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是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属性 ,前者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后者属于历史学的范畴 ;学科属性的不同 ,决定了两者之间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 ;但同时两者之间又有着相通之处。本文的目的就是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这种异同关系 ,对历史社会学和社会历史学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历史系的历史专业是建校之初的八个专业之一,创办于1951年。20世纪50年代后期,历史系成立。建系伊始,学校本着创办一流学科的宗旨,积极从国内名校引进颇有学术造诣的教师,以壮大专业力量。华东师  相似文献   

3.
《东南学术》2011,(1):2+249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为学科建设目标,并长期坚持多个二级学科共同发展的方针,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民商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社会学的历史反思是它产生的母体学科,社会史的繁荣则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行为、历史事件、历史结构、历史制度或体系的学科,立足现实、研究过去是其主要的学术思路,解释过去、了解现在是其基本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科学,同时,又是阶级性较强的科学,不得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如何使历史学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历史学编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新 《学术研究》2001,(4):111-116
本文在回顾历代思想家对古希腊历史认识的研究之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古希腊历史认识及其理念,它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获得"研究成果"的认识方法、历史写作与历史认识的目的、被叙述的历史现象的选择、因果关系与历史解释.文章认为,古希腊历史认识理念与古希腊哲学思想具有一致性.即使处于西方史学的起源时期,古希腊史学很快指示了西方历史认识发展史上不可回避的要求,即必须以一种有效的规则、模式或理论来接受历史、解释历史,最终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不乏有正面的阐述,但更多是通过社会批判理论加以阐发的。离开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其社会历史理论。在当代西方学界,大多数社会理论也都是批判理论,但这些批判与马克思的批判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批判不是简单的文化批判、现象批判,而是一种根基性的批判,因而有其重要的历史深蕴。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之所以能够执行社会历史理论的阐释功能,原因就在于这种批判具有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统一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福建文化研究是当年福建协和大学的学术强项之一。在福建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形成和延续的进程中,福建协和大学的学者贡献良多。本文描述和论述福建协和大学及其福建文化研究之若干情况:校史片断,从闽学会到福建文化研究会,校内学者的协力和接力、校外学者的参议和参与,以及福建协和大学在福建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渊源、学术特点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面具     
李剑鸣先生在本期《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的立场》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要保持中立的立场和独立的判断,要以最大的智慧和心智来突破时空和文化的双重阻隔。所论极是。然而,历史的吊诡却难以让人看清其中的真伪。有时真怀疑历史的意义和作用。历史学的功能和意义是让人们知道真实,给后人以借鉴,从而变得聪明,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多少呢?历史是给谁看的?谁真正需要历史呢?是黎民百姓吗?有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翻遍古今中外浩若烟海的史籍,又有几个老百姓列位其中?他们在历史中没有“惊天地、泣…  相似文献   

10.
历史之为语词,既指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又指我们现在用之来构造的叙述和说明。历史之为知识,既具有史料的客观性属性,又包含主体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其中。历史之为存在,一方面是过去,具有确定性和现实性;一方面又是现在进行的当下,存在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人之为历史的存在,一方面是与历史的过去拉开距离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又是历史的当下每一个瞬间的当事人和创造者。历史的这些复杂的双重维度,正是历史学及历史哲学理论中众多观点分歧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学科属性、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剖析历史地理学科命名上的名实不符问题 ,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 ,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 ,指出了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历史事件与历史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事件从属(或指向)过去,而历史性事件则从属(或指向)未来。历史性事件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三个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可实现性。历史性事件以一种普遍性方式凸显了人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系,凸显了人对自身命运的永恒焦虑。历史性事件之于人首先是一种命运的召唤。人性和自由虽然不能在历史事件中显现,但却有可能在历史性事件中实现。思考历史性事件较之于研究历史事件具有更大的难度,它构成了对历史学家现有能力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既需要历史学研究方法,也需要社会视角等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它有助解释李约瑟难题、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变迁等历史问题与现象。通过对特定历史的社会分析,超越常识层面的局限性,分清问题的实质与层次,寻找到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传统历史学缺失社会群体在历史时间中的表现和有关联的前后变迁的相关探究,因而社会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走向,对人类社会进行整体的分析不仅是历史解释所必需,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历史预测"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6.
英、美、日工业化时代及其前奏期的企业与社会间的联系状况表明并证明这样一种逻辑:企业为社会所塑 造——特定社会塑造特定状态的企业,相同社会环境带来相同的企业状态,不同社会特色形成不同的企业 性征;企业状态既在横向上因社会环境而互有同异,又在纵向上呈现出一个因社会发展而渐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市场经济社会 ,传统的人格信任必然向现代的系统信任转变。重建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系统 ,应确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规范政府行为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理解     
从观念形态上说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实的理解。历史事实已经成为过去 ,但是不同时代的人却可能对其意义作出不同的解释。历史意义就在我们的理解中生成 ,我们理解的变化造成历史观念有生命的流动。  一、历史理解的对象与特点我们处在一个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绝对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 ,“上帝死了”,一切绝对的“实体”都遭到遗弃 ,一切永恒不变的“本质”都倍受揶揄 ,一切神圣信仰的基石都烟消去散了。在 2 0世纪的末叶 ,人类历史既失去了它的神圣根基 ,也难以确立未来的宏大目的。人们尤其感受到历史发展的某种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19.
纪实性的历史笔记于中唐从小说家者流中兴起,在两宋获得长足发展而蔚为大观。历史笔记主要记述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见闻,从理论上说,属于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其繁荣发展与科举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密不可分,反映了士人社会自觉参与本朝历史记忆的建构,积极争取历史书写的权力。宋代历史笔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时代特点和主要趋势是呈现宋代史学发展、士人社会历史意识深化的一大线索。两宋学者对历史笔记在内容、旨趣、形式、写法上的特点及其史学价值,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这是历史笔记获得自觉意识并形成撰述传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自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深入 ,固若金汤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运行了两千多年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化的历史时期。青海作为一块民族杂居地区 ,地处中央府县制统治体系的边缘地带。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变革的历史背景下 ,其传统社会也面临着新的社会因素的挑战。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阐述、分析 ,以明了青海社会近代化的历史步履。自 1 840年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变革的历史时期。由于传统社会的各种构成异常的完备 ,社会近代化的步履非常艰难。在近代社会因素进入以后 ,传统社会的缓慢运行与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