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把皇帝赶下了台;而且也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产生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思想种子,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民主觉悟。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都给以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孙中山是“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和“中国民主派的旗帜。”(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周恩来同志称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  相似文献   

2.
论孙、黄“国旗式样之争”刘云波(湖南社科院历史所)孙中山与黄兴是辛亥革命历史上无可争辩的一、二号人物,世称“开国二杰”。综览二人一生的交往,团结协作无疑是主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也时有分歧和争执。因国旗式样的问题而引发的争端是他们共事以来的第一次公开分...  相似文献   

3.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耿云志孙中山是辛亥革命无可争议的领袖,他的革命纲领是尽人皆知的三民主义。关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人们已做了相当多的研讨,而对民生主义及其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影响如何评估?似乎仍有讨论研究的余地。本文试图对此略做一...  相似文献   

4.
一、民权政治—孙中山的行政管理思想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孙中山关于行政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民权主义”当中,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权在民”论。即国家政权归谁所有,谁是国家的主人?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主民仆官”。他说:“今日我们主张民权,是要把政权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政府的权力,“不应…  相似文献   

5.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热情地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充分肯定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同时要求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他的缺点,“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过的评价,是符合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的。他高度称赞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是“创造民国的战士”;同时,回顾这一历史事件,“精神的丝缕”,又使他“不能全忘却”。从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一直到临终以前没有写完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一直在研究和撰写这部历史,他已经把“不能全忘却”的“精神的丝缕”,清晰而深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在上海和三大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制定三大政策,是在上海开始形成的,这为上海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值此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之际,科学地考察一下形成这些政策的历史过程,对当前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近代化前驱孙中山的主要业绩就是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正规的民主革命虽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但却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孙中山是领导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政治、思想代表 ,也是杰出领袖 ,又是革命的“战争事业”的倡导者 ,还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捍卫者。他是这出光辉史剧的主角。他的英名是与辛亥革命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8.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主义者,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他们为了建设一个新国家,象近代以往的先进中国人一样,积极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并开始了新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兴中会宣言中就规定会员要“考究各国政治”,在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喊出了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先声。一九○三年五月,邹容《革命军》一书发表,他认为“‘英国之革命’、‘美国之革命’、‘法国之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标本”。并进而明确有力地指出,要“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建立“中华共和国”。一九○五年八月,在《同  相似文献   

9.
<正> 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优秀代表,与孙中山齐名,合称“孙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般史学家都认为他对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他也有很多缺点,但是个应予肯定的伟大历史人物。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尤其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有些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就不够实事求是了。在这方面,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是有代表性的。该书在罗列了黄兴在辛亥革命后为湖北会馆题词“南北一家”,以及不参加孙中山  相似文献   

10.
对19世纪末酝酿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如何论定?这几乎是多余的问题.辛亥革命胜利了,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结论;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因为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也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笔者以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相反,作为运动本身,正以其巨大的惯性,以新的形式,排除一切阻力,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所谓的“辛亥革命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与近代福建资产阶级革命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孙中山的不懈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形成前后,不少地方革命党派或团体在各自形成和发展的不同过程中与孙中山的关系却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本文以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阶段,孙中山与福建革命党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往来为线索,对孙中山与福建革命党的双边关系问题作一论述。一福建革命党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杨衢云。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一四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试图改组兴中会为“中华革命军”、改组中国同盟会为“中华革命党”,则甚少为一般学者所论及,或虽论及而语焉不详。笔者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进行改组革命团体的这两次尝试,反映了他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反清革命时期所遇到的困难、阻力和矛盾,以及为克服这些消极因素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初期民主革命运动的曲折发展过程。因此,这个问题理应引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史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拟先就其中的第一次尝试,即孙中山改组兴中会为中华革命军的思想动机、基本事实过程及其有关背景,作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谢本书 《学术探索》2004,1(5):105-108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带来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带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这是孙中山顺乎潮流,与时俱进的历史步伐,体现了他两次飞跃的历史进程,这就确立了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斯诺夫人在回忆宋庆龄的文章中写道,宋庆龄作为孙中山夫人“照她的性格来说,她是应该受到孙中山保护和爱怜,而不是要投身去为孙中山战斗的”。但严酷的斗争现实,却使得宋庆龄成了捍卫孙中山的坚强战士。民主革命时期宋庆龄几十年的斗争生涯正是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宋庆龄是孙中山革命思想最忠实的继承者,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宋庆龄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文试图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一下宋庆龄为捍卫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革命运动中,越南曾处于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在南洋的第一个分会,是在越南建立的。一九○七至一九○八年间同盟会发动的南方六次武装起义,是由孙中山在越南策划和指挥的。在这几次武装起义中,越南华侨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用孙中山的话来说,是“各地华侨所不及”的。在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中,越南华侨更是舍生忘死,浴血战斗。在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全国范围内点燃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火炬。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各民族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群众性革命运动的发展。本文拟就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试图进行初步探索,略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在国体问题上,他一贯主张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1903年9月21日,他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中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①辛亥革命后,鉴于军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和汪精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周围,云集了一大批“学问充实、志气坚锐、魄力雄厚、文武才技俱有”的革命志士。他们领时代之风骚,冲锋在前,在革命的组织、宣传和武装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孙中山把他们中的骨干恰当地形容为“如身之臂”,倚为干城砥柱,形成革命领袖不可缺少的助手群。在这一助手群体中,有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黄兴、宋教仁、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也有辛亥时期风云一时而后变为国人皆日可杀的大汉奸汪精卫。关于孙中山与黄、宋、朱、廖等人的关系,史学界已有较多论著问世,但对于后节不终的汪精卫却很少问津。拙文仅就辛亥时期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试作不成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块被遗忘的思想领地———孙中山题词论析刘望龄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博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题词,已经广为流传,脍炙人口,深得人民的崇仰。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却一直被视为应酬性文字而未认真进行征集、发掘和整理,在孙文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华民国国庆日、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双十节”是民国时期各政治力量表达意识形态、建构自身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时域,即使屈服日本的汪伪政权,也极力利用此政治资源。汪伪不仅每逢“双十节”大张旗鼓开展“国庆”纪念活动,而且也在纪念主题上借题发挥,他们通过阐释辛亥革命历史与孙中山遗嘱,凸显“中日和平”,为其“和平运动”服务,连接“孙一汪”,以建构自身政权的合法性。透过汪伪政权的“双十节”纪念,也可以观察到政治节日、辛亥革命历史资源政治运用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