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的上体积极性呢?我根据义务教育新教材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及目前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摸拟法、课前五分钟讲演法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模拟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从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艺术等,从而进一步体会深刻的道理.模拟法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课文片断模拟法就是模拟课文某个重要片断的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从而体现人物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教版课标本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四年级此类课文达44%,五、六年级则占50%,可见,略读课文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然而,许多教师面对略读课,教学时却茫然无措:或难以割舍,精雕细琢:或置之度外,过度放手……略读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有的则上成精读课,  相似文献   

3.
以现行高中语文课文的新授课为例,通过课眼的选用和使用,探讨课眼的效用。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中,选好课眼与用好课眼,便于抓住人物心理,挖掘主题内涵,透析情节冲突,品味结构艺术,鉴赏表现手法;还能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和深化教材资源;也能丰富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对于高中语文课的创新教学有着启迪意义和借...  相似文献   

4.
怎样进行英语课文教学?长期来,其基本程序是:生词朗(拼)读——课文翻译——语法分析——重点诃语用法讲解引例。这种分解式的教学程序有两个优点,即课文翻译和语法分析比较落实。它可以形成词汇课、语法课、  相似文献   

5.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排略读课文。虽然略读课文数量不多,每个单元只有一篇,占课文总数的四分之一,但这毕竟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的数量逐渐增加,到高年级,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足见教材编者对略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期略读教学得到高度关注,但对略读课文的真相——它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却模糊不清。为此我们刊发了《略读课文的真相》一文,意在帮助老师们澄清对略读课文的种种不正确的、模糊的认识。另外两篇文章结合具体案例,从操作层面谈略读课文的教学。还有一篇是教学设计,猛一看或许会认为,比起现在常见的那些赏心悦目的设计,略显粗糙,但略读课就是板块式的,粗线条的,重在学生的独立学习。任何追求教师精彩表现的设计,都与设置略读课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7.
《福建教育》(A)2009年第4期刊发了朱瑛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案例《精略交互感悟神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反思》,拜读之后发现,朱老师完全把略读课上成了缩微版的精读课!课中体现出的对略读课文的误解,在当前的略读课中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性。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朱老师和行家。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加深感受,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9.
口哨事件     
国庆黄金周后上课的第二天,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我给学生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原本是打算公开课时上这篇课文的,学校安排六年级在十二月份开课,再加上自身的忙碌和懒散,课没有按计划开,可教学进度是不等人的。这篇课文,我除了课件还没有做完整外,课已备得很充分。为了赶进度,我务必在两节课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高校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道德教育,在课前设计、课文讲解、课后练习等各个环节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语言分析中学语文课文的分析,包括思想内容分析,结构或情节分析,人物分析,逻辑分析,表达方式分析,语言分析等。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所谓语言分析,是指在讲读课文时,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因素,以词法、句法和修辞等知识分析课文,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透彻理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一课书的“结束”环节与“开讲”一样,十分重要,它既有小结全文、系统知识、提炼规律、积零为整的作用,又有复习旧知、启迪新识、指导应用、用知练能的效应。因此,教学时应精心设计,因课而异。常用的“结课”有以下几种:一、点题式。即学完课文后,再回到题目上画龙点睛,让学生由文到题,深入理解课文。如《高大的背影》一课。题目就点明了课文的中心。运用“点题式”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题目中‘高大’的含义是什么?”(这里不是指三轮车工人的身材高大,而是指乐于助人的品质高大。)“课文为什么不写‘身影’而写…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上好小说分析课?关键在于恰当地处理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这一直是中学小说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老课题。有的老师在分析小说时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完全割裂开来进行:或是先分析情节,再分析人物,或是先给人物贴上标签,然后再到课文中找根据落实;有的则仅分析人物而忽略了情节;更有少数老师把小说分析课完全上成了记叙文分析课,而忘记了小说的特点。我们认为,这样的课不仅不符合小说课的教学要求,更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学小说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应以情节为纲,把情节的讲析与人物…  相似文献   

14.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发现学生学了这么多的课文,可是写起作文来,却总是害怕。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状,关键的原因是由于课文中的“范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学生在学完范文后所进行的的练笔太少了的缘故。正好,我有幸参与南平市教研室开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几得”,尽量使教材能被较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具体谈谈我是如何“用好教材”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本中共选了八篇鲁迅小说,几占入选鲁迅作品的一半。和他的杂文一样,在教法上,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鲁迅小说应该如何教,就更值得探讨了。对鲁迅小说,我见到过这么两种教法:其一是,和教一般课文一样,只讲一讲词语,分析一下内容和人物,再粗略地讲一、两条写作  相似文献   

16.
上早自习的时候,金豆豆认真地捧着语文书,默(mo)读课文。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许老师会叫同学来朗(lang)读课文的。金豆豆想抓住这个机会,露一手给田蜜蜜看。  相似文献   

17.
泛读课文是否应提前预习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持两种观点和两种做法的都不乏其人。但是这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却是有关泛读课是否上档次的质的问题,是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予以阐明实质的。有一种认为不需要预习的观点是:“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上课时学生阅读已不再是获取新信息的交际活动。这样做不但会破坏阅读的交际性,影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且还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对这种观点,笔者持相反看法。尽管是否应提前预习课文这个问题涉及阅读性质、泛读课宗旨、泛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但笔…  相似文献   

18.
文有文眼 ,戏有戏眼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也应有最能吸引学生的闪光点———课眼。抓住它 ,可以纲举目张 ,通过它 ,学生可以窥探全课之精髓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有重点、有条理、有系统地掌握知识。课眼的设置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课文的“文眼”或“诗眼”即可作为课眼“文眼”是作者炼字立意、叙事描景、理线点题之结晶 ;“诗眼”则是诗的意境的浓缩、诗人情感的真实再现。有些课文 ,教师可以直接把“文眼”或“诗眼”作为课眼 ,准确把握作品主旨。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题目中的“记念”即是该文的“文眼” ,教师在讲…  相似文献   

19.
人物访谈是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从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可行性职业目标的设定、功能、运用效果三个方面,阐述了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的重要意义.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分别从设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措施、培养调适求职心理等角度入手加强课程建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注重大学生个性职业观的引导和创业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 ,被摆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第一位 ,因而首先应充分利用精读课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通过课文分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阅读综合能力 ;其次 ,泛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技能课 ,通过教师的指导 ,排疑解难 ,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