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明珍 《求是学刊》2023,(1):151-160
《与魏居士书》确实反映了王维所信奉的“人生哲学”,但王维写作此信不是旨在为自己辩护,而是试图说服魏居士出仕以报效朝廷。魏征后人的贫困是王维十分关切的问题。晚年的王维孤苦伶仃,为朝廷尽忠是其余生唯一的追求。批评王维的诸多学者希望王维退出“浑浊的官场”,但当时包括高适、岑参、杜甫等大批诗人都在想方设法投身其中。“以隐为仕”是初盛唐文人普遍的风气,不能用“亦官亦隐”“独称”王维。王维受释道思想影响很深,但儒家“不废大伦”、积极入世才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历来对王维的《酬张少府》《竹里馆》等作品都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王维集中“辋川之什”以及系于“天宝下”的不少作品反映了王维对朝政之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隐居动因、方式以及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陶渊明与王维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以求深入揭示他们在田园诗创作中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维“亦官亦隐”说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4,20(1):37-40
自 2 0世纪 5 0年代始流行于唐诗研究界的王维“亦官亦隐”说 ,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原因在于 ,“亦官亦隐”之说 ,不仅有违于唐王朝“干部政策”的历史真实 ,而且亦与王维生活的历史实况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 ,故唐代无“亦官亦隐”之例 ,而为研究者“标贴”于王维身上的“亦官亦隐”或“半官半隐”说 ,自然也就属子虚乌有之辞。  相似文献   

4.
从晋至唐,中国诗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某种转型,即从庄玄转向佛禅。陶潜和王维是这一转型过程的两个个案。陶潜以亲和的视角去看自然,感受着生命萌发的欣喜和生命消逝的痛苦,基本仍处于庄子和玄学的传统之中。王维则以空观的视角去看自然,所见无非静谧。王维看自然更为敏感细致,自然界固然充满着动静变化,不过那只是空的现象。空的直观在王维诗的意象构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使境界一意境萌生。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中的"香积寺"是长安的香积寺,自来没有异议。新近问世的"汝州风穴寺"说,是建立在对诗歌元素僵化的理解、对风穴寺历史文献的误读及其对王维开元行踪的错误推定上,完全是不顾事实,因对文化名胜的争夺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应该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和"后独生子女时代"的开启。但是却既不意味着独生子女人口的消失,也不意味着在"后独生子女时代"中没有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大约1.7亿独生子女人口,今后一段历史时期中,独生子女人口的规模还会有所增加。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失独家庭"问题、亲属关系缺乏问题、以及独生子女文化的社会影响问题等等,是"后独生子女时代"中长期存在且值得重视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李金宇 《阅江学刊》2012,4(3):139-144
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对后世的景观题名、诗歌画作、饮食烹饪等方面影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有重文、重人品伦理、崇尚自然的传统,以及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桃源”情结。在后代文人心目中,辋川别业不再只是一个具体的、没有生命的园林,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文人审美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理想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
易小平 《唐都学刊》2004,20(5):34-37
盛唐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注重风骨,中唐古文家和新乐府诗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则强调政教。这种接受差异表明接受者的心态发生了"向内转"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李轩 《学术交流》2013,(9):66-70
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各国都进入了经济调整的后危机时代。一些人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好转会促使各国放松贸易保护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因为在后危机时代,各国(地区)为了走出经济危机,恢复本国(地区)的经济,解决就业等问题,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限制外来竞争。另外,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漏洞,也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升温。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遍及全球范围,保护的层次、手段多样,具有气候重商主义的发展趋势。应对措施应该是: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度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维卒年王说质疑——与王辉斌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卒于上元二年(675)七月,已属学界定谳。但王辉斌《王维生卒年陈说质疑》对其提出若干质疑。本文对其所持理由予以逐一反驳,认为王维卒年不误。并对高适刺蜀问题进行简要考辨。  相似文献   

12.
周桂峰 《唐都学刊》2005,21(1):30-32
王维后期思想消极,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既不敢明白抗争,也不愿同流合污,亦不采取遁迹山林的完全避世态度,这一状态被学界概括为"亦官亦隐".近来论者提出质疑,以为唐代元"亦官亦隐"之例,而"亦官亦隐"之说"属子虚乌有之辞".笔者以为,"亦官亦隐"是一种生存状态,但更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唐代的休假制为王维保持这种生存状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付兴林 《唐都学刊》2004,20(5):38-42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两位著名的隐逸诗人,但由于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及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他们的隐逸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从隐逸的动机看,王朝隐以图自安,孟弃世以逞其志;从隐逸的形式看,王富贵山林、亦官亦隐,孟情寄山水、布衣终身;从隐后的心情看,王恬淡平和,孟怨怅愤懑。  相似文献   

14.
刘青海 《求是学刊》2012,(1):125-132
盛唐之前,主要由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和由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一直是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题材类型,只有到了王维,山水和田园才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取得了同样高度的艺术成就。重新探讨王维诗歌与陶、谢的渊源,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王维对陶的关注贯穿其整个艺术生涯,但对陶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复杂多面的,对陶的接受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些都在其田园山水之作中体现出来;第二,王维同时接受陶谢的影响,对陶谢不同的艺术各有汲取,并在某些具体的作品、境界中有所融合。总的来说,王维在艺术上,更接近于陶的自然,而对谢的华贵也有所汲取,但对谢是以扬弃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自幼便浸润干八股文章的小说评点家形成了顽固的文章学思维定式,他们往往以文章学视野来观照小说.在尊题意识支配下,他们惯于按题解文而喜欢抱定题目来分析小说的叙事写人艺术.他们的小说评点表现出文法至上的批评倾向,以"合掌"、"断续"、"伏应"、"急脉缓受"、"虚实"等文章学理论来审视小说情节结构,以"代言"、"宾主"等来分析小说人物描写.文法派的出现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重文轻道,注重小说艺术技巧分析,其评点体现出明显的导读意识,并促进了小说在文人中的传播,但其评点文字也缺乏独立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6.
刘玉山 《阅江学刊》2011,3(5):92-98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士族、庶族等词汇的区别和划分问题,由于说法或者语境的不同往往产生歧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辨析,可知严格意义上的士族就是指高门士族,其余所谓的"次等"与"低级"士族并不存在,不应视为士族。  相似文献   

17.
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谢 等前人田园山水诗创作经验的基础上 ,王维把山水诗的创作推向成熟 ,在诗中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仕途的坎坷和佛学道教的影响使王维后期寄情山水 ,甘于寂寞 ,形成空灵静逸的独特诗境。王维集诗人、画家、音乐家于一身 ,精深的艺术修养形成了他历来为人所称道的“诗中有画”、“静中有声”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李健 《阅江学刊》2014,(4):81-87
曹魏至西晋,拟诏机关为中书省。当时三省的机构职能尚未完全确定,拟诏机关及人员不绝对是中书省及其属官。诏令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在具体运作中,很多诏令直接指明了执行机构或具体执行者。为了正确贯彻自己的意图,皇帝还会在前诏的基础上发出新诏,对如何执行做出明确而详细的指示。在诏令的发布和执行过程中,会有多次的反馈和调整:反馈包括预前反馈和同期反馈;调整既有对诏令本身问题的调整,也有对执行不力、违背诏令精神行为的调整。曹魏西晋皇帝诏令的形成和执行过程说明当时的行政运作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朝时期的堰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峰 《阅江学刊》2011,(3):115-119
堰埭建设在水利建设史上被长期忽视。其肇始于先秦,发展于魏晋南朝,在农业水利和军事防御两个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功能。一般而言,堰多用于农田灌溉、排洪抗涝、军事斗争等方面;埭则兼用于内河水道航运方面,形成此期重要的人工水道,并因此成为政府埭税的重要依托。堰埭建设对古代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综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