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既然是一种“精神劳动”,它就和写作主体密切相关。写作主体不同的品质个性映射出不同的审美倾向.反映在作品中就表现为不同的美学和艺术风格。丢失了“主体意识”的作文必然是人云亦云,思想贫乏;模仿复制,毫无艺术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可见,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作为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教学.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心灵信息和情感历程,唤醒与尊重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在作文指导教学巾尤其重要,也体现了作文教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
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视其是否做到“以文传意”外.还要看它是否能够“以情感人”。唐代诗人自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把“情感”喻为诗歌的根本。狄德罗亦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他也把“情感”视为文学创作之基础。正如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五情发而为辞章”。这就是说,人们往往都是在有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需要和欲望之后才去进行写作的。为此,在常规性的作文教学巾,适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它不失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拓宽学生作文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学生则为无事可写而个个愁眉苦脸。孩子们的作文或空洞单调,或索然无味.或抄袭照搬,或套话连连……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记得我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向我诉苦:“我的女儿每次作文都能得高分,可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编造出来的,这真让我担忧。”仔细回顾,这样的现象在小学生中还真是大有人在。笔下写的与心里想的大相径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怎样激发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开放为特征、以创新为本质的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强调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突出的特点是限制少,开放性强,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考试形式,有助于考生充分发挥写作潜能,打造鲜明个性,取得理想的成绩。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很多考生都希望能在考场作文巾获得高分,却苦于无汁可施。也经常听到那些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讲,考场作文要得高分,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标题要“靓”,二是审题要“准”,三是立意要“深”,四是文体要“像”,五足语言要“美”,六是书写要“庄”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以至于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机械模仿,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巾的难点。多年来,风风雨雨,教师、学生们都在作文这块大地巾上下求索:敦师们有的主张写作重在兴趣引导,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主张写作要有创新,不拘一格:还有的主张写作要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多年来的习作教学,加上对新课标的领会,我们觉得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巧妙捕捉教材巾的典型课例,进行习作内容训练:二要巧设计,淡化作文概念,让学生随意为文;三要巧评价,以个性化、具体化、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乐写、爱写、善写。  相似文献   

7.
曾有人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回答:“无它术.唯勤奋读书而为之,自工。”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从这些文坛名人的经验中可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读和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家长担忧.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一些基础知识题,而不愿作文,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笔者认为要提高中高年级的习作水平,最终要从低年级的“写话”抓起。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写话是作文的起步,同样,写话教学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一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的好课文,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阅读教学巾寻找写话切入点,找准时机让学生练笔,是写话的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主要手段。而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读为主,如何在读的过程中合理穿插写话教学,是我校致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已悄然而生。那就是“生活化”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生活化”作文之精髓。怎样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所以,在作文教学或作文阅卷中,教师都非常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把“感情真挚”列为评分的基本要求。的确,由于一个时期作文教学出现“政治化”倾向,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情况。于是在呼吁作义回归真实.提倡抒写真情的呼声中,广大语文教师最终一致认同了“感情真挚”在作文中的地位,并把它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一条重要依据。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令人欣喜。可是从近几年来学生作文的现实看,我们也发现中学生作文的“抒真情”已经走入误区,并造成了一些中学生的主体迷失。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同事们交谈时又说起一件这样的事:具粗略统计,我班学生的作文中,写“第一次学会游泳、骑自行车”的有过半的人,多数是男生;写“学会了洗衣服、煮菜”的有近一半人,大多是女生。是啊,“班上学生的作文都千篇一律该怎么办?”我要说:“只有努力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要求学生写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提醒他们.要少写甚至不写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作文或叹息或摇头.他们深感无话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  相似文献   

15.
一说到作文教学,不禁使人想起学生咬笔杆,老师皱眉头的场面.这是由于过去师生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文这个小小的时空之中所造成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一的作文教学方式已使学生厌倦,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甚至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效果极差。即使学生掌握了老师给的知识点,可从大语文的观点来看,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拓展性以及创造力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反映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教作文,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学作文,结果呢.收效甚微。据有关专家调查,大部分老师怕教作文,总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有的甚至于“谈文色变”。这样一种心态.怎能搞好我们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回声。然而.纵观当前中学生作文现状:不少学生用自己的笔写别人的话,或张口说瞎话。或“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大、空”满天飞。这既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真实人格的缺失。有鉴于此,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实际上是把生活与写作、做人与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存在严重的生拼硬凑、虚假矫情的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少写作的源泉 写作的素材应当来源于生活。可现在的学生忙于繁重的学业,生活圈子狭窄,基本上每天只能处于“家庭——学校”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源头”往往单调枯燥,写起作文来,常常捉襟见肘,视作文为“畏途”,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