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启庆 《决策》2009,(11):I0006-I0007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了未来我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方略,安徽省也确定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东向发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建设安徽省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项区域发展战略。芜湖,作为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应当站在全国、全省发展的高度,从所处区域的发展战略中谋求支持,汲取营养,加快发展,从而为区域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24-25
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地市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安徽正举全省之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集聚产业、集聚资本、积聚人气、集聚政策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8-18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获批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吴明华 《决策》2010,(7):39-41
“新一轮产业转移不是转移低端制造业,更重要的是转移区域研发中心和蔼端制造数,还有为此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27-27
2010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为推进示范区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48):18-19
案例背景 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韶关调研时强调:“要优先解决突出问题,把掌握的资源集中起来,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大投入,尽快形成快速发展的势头,增强对全省改革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6月21日,广东公开遴选出10个产业转移重点园区,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先扶持重点园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促进我市率先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是全市上下面临的重大课题。市发改委提出“以思想解放促改革发展”,并围绕“在更广领域内招商引资,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进行了重点调研,提出“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迅速掀起对外开放新高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2010年1月挂牌组建,2012年8月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省级开发区建制,2013年2月起实施“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获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省级认定。该园区还获得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园、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区、中国纺织机械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台湾电子信息产业选择切入、跟进和提升之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区域结构呈现“梯度转移”的调整趋势,从中启迪对加快发展福建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1,(6):I0032-I0032
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中心的宗旨是追踪国内外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前沿,及时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和新动态,重点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持,努力将中心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研究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批复四年以来,示范区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向着预定目标迈进。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区位商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计算得出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组合,并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抓规划引导。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在发展格局上,明确了“两大集群、八个园区”的目标定位,坚持“项目为本、龙头带动、梯队发展”,切实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在发展导向上,牢牢把握“三大原则”:一是特色化原则。坚持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做专做精做优做强主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二是集约化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规模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区域,成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我国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急于将传统产业转移出去。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对于西部地区也是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西部地区尽量减少、避免阻碍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出现,把握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姚寿广 《科学咨询》2010,(10):24-24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唤,又给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决策》2012,(9):9
三山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西南部,是2006年2月成立的新区。承接产业转移.芜湖担当核心.三山经济开发区作为芜湖市规划集中区的起步区,三山区抢抓机遇.争当皖江城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由于资源供给或需求条件发生变化而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其实质就是企业的跨区域投资与迁移。经济学家常常把各种产业部门区分为不同密集型的产业,本文就通过从全国各类要素比较出发,分析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河南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剑力 《决策探索》2004,(10):37-38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有不少地区依靠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从美国加州的硅谷、意大利中北部传统产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区到北京中关村、台湾新竹工业园,还有,“东东莞(PC制造业)、浙江嵊州(领带业)、河北清河(羊绒业)等.无一不是靠产业高度集中、企业密切联系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因此,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河南.更应该重视和发展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持续发展,尽快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壮大县(区)域经济,实现“三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峰 《经营管理者》2013,(30):67-67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安徽省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该把握本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特征和效应,努力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科学、高效、积极的承接转移,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赵静 《咨询与决策》2011,(12):92-92
近年来,湖北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提出了“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如何推动“两圈一带”战略的顺利实施,其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涉及湖北总体利益和各区域局部利益,其核心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建立议事协调机制。“两圈一带”协调主体主要为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1,(5):I0019-I001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启航不久.芜湖市委、市政府迁至城东,使鸠江区一跃成为皖江“核心”城市的政治中心、东向发展的先锋。示范区成立一周年以来,鸠江区抢抓历史机遇,巧借“东风”乘势而上.把“工业强区、三产富区”作为第一方略,实现“高点起跳”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并发展汽车及零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