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试论冷战后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勇 《社会科学》2003,(10):33-40
冷战后非传统安全对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人的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加 ,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和解决机制尚未完善。面对本世纪头 2 0年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应该如何规避战略风险、营造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对非传统安全的概念界定和主要影响的分析 ,形成中国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战略构想。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首先需要转变安全观念 ,同时积极参与跨国跨地区的国际合作 ,降低非传统安全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非传统安全问题兴起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是诸多因素相互推进与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冷战的结束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全球性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经济因素作用的上升是非传统安全凸显的现实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形成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物质基础;“9·11”事件的发生则是非传统安全凸显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董岩  贾中海 《北方论丛》2012,(3):139-143
21世纪以降,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关系发生深刻转变,国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的制度化日益加强,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日益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日益经济化,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相关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外交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外交的民主化趋向日益加强,国际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与转变。  相似文献   

4.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机制:一个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根海 《学术论坛》2012,35(9):53-57
"上海合作组织"是21世纪国际体系内建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其成立不仅有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非传统安全视角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维护了俄罗斯、中国以及中亚国家地缘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同时促进了各成员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了成员国相互间的关系。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霸权、多元、差异、冲突等非传统安全因素逐渐增多,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构建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来说,遵循合作、理解、团结、创新的运行机制,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非传统安全”解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非传统安全”的兴趣不断增强,学者们普遍认为安全已不仅仅是以军事安全为主体的国家安全,即便是国家安全问题,也涉及国家制度、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网络和信息,以及社会中人的安全等方方面面。然而,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单的影响安全状态和实现安全目标的问题领域(issuearea)的扩大,也不是单纯的安全研究对象(subjecttargets)的扩展;它包含了国际关系的时代变迁究竟对安全问题带来了什么变化、安全状态和安全目标的延续与发展、安全研究的学术争论和学术进步,以及国际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对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朝林 《理论界》2013,(8):155-157
流俗的"非传统安全"概念过于狭隘,僵硬地区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核问题并非传统安全问题,而是一种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应吸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防治传染病、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经验,及时展开围绕日本福岛核危机的国际核合作。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非传统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炳 《学术界》2005,(5):177-182
迈入21世纪后的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比冷战时代更为复杂和严峻,不仅要解决传统安全问题,而且要面对新的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鉴于“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广泛性、跨国性、非单一性、无序性和强危害度等特征,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设计中国的非传统安全战略,实现安全的发展与发展的安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益上升,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日益显示出其狭隘性。国家应当构建一种可持续安全观——以国家间的相互安全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为目标,以多元化的安全合作为手段,在综合安全观的统筹下实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能源、环境和科技等领域的动态平衡,才能最终实现单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东盟自其成立至今一直处于国际秩序的巨大变革中,在大国介入下,东盟内部的宗教、领土等问题不断发酵,争端不断。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国家行为,而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各国有扩张自身的权力以求生存的趋势。然而实力较弱的东盟各国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强和自保,因此它们通过建立联盟来构建大国平衡的安全机制,以维护本地区的独立与生存。尽管该机制一度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地位和生存能力,但随着国际多极化趋势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扩展,传统的大国平衡安全机制的弊端渐趋显露出来,如果运用不好,它可能会妨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在新的国际体系下,既要变革大国平衡机制,也要发展东盟内部的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发展对国际政治产生新的影响,导致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政治与经济、敌与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传统分界变得模糊。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必须要适应时势摒弃二分法的思维,但同时应明白这些新特点并没有改变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格局复杂变化,从国内与国际、国家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安全与发展、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维度观察、研判、统筹国家安全领域的各类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维,这种系统思维体现为注重整体性,在统筹历史现实、国内国际大势中把握国家安全;注重全面性,在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过程中布局国家安全;注重关联性,在形成协调行动的强大合力中推进国家安全;注重动态性,在抓好当前和长远有机统一中谋划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睿思 《北方论丛》2021,(5):70-78,128
受疫情形势影响,中亚地区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领域普遍出现三大危机.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国际格局进入深刻调整阶段,中亚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对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国际和国内双循环发展模式有积极意义.中亚地区自独立以来,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过程中,多次出现国家或地区政治动荡局面,受疫情隔离限制措施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政治经济形势不利的综合影响下,中亚地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全面了解中亚地区发展进程有助于我国综合研判周边地区形势,有利于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陆云 《学术探索》2012,(12):77-80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南边疆中缅边境地区非传统安全突出问题的分析,指出中缅边境多民族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内传"与"外溢"的发展特点,这一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与稳定发展大局,应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要挑战,阐明心理学在理解和降低非传统安全威胁危害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予以介绍和梳理更显得尤为必要。非传统安全威胁视域中的心理学表达旨在理解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心理机制、心理应对策略及干预手段。借助社会表征理论的中枢边缘系统可以发现,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核心为失谐,因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在领域上应不断拓宽,在方法上应不断创新,并应致力于发展更为可靠的测量方法,挖掘更多的心理影响机制和应对及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人为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是行为体在安全场域内通过主体间、交互性内隐行为以塑造安全威胁的可能性,具有隐秘性、建构性、难预测性等属性。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反对型利益相关者因与中国在观念、身份、利益等层面存有国际认同缺失问题而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存在性威胁”,以致引发认知谬误、情感拒斥、意志抗衡等非传统安全风险。在全球认同危机时代,认同缺失是引发国家安全问题和国际安全风险的核心变量。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反对型利益相关者需秉持“聚同化异”理念,协力凝聚价值共识、建构身份认同、促进利益共享以应对相关非传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国家安全这一前提保障.21世纪初,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局面,国家安全的威胁源也比以往大大增多,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着很大变数.现阶段,我国的国家安全除了受到传统安全的威胁外,还受到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为此,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安全问题历来牵涉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点与核心。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突破触发国家安全问题,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不仅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面对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安全形势的变化,更受到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安全治理风险冲击。因此,通过提升国家安全风险意识,构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国家监督和加深国际合作来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为国家安全治理提供反思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安全观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以及在全球化浪潮和非传统安全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实践中,中国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安全观,为世界新安全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非传统安全"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成为"显学",中国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此次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鲜明地凸显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典型特征,即跨国性、爆发性、长期性和动态性,更警醒我们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已经迫在眉睫。而应对全球安全风险挑战,有赖于世界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建设性地处理和化解安全危机;有赖于世界各国坚定维护和悉心治理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体系;有赖于大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聚焦合作。  相似文献   

20.
非传统安全在国际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现阶段讨论最多的就是石油(能源)问题。作为中美关系议程中的重要内容,石油(能源)问题展现出更多的政治意味,孕育着中美之间更多的摩擦和必要的合作。在石油(能源)博弈中,美国充当设题方,中国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石油(能源)问题折射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议题相互交织困扰着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传统安全范式下的政治考量和两国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差异,共同制约着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合作与对话。因此,非传统安全对中美关系的推进与改善作用是有限的,它的凸现预示着中美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