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黎畅  申韬 《创新》2015,(2):101-10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过程深受监管政策的影响。基于监管政策的视角,文章梳理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历程,归纳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业务信息公开与披露不充分、投资运作模式面临风险、部分银行产品营销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银监局近期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的基础上,获得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需要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自身共同努力的有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卡是按照国家《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标准和银联标准卡规范统一制作、为持卡人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以及金融服务等事务的电子凭证,是具有"一卡多用、全国通用"并带有金融借记功能的复合卡。社会保障卡正面以蓝色或  相似文献   

3.
"三农"弱势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难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转轨经济国家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规范程序.波兰农村银行体系的改革确立了法律基础,调整了合作银行组织架构,允许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引入欧盟银行监管标准,现已成为中东欧各国合作金融最成功典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农信社为主体,其演进历程与波兰有相'似之处.波兰合作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指标要优于商业银行,而我国农信社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为此,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深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毛志明 《社科纵横》2012,(7):35-37,41
自1587年意大利威尼斯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就与商业银行始终相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否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八大风险之一,是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面临的最具有普遍性的风险。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已逐渐得到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重视,成为整体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本文通过阐述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概念、形式、风险点及其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五项对策,以期对业界开展风险防范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的思考马淑华一、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称表外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具体来讲,是指一般不增加记帐资产和接受存款的银行业务活动,通常是收费性质的业务。表外业...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的发展依靠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其核心在于银行运营效率的不断改善.经验结果表明,中国银行部门的所有制改革措施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政府时于国有银行的挽救和改造活动短期内收效显著.风险因素对于中国银行部门的利润创造能力影响很大,引入风险变量后银行效率水平出现上调.面对一个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占有巨大资源的商业银行部门依然未能充分释放其赢利能力.而革新管理体制、强化竞争约束则应当成为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能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体系,初步形成了创业金融体系的发展框架。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股权融资的介入机构和融资平台各有不同,这些机构由于自身经营范围与业务能力的局限,无法全程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产品资源和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具备全程支持创业型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与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找准在创业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现已建立的股权融资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构建起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终生服务金融体系,成为融入企业资本运作并提供全程服务的金融合作方,而这也将成为解决货币政策低效、社会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等经济热点问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杨蓉 《社科纵横》2011,(9):86-8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个人结算工具。与此同时,银行卡盗刷问题大量出现,使得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不断增加,持卡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银行方面也遭遇资金和声誉的双重损失,不利于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卡盗刷纠纷的主要类型、发案原因,探讨有关法律问题,提出防范银行卡盗刷法律风险的管理对策,对于保护持卡人利益、树立商业银行"安全、可靠"的社会形象,构建公平高效的金融秩序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学术交流》2007,(12):130-132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具有复杂性、分散性、规律性、关联性等特点。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主要有组织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执行风险管理、信息流通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防范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应注重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注重营造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氛围,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管理机制,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就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既有制度安排而言,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由于主导制度框架的不足和可行操作路径的缺失,政府层面的制度培育面临较大障碍。纵观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市场层面的制度塑造,即区域内银行跨境经营、债券市场合作、证券市场合作等市场路径,加强跨境货币合作,促进跨境资本市场运作,可以实现对区域内金融资源的整合效用,其中尤以银行跨境经营的效用最为显著。在此区域上,区域内各经济体可以通过支付结算、资金融通、金融服务等银行跨境业务受益于区域金融市场的繁荣,从而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以市场层面的制度塑造弥补政府层面制度培育的不足,是提升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制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对金融服务业、信息与通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四大类知识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并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四类知识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郭丹 《学术交流》2012,(1):59-63
金融商品尤其是金融投资型商品,其无形性及高风险性要求金融服务者在销售及推介时必须进行信息披露,其中,对于金融投资型商品的风险揭示义务应成为金融服务者的首要义务。作为信息优势的一方,金融服务者应在适宜性原则之下,尽到善良管理人的谨慎注意义务,将金融商品的使用风险以适合的方式使金融消费者知悉,辅之以一般性反欺诈条款的引入,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亦应考虑金融服务业本身的特质,以利益衡平理念限定风险揭示义务的边界,不宜扩大解释以免贻害行业发展而最终损害金融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heterogeneity of alternative financial services (AFS) use by constructing an empirically rigorous typology of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Using the 2012 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tudy, we conducted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to identify latent classes of AFS users (N = 25,509). The proportion of the distal outcome of AFS was investigated among latent classes. The latent classes in the best fitting model were regressed on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elected covariates using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ve meaningful subgroups were found. Over half of the U.S. population struggles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avings and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future financial security and mobility (i.e., financially precarious (25.9%), financially striving (20.5%), and financially at-risk (18.4%) classes). The financially thriving class (27.7%) has the healthiest financial behaviors and the least probability of using AFS. The financially stable (7.4%) and financially at-risk (18.4%) classes have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using AFS. Widespread use of AFS suggests a general consumer demand for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inform policy and practice efforts to shape the formal financial system to meet the long-term financial needs of the majority of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4.
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刘殿新 《学术交流》2006,(1):96-100
金融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发生全局性的金融动荡,但我国金融业同样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如金融机构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保险业的无序竞争,上市公司的不良业绩等等。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保持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谨慎开放资本市场,稳步推行金融产权改革,准确把握金融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对金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是金融领域的两大支柱 ,任何偏颇都将使金融界失去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功能。金融创新或金融活动与金融系统的稳定相匹配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再认识必须给于同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为此,应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的组织体系;设置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建立金融监管的市场预警体系;健全既符合国情又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体制外金融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7.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决定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 ,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应及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政策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重要的政策手段,如何针对财政政策发挥功能的特性来选择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实施,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议题。为此,以当下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特征来确定财政政策的功能和取向,进而对具体实施的财政政策加以选择,是研究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必须涉及的几项关键性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 90年代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其主要表现是 :不良债权大量增加 ;金融机构接连倒闭 ;经济状况不断恶化 ;金融丑闻频繁出现 ;国际地位显著下降等。日本金融危机是其经济畸形发展与政府“护卫舰队”式金融行政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金融危机 ,日本政府加速了金融自由化进程 ,对金融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 :加速金融机构业务自由化进程 ;增强日本银行的独立性和决策的透明度 ;进一步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 ;强化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