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开埠后 ,粤澳两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特殊作用。西方传教士把西方艺术从欧洲带到澳门 ,又通过澳门传入广东、内地 ;而大批广东居民和内地人士移居澳门 ,使中国传统书画、戏剧传播到澳门。 1 6~ 1 8世纪 ,粤澳两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画家和西洋画家 ,西洋音乐和国乐在两地百花争妍 ,呈现出一派多元文化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2.
后过渡期粤澳经济合作新探讨谭湛明“东方蒙地卡罗”澳门将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这不仅对澳门,而且对毗邻澳门的广东来说,都将提供发展的良机,为粤澳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新时期内,粤澳两地经济合作如何朝一体...  相似文献   

3.
回归十年,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深化,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由市场机制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民间产业合作不断深化的同时,两地政府间的经贸合作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有力地推进了两地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自2003年CEPA签署尤其是内地开放访澳"个人游"以来,内地因素成为带动澳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近期,中央政府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深化两地合作的政策,例如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CEPA补充协议五、支持澳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六大方面九项措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岛等,这些措施对于突破澳门资源瓶颈、拓展澳门发展空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共同打造粤港澳区域竞争力等,都将产生重大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可 《学术研究》2000,(8):71-72
千禧年的初夏 ,岭南—珠江文化成了本地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一年多的筹备 ,先是粤澳学者 5月 2 0 -2 1日在中山联合召开了澳门回归以后第一次“岭南文化与澳门学术研讨会”。两地官员、学者和工作人员共 70余人与会 ,研讨论文 2 5篇 ,另有 8篇论文的作者未到会发言。本次会议是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澳门中华拉丁基金会和中山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时隔月余 ( 6月 2 8日 ) ,省政府参事室在广东大厦又组织举行了经过近两年时间酝酿的“珠江文化研究会暨珠江文化特征研讨会” ,在宣布成立学会(黄伟宗任会长 )的同时 ,研讨了珠江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酉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汤开建 《学术研究》2002,4(6):49-54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隆重签署标志着粤澳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时代。《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十分丰富,基本涵盖了粤澳两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交通、民生等各个领域。其中,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新模式既是贯穿该协议的一条主线,也是粤澳两地合作历史上未曾出现的最大亮点和最新领域。而推动粤澳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开放社会公共服务、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等也是粤澳合作创新模式的一种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粤澳工业合作的现状和难点,分析了粤澳工业合作互补的基础和优劣势,对澳门回归后,如何加强粤澳工业合作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由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珠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的第14届粤澳关系研讨会于2002年1月12-13日在澳门举行。这是澳门“九九”回归祖国后首次在澳门举行的粤澳关系研讨会,又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及龙永图副部长在香港公开提出建立“中国内地与港澳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简要概述粤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回顾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概况的基础上,展现了21世纪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结合粤澳各自的发展特点,就如何促进新世纪两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新时期粤澳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澳区域合作如何寻求新的突破。为澳门回归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粤澳区域合作层次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的割让引起粤澳(中葡)关系失衡,是有澳门议事会九请和中葡谈判的出现。就此,该文分析了耆英在粤澳(中葡)交涉中的目的、策略,及其在中外关系变化中的微妙作用,以及对其后粤澳(中葡)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澳门开埠的确切时间,迄今仍是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概括起来共有七种,即嘉靖八年、嘉靖十四年、嘉靖三十年、嘉靖三十二年、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初及万历中等。本文根据中外文献原始记载,对各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辨,并得出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应是澳门正式开埠的时间,郭《广东通志》嘉靖三十二年之说很可能是“三十三年”刊刻之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则是葡萄牙大批从浪白移居澳门之年  相似文献   

14.
1995年9月是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成立十周年.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为此举行第九届年会暨第八届粤澳关系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葡萄牙的30位外地专家学者以及澳门学术界的学者.在开幕仪式上,澳门总督代表、财政暨经济事务政务司贝锡安博士向大会发表演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张磊教授应邀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澳门基金会主席卢德奇博士、新华社澳门分社代表冼为铿先生,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名誉顾问吴荣恪先生和崔乐其先生也出席了会议.在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就下面两个专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雷比璐 《学术研究》2003,(2):127-128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主办、肇庆社科联协办的第 1 5届粤澳关系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30日— 1 2月 1日在肇庆举行。与会者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基于肇庆和澳门文化旅游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 ,深入探讨了“肇澳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新构想”这一研讨会主题。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创新合作方式 ,充实合作内容 ,是全面提升两地旅游合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学者认为 :提升两地合作水平的关键在于将要素优势逐步从静态比较优势发展过度为动态竞争优势。突出“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他们认…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为了迎接这一隆重日子的到来,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与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于7月11至12日在澳门联合召开了“澳门社会科学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十二次粤澳关系研讨会”,来自北京、南京。上海、陕西、广西、广东、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IO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展开热烈讨论,重点探讨了在澳门回归后的区域合作问题,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澳门回归后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与原则有专家学者认为:澳门经济的发展,除了决定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外,一直受周边地区因素——香港和中国内地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埠前澳门半岛上的“村”的传说探真[澳门]谭世宝在澳门开埠前的“澳门地区”,人类居住活动的历史,虽然有考古实证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①但是直到明朝中叶澳门开埠以前,这里并没有形成一个地方的行政区域或单位,充其量只有一些自然形成的、人烟稀...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随着1997香港回归及1999澳门回归的临近,对香港、澳门以及它们与内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显得迫切。近十余年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学者对此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刊亦曾作过大量的反映。鉴于港澳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我们拟在原来的粤港澳关系研究专栏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分别设立香港研究和澳门研究两个专栏,其中将包括对两地的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当然亦包括两地与内地特别是广东的诸方面关系的研究。欢迎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包括港澳及海外的学者赐稿,以共同办好这两…  相似文献   

19.
澳门开埠后,大批中葡商民迁居澳门,使澳门成为一个异族混居的商贸重镇。为保障海疆的安全与贸易的有序进行,16世纪70年代,广东政府设立关闸,90年代起推行保甲制度,此后相继制定了《海道禁约》、《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法规,逐渐形成控制规模、有效管理的思路,使澳门开埠后近三百年的时间,其社会秩序一直在广东政府有效的管控之下。  相似文献   

20.
粤澳合作推动澳门研究吴志良(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博士)澳门研究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逐渐走向系统性的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些成绩,实与广东省社会科学界朋友的努力分不开。相对于香港而言,澳门及其研究一向未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太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