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处不在,良好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也会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真正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流者,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种技巧。一、要学会赞美赞美意味着欣赏和感谢,给人以愉悦。相对于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会赞美的人显得非常受人欢迎。在《神医喜来乐》电视剧中,喜来乐的徒弟说话非常直接,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客人面色晦暗,进去就说:"我看这位先生面色晦暗,是不吉之兆,您快要生病了"。  相似文献   

2.
木棉 《决策》2012,(12):47
修"路"有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我们要为一家企业提供一次内部员工训练。按惯例,作为训前调研我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非常气派。交流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我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小心,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有另外一个客人在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是:"这些人也真是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品质,是人对各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它通常表现为"喜、怒、哀、乐"的具体的情感表象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人在职场,免不了要和同事打交道。职场中人都想经营好与同事的关系,但有些人的"努力"成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哪些行为会影响彼此的关系呢?一、拍马奉承令人生厌。同事之间,偶尔真诚地赞美一下对方,能让对方找到自信,但如果经常拍马奉承,则会讨人嫌,甚至还会使其和你翻脸。所以千万要把握好赞美的度。二、颐指气使令人远离。在职场中,遇到困难向  相似文献   

5.
有人开玩笑说:要让顾客帮你转介绍很容易,只要用哄女朋友的耐心和好言好语去"哄"他就可以了. 的确,"哄"出来的顾客更有可能为您转介绍顾客.因为,鲜花听到赞美的话会开得更鲜艳更早,水听到赞美的话会有不同的形状,人听到赞美的话当然会更高兴.人在愉快的心情下更愿意配合帮助别人.所以,服务人员更应多哄哄顾客.  相似文献   

6.
张国庆 《决策》2010,(7):84-85
在白宫,杜鲁门与所有内务人员都相处很好,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也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如果有客人来,他就会向客人介绍他们。据说,他是历来惟一这么做的白宫主人。  相似文献   

7.
美言勿信     
韩晋钦 《领导科学》2001,(18):54-55
世人大多喜听美言,故谀术无穷,谗路难塞。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美言本身无可厚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赞美一个人的品行容貌,颂扬一个人的政绩功德,言者意衷,闻者仿效,嘉言懿行,实乃社会文明进步之标志。然而,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史上,在茫茫的人海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巧舌如簧,言过其实,处繁而不知变通,遇险而……  相似文献   

8.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问题 1、表扬方面.赞美多而滥;激励性评价语言失真,教师不管问题难易,一概赞美"真棒"、"了不起";赞美贫乏而简单,语言单调及大搞物质奖励.这样不加分析地表扬,会对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语漫画     
王恒 《决策》2013,(1):11
1一日八泡内蒙古某县城以温泉著称,这里分管外宣工作的副县长告诉记者,年底了,很多部门要过来参观考察、检查验收。有一天,他接待了十来批客人,大多数来的人都要体验一下当地的温泉,他一天陪洗了8次,整个人都快泡虚脱了。最后一次他都没有更换衣服,直接就在洗澡池子里等客人到来。"来的都是上级领导,不陪不行,接待拉近感情。"这位副县长无奈地说。此前,有记者在内蒙古一县级市调研,接待办一位负责人表示,当日他吃了四次  相似文献   

10.
领导工作离不开激励。激励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需要财力投入的物质激励,另一种是不需要财力投入的精神激励。欣赏就是一种不用花钱的激励,它只需领导的一声赞美、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及时的肯定就能达到让下属卖力工作的效果。高明的领导总是善于运用欣赏这一方法来激励自己的下属。把赞美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渴望被人赞美的心理,一旦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能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动力。下属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许多时候正是通过领导的赞美而产生的。做领导的应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下属,用欣赏的口气来肯定下属,用欣赏的方法来激励下属,善于给…  相似文献   

11.
正讲话,是每名领导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领导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发言,但同时,也存在少数人讲起话来只会照本宣科,充当对上的"录音机"、对下的"单放机",常含"只有袋中有稿,才能心中不慌"的思维定势。其实,稿子就是把想讲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脱稿讲话又是用语言的方式把稿子的内容再讲出来。脱稿讲话不仅要求领导对稿子内容熟记于心,而且要用语言、肢体动作、情感交流的形式传递给听众。习主席曾说:"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有一句宣传语说得好:"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会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同样,领导干部与下属谈心,也要"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让人感觉心理平等,做到心与心拉近距离、面对面诉说冷暖、心贴心促膝谈心,这样才能真正捅破"窗户纸"、拆除"隔心墙"、真诚"掏心窝"、成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赞美是一笔投资,是一笔财富。赞美如同微笑一样,它是照亮人们心灵的阳光。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你必须了解赞美别人可以使人成功的价值。赞美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国外很多著名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赞美的作用,并采取各种方式去表扬员工和下级,用口头的、书面的、形体的、手势的、精神的、物质的等等手段去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相似文献   

14.
培育一个优秀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心"、"新"、"欣"。一、满腔爱心,是培育优秀班集体的沃土(一)真爱,才能激发学生智慧、创新的火花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爱是沟通师生、生生关系的桥梁,是和谐人际的中介。班主任首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有一颗奉献的爱心,为人父母的疼心,为人朋友的热心,付出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让学生能感受得到,学生才会爱戴老师,才能与老师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香港一家高级商店的经营方式非常特殊,每次只服务一名顾客。即使有其他客人尾随而来,服务员也会告诉他们:对不起,请在门口排队等候。只有等到那位被服务的顾客从店里出来,每二位顾客才能进去。依此类推。刚开业时,很多人不理解,议  相似文献   

16.
买苹果     
某局有赵、钱、孙、李四位局长. 一天,局里来了客人,赵局长负责接待.他对秘书小王说:"小王,去买几个苹果招待客人吧!"客人走后,赵局长对小王说:"苹果买得很好,又大又好吃,我吃了两个." 第二天,局里又来了客人,钱局长负责接待.他对秘书小王说:"小王,去买几个苹果招待客人吧!"小王刚要走,钱局长马上把小王叫住,说:"买苹果要到经一路和纬二路交叉口的那家水果店.那里的苹果有三种,你要买第二种,苹果又好吃价格又便宜."客人走后,钱局长对小王说:"苹果买得不错,是我交代的那一种."  相似文献   

17.
看客     
高志明 《领导文萃》2006,(7):166-166
有人养了一大笼子猴,并宰猴待客。当客人光临时,他就会穿着白大褂领着客人挑选猴子。笼子里的猴子们摸出了规律,知道白大褂一出现,便会有一个同伴将一去不复返,于是猴子们非常紧张,都拼命地往后躲。当客人选中一只猴子时,其它猴子就使劲把它往外推。被推出去的猴子,明显感觉自己死到临头,因此完全不做任何反抗,一动不动地任人宰割。其余的猴子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眼看着这只猴子被杀掉。这样一幕场景不断重复上演,最终猴子全部被宰杀净尽了。其实,假如这群猴子起而攻之,就很有可能会逃掉。但是,每只猴子并不知道其它的猴子是否会和它一起反抗,…  相似文献   

18.
晏礼琼 《科学咨询》2008,(16):41-41
教育,首先是情感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教育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的艺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个体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程式化的,技巧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理解、尊重和热爱的过程,是心与心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民族有亲和力会兴旺发达,一个社会有亲和力会温馨和谐,一个政党有亲和力会万众归心,一个领导有亲和力则会受人敬仰。可见,领导干部具有亲和力非常重要,是领导行为中不可或缺的柔性领导力。一、领导干部具有亲和力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具有亲和力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包含对人对物的包容理解,也包含与  相似文献   

20.
控制     
<正>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以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只会选择一个"欢"字,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只有欢这一种感觉,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欢。因为若没有了悲来做比较,如何能知道欢之所以为欢,是和悲大不相同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