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人的画     
正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榆树有多老,村里的老人也不清楚,反正他们光腚的时候就在树下玩耍了。那时候的老榆树和现在一样粗,三个孩子都抱不过来。老一辈人都说,这老榆树是村里人的守护神,无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是老榆树的榆钱,它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无论在多么危险多么艰难的情况下,它都会无私无畏地庇护自己的骨肉。孩子渐渐长大,他们飞落山岗,飘至远方,海角或天涯……置身于人海中,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2.
“老而不老”新感觉我是在一位老干部家里偶然看到《湖南老年》杂志的。翻开一看,就被它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一下子就借了十几本。读过《湖南老年》,总感到它有一种既凝重又新鲜的“老而不老”的感觉。它健康活泼,雅俗共赏,既有哲理性文章,又有趣味性小品,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木钟     
木钟吕磊居室正壁挂的一只木钟,已经很老很老了。青漆的木框剥蚀得斑斑驳驳,剩下的那点点红痕表明它也年轻过、辉煌过。钟盘同样锈蚀得失去了光泽,像爷爷遗像上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木钟确乎老了,盘上的指针一天比一天退缓、凝滞,有时看着它,竟无所话从。于是,我把它...  相似文献   

4.
老人们说,榆树是穷人的救命树,荒乱年饥馑,一棵高大的榆树甚至可以救活上百条人命。榆钱儿可以吃,榆树叶儿也可以吃,榆钱儿、榆叶儿吃光了,榆树皮还可以吃。祖母曾形象地给我比画过喝榆树皮汤时的情景,祖母说,那汤就像绿豆凉粉的颜色,不过比绿豆凉粉稠多了,“呼”地喝上一口,咽进肚里,汤里面却是热的,烧得人直蹦高。  相似文献   

5.
一只鸽子     
小刘 《金色年华》2011,(11):20-20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想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  相似文献   

6.
“老、美、福、寿”如是说──字形话源东方一我们使用的汉字,奇妙无比。它是我们祖先一项伟大的创造。早期的汉字字形,现在看起来十分有意思。充满着生活的情趣。新春佳节,我们不妨看看“老、美、福、寿”这几个字。(一)这是一个甲骨文的老字。《说文》:“老,从人...  相似文献   

7.
快乐老来伴     
谢玉清 《老年世界》2007,(23):29-29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 老来伴,说白了就是夫妻老来相陪相伴。对老年夫妻而言,它既是少年夫妻情爱的维持与延续,也是老来精神的寄托和慰藉,  相似文献   

8.
老人的笑     
我爱看孩童的笑容,它像沾着朝露的猫面花;也爱看年轻人的笑容,它像热情似火的山杜鹃;最爱看的是老人的笑容,它像瑟瑟秋风中绽开的一朵老海棠。  相似文献   

9.
杜利人 《老年世界》2008,(20):14-16
所谓的“啃”老,也就是吃老、靠老。说到“啃”老,传统的方式多指物质和经济上的,比如大额的结婚费用由老人支付,等等。而今,“啃”老已不再单纯指经济上的,它已延伸至学术与专业、求职与工作乃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贵 《老年世界》2008,(9):26-26
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用当民办教师时积攒了三年的工资,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这辆“老飞鸽”,是我家近30年来唯一的交通工具。我骑着这辆“老飞鸽”,曾下地种田、外出探亲、接儿送女、买米驮面。只要一跨腿,半天工夫就可轻轻松松地走百八十里。它为我应急解难,化忧为喜,与我有着深深的情缘。  相似文献   

11.
往事如砾     
人老怀旧,往事如砾。不再有亮色,但任凭风吹雨打,它偏不消失。  相似文献   

12.
正日子苦是苦,穷是穷,可是,该讲究的地方绝不将就。包饺子就是绝不能将就的事情之一。煮饺子的命令过去,吃顿饺子算是改善生活,是一次家庭内的隆重宴会。我家吃饺子,会选在周日。家里人齐全时才吃,有好吃的落下谁,当老家儿的心里都不落忍。一般头天吃晚饭时就讨论好了吃什么馅儿的,并明确分工,谁干什么。老北京暖和天儿,周日的院子里是最有情调的。那时候,除了榆树、槐树、  相似文献   

13.
老风箱     
孟祥海 《老年人》2011,(8):28-28
大爷打了一辈子铁,年纪大了。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他的老伙计——老风箱。如今,老风箱静静地躺在南厢房,上面布满了灰尘,变黑的颜色,镌刻着它曾经的风光,也记载着大爷饱经沧桑的岁月。  相似文献   

14.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0,(14):10-10
老上海说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世博建筑争新斗艳,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不曾雕饰的老旧民居。上海市政府发言人表示:“要给世界看一个真实的上海,它有最现代化的一切,同时也还有许多人居住在破旧拥挤的老弄堂里,不能因世博会而影响市民的生活。”因而,给外国人讲述那沉淀的老上海的就是那些地道的“老上海”,这些老人是自发的、恶补了外语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书房花木深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一堆木头在阳台上搭一座木屋,还将剩余的板条钉了几只方形的木桶,盛满泥土,栽上植物,分别放在房间四角。鲜花罕有,绿叶为多。再摆上几把藤椅,竹几,小桌,两只木筋裸露的老柜子.各类艺术品随心所欲地放置其间。还有一些老东西,如古钟、傩面、钢剑以及拆除老城时从地上捡起的铁皮门牌高高矮矮挂在壁上……最初是想把它作为一间新辟的书房,期待从中获得新的灵感。谁料坐在里边竞写不出东西来。白日里.阳光进来一晒,没有涂油漆松木的味道浓浓地冒出来,与植物的清香混在一起,一种享受生活的欲望被强烈地诱惑出来。享受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种腐蚀,它使心灵松弛,握不住手里沉重的笔了。  相似文献   

16.
人生其实就像瞎子摸象,你说它是堵墙,它就真的是堵墙;你说它是条绳子,它就真的是条绳子。老T自幼父母双亡,作为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好不容易熬到40岁,一个聋哑女人跟了他。45岁那年,聋哑老婆为他添了一双儿女。按说,老T算是有指望了。可是,老天很残忍。老T的那双儿女,长到两岁还站立不起来,医生说是软骨症,将终生与轮椅为伴。当然,这样的痛苦不会太久,因为他们的生命,不会太久。老T在家里躺了两天,再出门时,脸色晦暗,不过,那双小眼睛里,却又进发出了勇敢的光。  相似文献   

17.
眼前的事记不住,从前的事忘不了。这大概就是老了。可老了又不承认老,从前的事一件一件记得倍儿清。  相似文献   

18.
罗西 《当代老年》2013,(6):25-25
姨妈千里迢迢从南洋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亲友、拿着锄头,来到村头的那棵大榕树下大挖起来。40多年前,她所爱的人赠她一枚金戒指,当时因为土匪常常洗劫这个村庄,为了心爱之物的安全,她悄悄地把它埋在老榕树的第8条浮根下。  相似文献   

19.
童民 《当代老年》2007,(10):38-38
年龄是时间的果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果实成熟了,饱满鲜亮,令人赞叹。年龄虽老,精神不老的老人才是真正幸福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些老人摆脱年龄的束缚,保持不散的狂气,制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让世人为之侧目。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9,(6):54-55
一忌:说话太多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学校召开的会上,该老一开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该老仍谈兴正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