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对朱淑真《断肠词》的简要分析,结合这位南宋著名女词人毁于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论述她反封建的思想人品及其词作进步思想对后代青年争取自由婚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一、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宋代女子能填词者颇不乏人,但是有词集传世者只有李清照《漱玉词》与朱淑真《断肠词》。李清照声名煊赫,论者甚多,而评论朱淑真词的专文则殊少概见。数年前,我与叶嘉莹教授合撰《灵谿词说》,论述唐宋词家三十馀人,有李清照,无朱淑真。所以我现在撰写此篇以补空缺,将来可收入《灵谿词说续集》之中。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封建妇道的叛逆者——读《断肠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Z1)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女诗人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缀。正史上很少有堂而皇之的女作家传记,偶尔有之,也涂上了封建道德观的色彩。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就这样为封建宗法制度所吞噬了。朱淑真这个一代才女,同所有的妇女一样,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她又跟所有的女性不一样,曾为爱情而呐喊,用诗歌以抗争。 一词之辨 妇道昭然 朱淑真的生平,一般认为,她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去世,杭州钱塘人,生于仕宦门第。她“幼聪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籍”。(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因“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悒悒抱恨而终“。(魏仲恭《断肠集序》) 相似文献
4.
5.
周湘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宋朝女诗人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工诗书,晓音律,精绘画.著有《断肠诗词》集传世。明朝毛晋将她的《断肠词》跟李清照的《漱玉词》合刊为《断肠漱玉词》。明清以来学者,多以“淑真易安”,并称隽才。朱淑真是我国妇女文学著名作家,她的诗词婉丽清新,情真意切,独具风格。 由于有关她生平记载的文籍史料甚少,而明清以来学者对她的评述,又众说纷纭:北宋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还是南宋人;祖籍何处,是钱塘,是海宁,还是归安;她出嫁“市井民家”,还是“庸俗官吏”;她有无婚外恋(或者叫“爱情走私”),她的品行如何,她是如何死的,是病逝,还是自杀;死后是土葬,是水葬,还是火化;《生查子·元夕》词是否是她写的;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到底应该如何公正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见智见仁,说法很多,许多问题至今还是疑团。因此,“朝华不显乎生前,夕秀徒彰于身后”的朱淑真,身世扑朔迷离,似乎成了传奇式的人物。 如何进一步洞幽探微,来一个“拨云见月,水落石出,尽量回到朱淑真的历史真相”,这无疑是摆在当代研究者面前的艰巨课题。 近来,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的香港女学者黄嫣梨的《朱淑真研究》,就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专著。黄著汇集前人的研究,进一步稽索钩沉,进行系统、全面考证,视野开阔、手法新颖、论述详尽, 相似文献
6.
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音义关系是训释词义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声符不仅标记声音,也是探求词源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为主要依据,对"粦"声字进行考释,从而构建该组字的词族系统。通过分析所有从"粦"得声的字,得出"粦"词族主要沿"光闪"义和"紧密"义两个词源延伸,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规律性和层级性明显的词族系统。这一词族系统的建立也是"音义关系类聚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何绵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
中国的戏曲批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杜佑的《通典》、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记录了一些早期戏曲活动的情况,宋代的一些史书、琐记、诗文中,也零散记有一些唐代戏曲名称、演出活动。但这一时期的戏曲批评,通常只是纪事的附属物。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论述了戏曲声乐理论与歌唱方法,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探讨了戏曲的声乐理论,夏庭芝的《青楼集》包含了若干女艺人的小传。这些戏曲论著固然有其一定意义和价值,但面对着刚刚从诸种单次艺术的综合中 相似文献
9.
论《小山词》的倚声主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军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4)
北宋之初,倚声填词的风尚在晏殊的率先领引下得到迅速发展。晏殊词富贵婉雅,前人早有论断,但又不免有涉于“妇人语”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在晏几道词作中得到升华,所以王《默记》说:“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言:“《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把晏几道词作与淫邪之风等同。但陈廷焯《词坛丛话》说:“是叔原之为人正有异于流俗,不第以倚语称矣。”又把晏几道的词与郑卫之声区分开来。晏几道的词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0.
王慧刚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55-57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在他的《小山词》中使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字眼,尤其是"红"与"绿,"这些色彩词的使用不仅仅是客观的事物再现,更多的是和词人的主观情绪相联系,特别是在表现词人的悲苦和凄凉情绪方面,因此,研究词中的色彩艺术,可以更好地了解晏几道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詹杭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8
潘飞声是清末民初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曾在德国柏林大学任教四年,归国后在香港任报社主笔十三年,晚年在上海加入南社,被称为南社四剑之一。潘飞声编有《粤东词钞三编》,著有《论粤东词绝句》。本文对潘飞声《论粤东词绝句》二十首作诗、词对照的解读,并归纳出潘氏写作论词绝句的方法,可见潘氏对粤东词学贡献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证《说文解字》有三种主要的声训方式,即所释之字与被释之字实际上是异体字,不是同源词;第二类是同源词为训,采取“A,B也”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在释义里饱含着语源性义素。文章举《说文解字》言部字为例来说明这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孟子章句》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本文就广义的声训说,论述了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声训方法。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孟子章句》里所用声训之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其一,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音相关;其二,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义相关;其三,赵注运用声训的目的。由此也证明了“声训”的界说还是以广义为宜。 相似文献
14.
谈承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一汉语同源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东汉刘熙为探求词的得名由来,做了一部声训专著《释名》。汉代以后,音义关系的研究续有进展,较有影响的是宋人的“右文”说和清人的“右音”说、“音近义通”说。这些学说不无缺点,但对语源理论的建树还是做出了贡献的。晚近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一文中说:“盖字也孳乳而浸多,字之未造,语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语言,各循其声,方语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73
从现存的苏轼词来看,苏轼想要归隐的愿望很早的时候就流露于其作品中,并且在不同时期都有所涉及。苏轼想要归隐的愿望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虽然苏轼终究没有彻底地归隐,但是其在从政期间不间断地享受着的归隐状态,却已经让他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16.
王永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在两宋词台上,辛弃疾是最杰出的词人。他的《稼轩词》现有六百多首,为两宋词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在词风的革新方面,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走着张孝祥辈所走的道路,终于把豪放派推上了高峰。就思想内容而论,辛弃疾写出了一部分以抗战为主题的优秀词篇,成为南宋爱国词人的翘楚。辛词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和后世的豪放派词人(例如陈亮、刘过、刘克庄,清代的屈大均、文廷式等人),婉约派中的某些作家,因为和辛 相似文献
17.
马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一词,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衰于元明,中兴于清。清词总的成就虽不如宋词,而其数量之多、流派之众,却是空前的。在星汉灿烂的清代词坛上,居清季四大词人之首的王鹏运尤其引人注目。王鹏运,字幼遐,自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半塘僧鹜。原籍浙江山阴,后定居广西,家住桂林杉湖边,宅名燕怀堂,颇擅园林之胜。清道光二十九(1849)年生,同治九年(1870)举人。后北上应进士第不举,从此梄迟京华,浮沉宦海,历官内阁侍读、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南归,主扬州仪董学堂。三十年六月,卒于 相似文献
18.
蒋春霖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词人。在晚清干戈纷扰的时代里,蒋春霖的词反映了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茫心绪,充溢着苍凉、凄清、迷茫、哀怨的末世情调。《水云楼词》末世情调的形成与蒋春霖的身世遭际、个人气质以及他所处的动乱时代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振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4):50-52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确定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所依据的标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试论《释名》中可取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释名》中声训的精华,即可取的声训,包括两类:一,完全可信的声训;二,基本可信的声训。认真发掘这两类声训,是研究《释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