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学观念的变化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变化.新时期之初批判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极左路线,呈现出现实主义回归的文学主潮.1980年代在引进国外文学思潮中,注重模仿借鉴,强调文学形式的创新.90年代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大众文化的流行中,注重对日常生活世俗人生的描写.新世纪在关注市场、关注读者中,消费成为文学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文学的良莠并存成为事实.回眸这30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我们为中国文学的成就而欣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某些隐忧.  相似文献   

2.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但他们所提出和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或叫极左路线却在很长的时间内欺骗了许多人,至今流毒远未肃清。为了使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不再在我国重演,不能再次危害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不仅要继续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要揭露和批判它们的哲学基础,这样才能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流毒和影响。这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陈辽 《齐鲁学刊》2012,(1):148-151
李子云在新时期文学评论方面有三大突出成就:一是她拔除了作为极左文艺路线根子的"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二是她在我国大陆第一个评介了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三是她在晚年撰写的文艺回忆录在文学界受到普遍好评。这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把李子云推上了新时期首席女评论家的位置。家庭父母的教养、夏衍的指点、个人的努力造就了李子云。"成似容易实艰辛",李子云的文学评论道路并不平坦,她曾经历过多次磨难和坎坷。  相似文献   

4.
建国17年的文学创作,在“文革”中被极左路线的推崇者们大肆攻击、批判,“文革”后又遭到一些人的责难和否定。我们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17年文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记录了我们国家的一段独特的历史,表现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特有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色,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自有它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怎样看待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潮,这是世界文学范围内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有人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看作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潮,是世界文学的发展方向;有人却把它视为“反动的文化粪堆”,是世界文学的衰落;有人则认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主潮应该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究竟怎样认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实际呢?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在文学发展史上,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潮流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苏绍智同志的近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篇幅不长,共六万余字,读起来饶有兴味。它记录了我国经济学界清除极左路线流毒的战斗历程,并且瞻望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颇能启发人的思考。经济学界对极左经济理论的批判,是从清算林彪、“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和“物质刺激”的批判开始的。林彪、“四人帮”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谬论,是他们宣传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张俊才、李扬合作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一书,堪称力作。该书的学术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但我更为看重的是充溢在全书中的“让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精神。 《主潮》一书依次论述了20世纪出现的如下七种文学主潮:世纪初的新民文学主潮、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主潮、30年代的革命文学主潮、40年代的救亡文学主潮、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8.
正雷达先生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正如作家朱向前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旋转在当代文学的天空中",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检测者。他在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能发出情理俱佳、科学公正的批评声音。比如,1987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了雷达先生的一篇"具有划阶段意义的论文",名为《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编者言:"雷达的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才是贯穿新时期文学的主潮,这可作一家之言。"这篇文章中,雷达先生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学中文系许志英、丁帆先生主编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出版 ,以下简称《主潮》)高度肯定了“现代性”之于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 ,认为“二十世纪文学史”所体现的“现代性”诉求“作为判别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发展的整体价值框架体系” ,“是半个世纪以来文学史断代分期方法的一大进步”。 (上卷第 2页 )显然 ,《主潮》是认同“现代性”这一价值系统的 ,并以此来统领和观照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各种思潮。在章节的编排上也围绕并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从‘伤痕’到‘反思’”(第一编 ) ,揭示新时期知识…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返“人的文学”的过程。最先的基本内容是对极左政治的控诉与批判,但一些作家已着眼于极左政治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并开始呼唤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控诉与呼唤的潮流虽然遭遇挫折,但文学的人道主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作家走向了个人,展示和肯定人的个性;一些作家走向人的生命,呼唤人的自然权利。“性大潮”的出现是人的自然权利在文学中的一次回归。文学因此而对人的表现有了新的开拓,但也意味着一种退缩性的转向。重返“人的文学”的障碍不仅来自以阶级论为中心的旧的权威话语,而且来自海外引进的新思潮。1980年代文学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史学界对五斗米道,对孙恩、卢循作过某些有害的论赞。随着极左路线影响的日渐清除,越来越感到对这个问题颇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草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应是反思20世纪文学历程的重要内容。从80年代初现实主义精神复归,经历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之后,现实主义成为主潮,似乎还听不到浪漫主义的脚步声。此后,现代主义以及新写实主义等等文学实验,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浪漫主义依然没有进入人们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大多数自由主义作家栖身于学院,使得自由主义文学与学院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学院独特的人文关怀、文化思潮、人际关系、审美形态等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促使其特质的形成。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显现了学院空间的存在,它基本居于边缘,与不断激进的文学主潮形成对峙,成为一种文学与文化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刘增杰在《文学评论》2 0 0 3年第 6期上发表文章认为 ,在解放区文学发展中 ,除了工农兵文学主潮外 ,还存在着在主题、题材、描写对象等方面与工农兵文学格调不相同的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后 ,或受到过批评与批判 ,或长期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因而此后未能流传。这是一个被遮蔽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代的文学,一定会有在观念上甚至文体方面的基本取向,以致构成该时代的主潮文学和主潮性文体.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就其主流部分而言,文学都是作为工具的存在而服膺于政治使命.左翼文学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和政治化倾向显现出与"五四"文学截然不同的品格.如果说,"五四"是人的自觉和文学的自觉的时代,三十年代是阶级的觉醒和政治意识觉醒的时代."五四"文学主潮是人的文学、三十年代文学主潮则是阶级的文学求救治化的文学.由此也决定了左翼作家进行创作时,社会阶级分析和政治判断被当成了创作的前提,以革命的功利主义去看待文艺,倾向于将文艺完全意识形成化.于是,政治式写作便诞生了.  相似文献   

16.
在近三十年的中国文学环境中,创新焦虑迫使单个的文学主体在求新的道路上进行不断的自我否定,在潮流的抛掷中丧失了独立性;在惟新是崇逻辑的统摄下,"创新"成了无视中国文学自身传统和已有资源的另搞一套;当文学的现代化被等同于西方化,"创新"成了对西方文学的简单模仿与横向移植.在文学线性发展观的影响下,文学的代际冲突被放大,一方面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轻视与排斥,另一方面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蔑视与反叛;"代际论"的另一种荒谬的逻辑是同代作家必然具有内在的审美共性,而异代作家必然是大相径庭.在断裂思维的视野中,一方面是连续性被人为分割出来的独立的时间单元所中断,另一方面是文学史书写以线性思维将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处理为一个主潮紧接着一个主潮的历史推进,而且文学主潮几乎都被诠释为二元论结构的产物;在时空双重断裂的文学生态中,文学的发展就容易被引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两极震荡.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时期初的当代文坛,尽管现实主义复兴已成时代主潮,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播却同样引人注目。这场传播运动的结果,不仅促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合法化,同时也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即无论是反思“文革”、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文学,还是深入民族集体意识、探求国人精神异化现象的先锋文学,都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为规避意识形态的权力束缚,许多致力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刻意在五四新文学中寻求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合法性依据。这一传播策略的形成,显然得益于文学界在新时期初返归五四的启蒙呼声。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新时期文学在审美反思方面所实现的认识功能,以及相伴而生的教育功能,在揭示我们前进的思想阻力、历史惰性来自何方这个奥秘上,沿着“十年动乱中占统治地位的极左思潮——几十年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轻重不等的左倾思想——几千年来为害甚烈的封建思想”这个线索,向观念形态的地壳由表及  相似文献   

19.
这次社联扩大理事会开得很好,尤其是听了全国作协会议精神传达,很受鼓舞。我个人有这样几点具体感受。第一,过去搞过一些极左的人,如果做了自我批评,可以谅解。第二,现在还提着棍子的人就不得人心了。第三,为人民勤勤恳恳做了一些事,挨了一些棍子的同志,令人同情,钦敬。第四,创作自由的口号提出不是偶然的,是历史新时期的必然产物,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极左路线的综合产物。因此,这次理事会上大家感到心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主要矛盾有没有变化?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于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澄清他们长期制造的混乱,分清理论是非;对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深刻理解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的伟大战略意义,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搞上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