1.反侵略意志不再仅仅或主要基于对王朝和君王的切念,而是以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经度过了41个春秋.对于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研究,在1949年以前就有人在进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它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应该说是50年代才开始的.回顾41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而反映这一时代的中国近代文学,具有鲜明的表现主题,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主题;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主义主题;反对愚昧、落后,讲求科学与进步的主题.三大主题中,爱国主义主题在一定范围内涵盖着其余两重主题,是近代文学中压倒一切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前澳门文学中的“西学中源”思路除开文化优越感的体现,也是面对西洋新知保持文化自尊、缓解心理震撼的需要;同较为开放的“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思路,“西学中源”只是为了解决融入“万国”背景和固守“中国”传统之间的两难处境,但在现实中并不具备左右逢源的实用效果;鸦片战争的“现代性入侵”把弱肉强食的“文明”做为“科学”的基石,又把这种片面的“科学”做为唯一的合理尺度向外推销,想使被侵略的国家忽略甚至遗忘这种“文明”与“科学”背后的罪恶;过于偏向人文学的道统在时代精神面前无法再支撑起国家与民族的自信。  相似文献   

5.
<正> 诗人是时代的产儿,诗歌是诗人心灵的羽化。150年前,伴随着中英鸦片战争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的战幕拉开,中国近代诗坛涌动起第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高潮。然而,学术界对鸦片战争诗歌以及整个中国近代80年的诗歌创作的成就评价不高。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中国原本就就是一个“诗国”。不要说“诗二百”早已被奉为“经”,汉魏诗以“骨力”特健被千古以下奉为楷模,单单是那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几乎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推向了极致,令多少后代的诗擘硕子发出“盛唐之下无好诗”的叹谓。其次,中国古代主宰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16日,为期5天的第五届全国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与会学者就近代文学研究界共同关心的“鸦片战争与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中国近代文学与西方文化”、“近几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诸问题,畅抒己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专著3种。“鸦片战争与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东南沿海的炮声,震醒了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梦,在血与火的现实面前,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流派的诗人、作家,  相似文献   

7.
<正> 在鸦片战争150周年之际,5月28日至29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历史学会在济南联合举办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讨论会.全省40多位颇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热烈发言,并提交论文十数篇,围绕鸦片战争与爱国主义、鸦片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及鸦片战争的历史启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不同民族文化比较的意义是彼此构成参照系,以透彻地把握离我们远去却又对当今有深切影响的历史文化现象——如果这是一个能够取得共识的前提,那么,在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文学研究中,那种以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后,君主政体的近代民族国家在解体的基督教世界的废墟上普遍建立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作为标准来判定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存在与否的观点,至少是文化比较在这一问题上目的性的迷途.毕竟爱国主义所概括的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国家所具有的一种普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文学》(1961年版)将壮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一、远古文学(秦汉以前),二、古代文学(秦汉至1840年鸦片战争);三、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四、现代文学(“五·四”运动至今),这种划分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古代部分是直得商榷的。首先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传述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怀疑天命鬼神,重视人事;主张以“仁”为中心确立各种典章制度;重视仁德、礼义,轻视生命和物质利益;提倡“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的方法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是推动社会走向理性、文明、和谐、有序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 只有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才产生出所谓的文化比较“中西”、“体用”观.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它拥有占正统地位的文化,同时又缺乏与外界交流,处于独尊而又封闭的境状,自然也就难成“危机”意识.只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后,这一原本自我封闭的中国文化,由于受到来自欧美的外国文化(习称“西方文化”)冲击,才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近代中国也才真正开始了中外文化的接触:碰撞、冲击、交融、吸收、发展.于是也才有了中国人对中外文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一词是一个由西方引进的概念,用之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有诸多不适,主要表现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主体精神是“诗言志”而非单纯的文学意义上的以情为胜;中国古代诗学的形式特征是“以体论文”而非“文学”一词的综揽众体;中国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与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之间既有交叉又有乖离。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学人对此进行了检讨和深刻的反思并积极进行文学史新格局的建构,文学史新格局的建构应首先注重“文学”概念的辨析:其次重视文学文本经学背景的交代以及子、史身份与文本文学性关系的强调;再者适当维护集部作品文学性的独立身份。  相似文献   

13.
<正>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辉煌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一些篇章中,在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中,就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芒.这一光辉思想被后来的历代进步作家所继承、发扬,它既是作家个人崇高灵魂的展现,也是各具特点的时代最强音.它的伟大力量鼓舞起读者心灵的风帆,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无私的爱,这爱高于一切.十九世纪中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大变化.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满清帝国,被一个“蛮夷小邦”打败,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但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篇章.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了中国各阶层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抗敌御侮,救亡图存,成为每一个爱国者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个爱国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旨.在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歌颂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反对妥协投降,则成为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古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宏观审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学高扬的主题,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留下了许多传诵千秋、激荡人心的佳作,构筑成壮丽辉煌的爱国主义文学长廊。就内涵看,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第一,忧患意识。忧念国家、关怀民众,从来是爱国主义文学的重要内容,更何况中国的土人与生俱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细致地分析,这种忧国忧民的思绪又可分几点:首先是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如屈原担心国家的败亡:“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身经安史之乱的李白“…  相似文献   

15.
<正> 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被迫过着屈辱而痛苦的生活,并接二连三地经受着比鸦片战争更为严酷的打击.在一百零九年中,历史的重压是无比巨大的,灾难的创痛是旷古所无的.外国侵略者却从中攫取了无穷无尽的好处:财富、资源、领土、特权等等.利益的天平,似乎永远向侵略者一方倾斜;损失的天平,却似乎永远向中国一方倾斜.这正是侵略者所希望的.对他们来说,这是正效应.但是他们不曾料到还会出现有利于中国而不利于侵略者的反效应.这种反效应在鸦片战争前夕就已经潜藏着,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才出现.回顾这段历史,看来鸦片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是损失,还有收获.不过,这种收获在初时不易察觉得到而已.日子越久,它却日益彰明起来.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诸东隅,收诸桑榆”是也.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增玉 《江汉论坛》2002,11(2):81-86
追求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但在这主流之下还存在着“质疑现代性”的文学支流。质疑现代性文学与中国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存在着精神联系,其基本主题和叙事是刻意营造乌托邦化的生存乐园世界,美化乡村生活、乡村文明及其所体现的传统和本土文化的价值,抨击和批判现代文明、都市文明,在现代与古代、文明与野蛮、城市与乡村的价值对比中提倡逃离前者而回归后者,并以具象的方式对五四以来的现代性思想价值观念进行了背谬与拆解,表现出中国质疑现代性文学的诉求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后,尽管清王朝仍然“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1],但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华文化中心论的自我优越意识已开始失衡。社会变动,导致了社会粤潮的变向。作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爱国主义的变向和转型已势在必然。一、经世致用思潮与忧时改革意识作为鸦片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发生变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上林风气的歌舞升平转为忧患时势,知识分子由崇尚空谈变为寄意改革。这种忧国忧民的危机意识寄托在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里,成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主心骨。鸦片战争前夕,经世致用思潮主要以关心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8.
<正> 就中国现阶段而论,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所建设的是两种社会性质不同的文明,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必定会发生许多联系,形成许多规律,急待人们深入探究.一、求同与存异是一国两制文明建设的根本关系、根本原则和根本规律建设一国两制的文明,必须首先着眼于求同与存异这一主要关系及其所揭示的根本原则.而这里所讲的求同与存异,包涵着“求同”与“存异”这二者的关系.先从“求同”这一角度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求爱国主义之同.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公民,虽然分别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但他们多是同根同源同种同文的公民,多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血肉相  相似文献   

19.
李春青 《河北学刊》2012,32(4):84-91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与之相近的是“文”.“文”在中国古代主流话语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含义极为丰富,不仅包含着诗词歌赋之类属于现代“文学”范畴的文类形式,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与文化符号体系,而且还是古代知识阶层价值取向、精神旨趣、审美趣味的话语表征.“文”的历史源远流长,原本为西周贵族阶层所建构并极力推崇,但是在春秋战国乃至西汉前期,“文”一直受到来自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以及执政者的轻视、遮蔽与质疑.到了西汉后期,在主流话语中这一概念才渐渐获得正当性乃至神圣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提出了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三种主要文脉资源,即神话文学、韵文文学与幻想文学,并具体考察了这三种资源的儿童文学生成形式与艺术特色,由此论证明代吕坤的《演小儿语》是中国第一部儿歌集,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是中国版的“格林童话”与中国第一部童话集。文章就神话文学、韵文文学与幻想文学对古代儿童阅读接受的作用与影响展开检讨,古代“圣人皆孩之”与“缩小的成人”两种悖反的儿童观是观察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接受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