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何公权力都需要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尤为如此.行业协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国家管理的修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的有效武器.但是,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文章从我国行业协会的历史和现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行业协会对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伦理妥协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面对价值选择空间时囿于某种压力做出了暂时选择较低层次行政价值的行为,它的危害表现在否定行政人员的德性、破坏正常的组织制度、营造消极的组织文化、降低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行政行为伦理妥协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存在的行政伦理困境,上级和组织的制约,行政人员缺乏伦理决策技巧。我们应该通过塑造超越性身份认同,构建道德化的行政制度,实施系统有效的救济手段,提高行政人员伦理决策技巧以及培育公共信仰、营造道德氛围等手段来压缩行政行为伦理妥协存在的空间以致最终根除它。   相似文献   

3.
传统法学认为,公共权力即公权力,不包括社会领域的自治权,并将公共权力和公权力、行政权力相混淆,致使法律理论和实践对社会领域的自治权关注不够。公共权力是私权让渡后形成的权力集合,应包括国家领域的公权力和社会领域的自治权。文章旨在通过对权力、公权力和公共权力等范畴的比较研究,将公共权力与公权力、行政权力等概念进行区分,进而重新构建公共权力的范围,将社会领域的自治权纳入行政法治的范围,最终完善公共行政理论、行政主体理论以及明确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和规制状态。  相似文献   

4.
权力包括公权力和私权力,国家权力是公权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行政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显然属于国家权力的一种,是公权力。而行政权力的扩张又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所以对其进行制约和控制就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我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包括行政权力都来源于人民,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行使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其最终目的。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行政文化发展推动行政改革深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 ,对行政人员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有影响和制约 ,无形中决定着行政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同时影响行政组织的结构和效率 ,进而极大影响着整个行政体系的构建 ,这成为制约行政改革进一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需要从发展行政文化的角度推动行政改革的发展。行政文化是对行政、社会变革所做的文化心理准备 ,也是对行政、社会变革从文化上做出的总结和巩固 ,是推动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行政审判自清末移植以来,在中国可谓历经风雨。要解释这一奇特的现象,有必要以行政审判的原初意义为基点,以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对行政审判的生存环境进行挖掘。行政审判产生以及生存的背景是权力分立,其本质在于对权力进行制约;中国的文化与此相反,“合一”的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作为西方政治文化的代表制度——行政审判——在中国生长之艰难。历史证明,行政审判只有融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古代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异,但在形式上却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集大成者的韩非和西方法律文化奠基人的西塞罗相比,两者在三个方面体现着共性与差异:二人都强调法律的作用,但存在着实用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区别;都主张应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但道与自然法的本质却大不相同;都主张对公权力进行制约,但又有相对与绝对的区别。文章在分析这两种法律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对中国法治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由于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制约,大学行政权力泛化倾向突出,学术权力长期被压制,去行政化成为当前大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去行政化要求大学管理改革深入到文化层面,其核心是围绕学术组织配置权力结构,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和学生的参与权利,使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更好地为学术事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传统行政文化对依法行政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制约。在新时期,深刻分析传统行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从行政思想、行政观念、行政心理三个方面去准确把握传统行政文化对依法行政的阻碍、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冲突,积极构建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现代行政文化,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家文化"及其泛化的影响,造成公共权力的私人情感化,使各种制度的执行缺乏刚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乏力;传统"官本位"文化造成广大民众对权力的普遍崇拜、恐惧及依附心理;传统文化对官员的制约"重内省,轻制度"思想的影响,导致权力制衡机制不完善;我国民众主体意识不足,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缺乏国民心理基础。因此,反腐败必须改造落后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关系的演进使得行政法随之发生嬗变:传统视阈下,谈不上行政法治。到了近代,行政法从限权到控权,从一种消极的、形式上的法治到一种积极的、机动的法治。现代视阈下,行政法与公共行政的关系被不断地调适,突出表现为行政主体多元化、行政合同和行政救济的运用。现代中国的发展同样需要有自己的行政法体系,从行政权、行政行为这两个基本的行政法范畴入手,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行政法的特质,可利于不断完善行政法体系,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公诉不同于西方国家行政公诉的特点,我国行政公诉既是一种公力救济,又具有典型的监督属性,它始终以公权力监督为贯穿主线,体现为对行政权的直接监督、有限监督.从公共利益优先权和公力救济有限性的角度界定行政公诉的范围,将督促行政主体履行职责作为提起行政公诉的前置程序,以节省诉讼成本,提高监督效率.基于检察机关拥有特别的公权力,检察监督具有明显的司法性、专门性、专业性,以及为了防止行政公诉的恣意,诉讼中应当以检察机关负举证责任为原则,行政机关仅对其控制的行政信息情报、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害案件涉及的高度专业性、技术性问题负责举证.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呈现出“公权主导”和“民主行辅”的制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本质与核心价值,由此造成主体困境、法理困境、制度困境等诸多问题。通过域外经验考察,中国应当秉持行政执法优先的理念,建立激励机制,发展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环境公益诉讼。具体以行政公益诉讼为主,发挥司法监督功能;以民事公益诉讼为辅,运用惩罚性赔偿发挥震慑功能,回归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本质。  相似文献   

15.
贪腐行为具有隐秘性、狡猾性和高度的犯罪黑数等特质,唯有通过知情的公务人员对其进行检举,才可能真正有效反腐。但欲检举贪腐的公务人员面临外部社会评价和内部行政伦理的困境,外部社会认为检举是告密,内部行政伦理要求公务人员对组织忠诚;以及检举后检举人可能面对更多的风险或危险。因此,我们必须从培育新的检举文化、革新行政伦理、加强对检举人的保护以及建立检举人激励机制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至今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根源于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概括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的表现,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根源于经济转型、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对民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权力行使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