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今语言学界主要有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流派。形式主义流派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而功能主义流派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代表。乔姆斯基强调语言的客观性,韩礼德强调语言的主观性;乔姆斯基主张语言学研究应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韩礼德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真实自然的功能解释;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找到适合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韩礼德则认为语言学应该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是一种形式化语法,是语言能力的模式。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人的内在语法来揭示出操任何语言的人都具有的"普遍语法",或者说,通过探索人脑中的语言能力来解释人的生理机制,揭示人类自然语言习得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9):31-34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赋予语言学可形式化的科学外观,改变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乔姆斯基也是当代西方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代表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盛行的理性主义,其合理内核就是生成语法研究的先天语言能力的哲学基础。转换生成语法旨在用形式化的研究方法研究语言,揭示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能力。乔姆斯基在继承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同时又对其作出了进一步发展,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以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识到语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的概念,认为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语法的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再由转换部分转换出表层结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结构上的歧义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雪岚 《学术探索》2014,(6):128-132
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对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的论述,有效地解释了各种新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产生的语言哲学根源。这场革命之所以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乔姆斯基把哲学思考引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问题进行深刻哲学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种探索的背后蕴藏着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从而也使得他的语言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同时,乔姆斯基语言哲学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继承和留存。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特质,对于当前中国语言哲学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理论可分为普遍语法和具体语法.普遍语法的目标是解释的充分性,旨在探索人类语言共有的普遍一致的原则和特征,以解释人类语言知识的获得问题.解释的充分性依赖于描写的充分性.而具体语法研究的目标正是描写的充分性,即对一具体内在性语言的规则系统进行详尽的描写,以全面和准确解释人们具体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理论关注的三个古典问题,并概括了他的"语言"观、"语法"观和"语用"观。乔氏的"语用"观可以看作一种关于语言使用的内在主义理论,它和乔氏的内在主义的"语言"观和"语法"观一脉相承。语用内在论和普通语用学的语用外在论在"语言"的内涵、"语境"的所指以及"意义"的描述等方面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1957年出版的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拉开了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序幕。在书中,乔姆斯基关注人脑的形式属性和普遍语法,注重理论的构建,强调语言的解释性,采用假说—演绎性的理论方法,开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将对《句法结构》进行全新的视角剖析,研究其意义,并探讨为何语言学界称《句法结构》的问世掀起了语言学界的"乔姆斯基革命",即第二次"认知革命"。  相似文献   

9.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认为,人具有天赋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假设建立在他对一些重要现象的观察之上,而这些现象绝不可能用其他方式作出正确的选择.尽管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遭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与批评,然而,在其称赞者看来,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不仅在知识学中有效,而且也在与人类心智有关的其他领域起作用.这里讨论的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便与康德的这一命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威廉·洪堡关于各种具体语言以及在它们之后隐蔽地发挥作用的共同语言结构的设想有关.其设想后来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中得到发展.这个问题揭示出各种文化与世界观体系的差异性,这里则首先归结为:在作为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的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背后,是否可能存在着一个先天的、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普遍世界观体系,它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素或共性?  相似文献   

11.
山西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汉语方言的研究在以前的基础上走向了深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和现代流语通语的研究一样,大多是在西方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描写和切分,不太注意方言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研究。大体上说,人类语言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种方言与其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这种“非常密切”,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来揭示。  相似文献   

12.
意义投射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方式,是隐喻过程的一种抽象载体,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都得以体现。人类自身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是人类认识更复杂、更抽象事物的基础。在汉语、日语、英语三种不同类型语言中,“手”词族语义投射的普遍过程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共性提供了证明。然而,基于乔姆斯基所提出的普遍语法框架的人类语言是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有机结合,因此,相似的认知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语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句子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决定各语言之间语序差异的功能性语类,其句法研究主要在于功能语类在各语言中的不同形式特征和移位表现.但是,在生成语法研究中,用以证明这些功能语类及其形式特征存在的唯一依据是据此得以解释的语言现象,这就给人以循环论证的感觉.本文列举心理语言学家和一语习得研究者的关于功能语类的实验结果,为功能语类的存在提供心理实证和一语习得实证,以此改变人们对于生成语法"是纯形式的循环论证"这一理解.  相似文献   

14.
高秀雪  付天军 《河北学刊》2012,32(4):210-213
从现代语言流派发展来看,20世纪的语言学史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体验主义斗争和相互融合的历史。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学术渊源,它们不是在任何方面都针锋相对的,其研究具有承接性、互补性和发展性,在认识论、方法论、语言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统一性。语言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各个语言流派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体验主义必然会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5.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语传统语法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述评 ,认为英语传统语法目前依然具有结构主义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