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两个关于愚公的故事。一个是人所共知的“愚公移山”的愚公。这位愚公面对两座大山,举锄挥镢,劳作不息,这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一样,都称得上是大勇的壮举。当人们为促进四化建设的迅猛前进,决心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一位愚公。这位愚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只有几句值得品味的微言。据此,当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奋斗。愚公执著的率领儿孙搬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它生动体现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新生活的坚强决心和执著追求。我们弘扬愚公精神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3.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寓言。相传古时候,在冀州(现在的河北、山西等地)的南边,河阳(现在的河南一带)的北边,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相似文献   

4.
愚公三题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重读《愚公移山》,有些新的感想。 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把共产党人比作挖山的愚公,把人民大众比作上帝。由于愚公艰苦卓绝,挖山不止,毫不动摇,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这里的关键,是“感动”两个字。愚公感动上帝,是由于他的具体行动,每天挖山不止。他把太行、王屋两山的土石,远远地  相似文献   

5.
王春瑜 《学术界》2003,(5):243-245
吴江教授的《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另一学科对史学界的挑战。他用哲学和政治的眼光看待封建意识形态中的问题 ,独具只眼 ,一针见血。封建意识形态是盘踞在国人精神领域的一座大山。但现在已很难见到报刊上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文章了。因此 ,由这本书可见吴老的治学、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6.
愚公移山     
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大山方圆七百多里,高达万丈。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翁,90多岁了,家就住在这两座大山的对面。他感到出入很不方便,每天都要多走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7.
中南区现代戏会演以后,领导上要我排演《借牛》中的刘大伯。我一听就连声推辞说:“中南区会演的戏我么样敢排,演不了,演不了!”党支部针对我这种思想,让我好好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一边读,一边想:老愚公敢于搬动大山,我为什么连演一个戏也不敢呢?想来想去,发现我所以害怕困难,是  相似文献   

8.
清人郑板桥有一首咏竹石图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借用此诗来概括我在学习马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中的思想的一点体会。 如果我们过去常把革命任务比作山、如推翻三座大山,愚公移山等。今天,我们可以把经济建设任务比作山,也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反复强调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把经济建设作为党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进行了深刻阐释,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似锦前程。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半个世纪以来,长征精神一直是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前进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开拓和振兴青海仍然具有伟大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一)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异乎寻常的毅力,横跨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其中有五座是终年积雪、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山,穿过人迹罕至的上百里草地,24次涉渡了波涛汹涌激河流,通过了6个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大小战斗380多次,击退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相似文献   

11.
黑米 《快乐青春》2009,(6):74-74
对鱼儿来说,没有过不去的河流。 对我们来说,没有穿不过的大山。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山,我们都能穿插过去。 传说,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叫愚公的人,他凭着决心和毅力,搬走过一座大山,可那种方法实在太笨了。我们靠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当前,学习愚公移山,就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发扬创新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敢想敢干、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发扬开放精神,以博大的胸怀吸纳现代文明成果,开拓进取,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就是要发扬拼搏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忍不拔,争取胜利;就是要发扬科学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团结奋斗,增强艰苦创业的自觉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转向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即从“建立新中国”转向了“建设新中国”;“愚公移山”寓言寓意也从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转向了挖掉“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这两座大山”。从技术革命视角,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大致经历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工业化新中国和实现“两个”“三个”或“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新中国两个阶段;工业化新中国、现代化新中国的建设目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均致力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社会革命视角,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党的构想是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作为过渡,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构想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标识了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通过对“旧中国”贫穷落后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比较,呈现出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4.
工农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果说这对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常常是一种障碍,那么对工农群众和工农出身的干部来说,几乎就是他们的一种本能。有次我和另外一位同志到一个车间去参加职工的学习讨论会。那次讨论的中心是怎样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对待生产中的困难。发言主要是联系工作条件,也联系到生活方面,从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5.
翰海就是现在的杭爱,是蒙古的山名。古代汉文《史记》中汉字音译写作翰海,后来又写成瀚海了。这座山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一座大山,山当然依然如旧,耸立在蒙古高原上,但是由于汉文音译为“翰海”之后,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竟将大山之名,认为是大海之名了,甚至认为是大漠之名了。下面就将这种课余的情况略作考察,以正事实。 翰海这个词,初见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又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再见于  相似文献   

16.
宋代伟大词人辛弃疾经常咏及山,山是他恢复情结与归隐情结的寄托.他以山喻愁,以山为友,更以山为精神的家园和自我的象征.在他的笔下,山具有奇崛沉雄之气,奔腾飞动之势,灵秀雍容之韵.在中国词史上,辛稼轩是最擅长写山的词人,他本身就是一座巍巍屹立的大山.  相似文献   

17.
沂蒙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著名革命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沂蒙人民不仅用乳汁哺育了革命,用小车推进了胜利,用汗水改造了山河,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蕴含着数不清的沂蒙精神光辉典型:“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著名的“红嫂”事迹烩炙人口,感人肺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立场坚定、爱党爱军的高尚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承光荣传统,在贫脊的土地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涌现出厉家寨等一批“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先进典型,使沂蒙精神  相似文献   

18.
薄荷片推荐:八仙传说,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广,在八仙中,相信有一位倒骑驴的传奇人物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他就是八仙中最年迈的仙翁,被人们尊称为“张果老”在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有一座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大山就叫张果老山,但是这座山为什么会叫张果老山?它与张果老又有什么联系呢?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美丽与神秘的仙山,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9.
大山崇拜源于上古时代的灵石崇拜。中国古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大山崇拜心理,这种心理最终催生出了昆仑神山这一角色。古籍中的昆仑山主要是神话理念上的,它在更多意义上是一座思想中的神山。峨眉山被古人塑造成为现实中的昆仑山,并有了其部分功能角色,成为中国神仙文化的发祥地。峨眉山被异化为昆仑山的思想文化,渊源在于华夏先民对价值对象的客观实效性追求。  相似文献   

20.
方玉 《快乐青春》2010,(5):50-50
有个青年外出办事,途经一座大山。家人嘱咐他:遇到老虎不必惊慌,爬到树上,老虎便奈何不了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