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下半年以及明年的企业改革将推进一些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破产试点。 企业破产是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法院根据债权人或债务人(企业法人)的申请,终止企业法人资格,对其法人财产强制清算,以保障债权人或债务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程序。为了达到通过企业破产实现结构调整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在推进企业破产的改革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和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国有企业破产制度变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国有企业破产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变迁特征、破产制度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行为、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破产制度的实施机制四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破产制度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由于利益各方为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使破产制度的实施背离了原有的宗旨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破产制度初探王桂林1985年8月3日,全国第一家集体企业破产试点在亏损已大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拉开了帷幕,艰难地掘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破产之路。1992年11月3日,有着42年历史的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国有针织企业─—重庆针织总厂,由于6年连...  相似文献   

4.
申请破产的企业如果同其他企业针对同一债权人共同承担连带债务 ,那么该债权人如何就企业破产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从实践上讲债权人可以依据负连带责任的所有企业 (包括被申请破产的企业 )针对债权人的共同债务总数而申报债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从理论上讲是违反公平原则的。怎么处理这一问题呢 ?本文提出了几种办法供同仁们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当前设立国有独资公司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对国有独资公司的法律性质、公司机关构造和运营特点、如何保护国有独资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理论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国有独资公司也应坚持股东、公司、债权人利益一体保护的公司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浅议破产企业债权人权益保护问题姜正广实施企业破产,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也是《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所在。但从我国近年来企业破产的实践来看,债权人的权益在许多情况下得不到有效保护,债权难实现,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破产制度经过近20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目前的改革瓶颈主要是破产制度的不统一、稳定与效率不能兼顾、债权人得不到保护、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这些瓶颈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破产制度改革的向前推进。为此,解构这些制约因素,建构和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范式和路径是我们目前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规制企业破产逃债行为,保护债权人公平受偿权是破产法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实践中企业利用破产逃债表现多种多样,需要从法律视角提出规制这类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利用破产逃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企业破产逃债行为,保护债权人公平受偿权是破产法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实践中企业利用破产逃债表现多种多样,需要从法律视角提出规制这类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司经营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法人独立性欠缺、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混同等问题致公司破产,董监高对其实施的导致企业破产的行为应负个人责任。《企业破产法》第125条虽对此作出了规定,但未厘清对公司高管的具体问责路径,存在诉权行使主体范围不明、财产保全措施缺位等问题,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诉权架构的视角,对董监高导致企业破产的个人责任的追究机制进一步细化,将对董监高个人责任的追究作为管理人的职责加以明确,同时赋予债权人会议和个别债权人在特定条件下提起诉讼的权利,并与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相衔接,以确保破产法框架下追究董监高个人责任的秩序与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一国破产整顿程序的结构直接影响其运作效果 ,程序的结构与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背后蕴含着立法者深刻的意图。我国破产整顿程序虽很不完备 ,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完善我国破产整顿程序立法中 ,理应把现代破产整顿程序的时代精神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破产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破产的形式不同 ,对各种经济利益主体及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对重组式破产给予特别关注 ,并认真探索其实施方式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法人恶意破产与金融债权保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中小企业破产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探讨了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破产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关联企业破产重整中存在的特殊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关联企业的重整必要时需要借助合并重整程序解决,通过合并重整与其他规制关联企业的手段比较,指出其在中国适用的必要性。从法哲学法经济学民法和经济法等法学理论方面,并借鉴美国对实质合并原则的适用经验及中国司法实践的探索案例,以为该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执行转破产程序(以下简称执转破)作为司法解释下的经验性活动,对于纾解执行难和破产启动难确有裨益。但现行执转破主要以地方性实践为主导,存在整体规范低阶化、法律规则难统一、具体实施细则模糊、配套的硬制度供给和软文化建设尚付阙如、案件受理量低迷,实效乏力等问题。执转破制度关涉到多重主体关系的形塑与多种利益的调和,活化执转破制度需要从制度、文化和细则三维度建构:制度供给,打造破产审判的专业化与信息化、加强府院合力和查控分析;文化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尊重市场失败者的企业破产文化以及市场主体自负风险的意识;规则精细,确定依职权启动的准入条件、增设财产地法院与跨行政区法院的破产管辖权、完善管理人报酬的司法解释、限定执转破适用、建立执转破监督机制、区分不同主体激励机制。司法程序只能提供事后救济,治本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从更宏大的视阈考量,构筑社会信用机制是解决人案矛盾论域里执行难和破产难命题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政策,最高人民法院倡导构建法庭外债务重组与法庭内重整的衔接机制。基于域外发展趋势及联合国《破产法立法指南》等国际文件对困境企业拯救二元机制的规定,结合中国语境下法庭外债务重组和法庭内重整的实践情况,通过揭示法庭外债务重组无法避免的“钳制”问题和有限约束的“效力”问题,分析法庭外债务重组和法庭内重整相通规则与内在关系,明确了对二者之间进行合理衔接的背景、原因和基础。同时,对二者之间进行合理衔接还需要对衔接程序和衔接制度做出立法安排,主要包括预重整路径选择和法律地位的确定,以及衔接主体和衔接效力等制度的设计。构建法庭外债务重组与法庭内重整的合理衔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对困境企业拯救的司法效率,也为正在进行的中国破产法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破产法的发展呈现从惩罚到拯救的样态,拯救文化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得对危困企业的拯救成为破产制度构建的一个关键点。英国《2020年公司破产和治理法案》是对拯救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落实,其中包括对破产制度的常态化改革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暂时性规定,建立了临时中止制度,引入了重组计划,并加强了对货物和服务供应的保障。该法案的暂时性规定包括暂停不正当交易条款的使用和对清算申请的暂时限制等。我国破产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更加关注拯救文化,将其作为企业拯救制度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相关立法的内在一致性。同时,应审时度势,通过迅速采取相关临时举措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经济社会情势作出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19.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20世纪30年代民族复兴话语的兴起具有特定含义,它与国民党内黄埔系发起的、以力行社为组织核心的民族复兴运动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与农村破产的历史语境又有很大瓜葛。这套话语谱系的内容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可以看作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情感表达,它的出现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族自卑感的投射机制,但与此前相比又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论破产法上劳动债权的优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产法上的劳动债权具有优先权的属性,其与担保债权在破产清偿顺序上存在冲突.为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在我国当今国情条件下,有必要将其优先于担保债权得到清偿,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