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贤 《中外书摘》2010,(10):69-72
蒋介石批准偷袭西柏坡的计划 1948年,当漫山遍野的香山红叶终于染红了大半座北平城的时候,东北战场传来一个于国民政府而言石破天惊的噩耗:锦州失守,守军范汉杰部被全歼,这就意味着东北通往华北的大门被紧紧关上了。  相似文献   

2.
[1948年11月2日-1949年2月3日,沈阳-西柏坡-北平] 一攻进沈阳城,军管会立即触及外交承认问题 仗还没有打完,一辆军用吉普就冒着黑烟,往沈阳城疾驰!  相似文献   

3.
《老年世界》2009,(10):9-10
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会后,中共中央就开始准备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具体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主管迁移工作。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记忆     
西柏坡和建屏县 西柏坡——太行山区一个普通小山村。在中国命运的转折关头,历史选择了这个地方,使它与新中国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外闻名的红色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西柏坡期间,党中央毛泽东进行了许多重大活动,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西柏坡精神。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柏坡精神对提高执政党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等精神实质在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把西柏坡精神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培养人、教育人,正是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务必",本文在深入探究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西柏坡精神的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以敢于创新、艰苦奋斗、团结人民群众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这三种品质正是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最需要的品质。因此,以西柏坡精神为指导在河北省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是符合时代趋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党中央进驻革命圣地西柏坡六十周年纪念。1947年,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并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发表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从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相似文献   

10.
唐正芒 《老年人》2006,(7):36-37
1947年3月、1948年3月和1949年3月,中共中央接连3年举行三月大搬家,从撤离延安到转战陕北,从东渡黄河到落脚西柏坡,又从西柏坡进驻北平(北京),最后迎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7年3月:撤离延安1947年2月,蒋介石亲自飞赴西安,调集34个旅25万精兵向延安大举进犯,企  相似文献   

11.
故居陋室情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太行山腹地,与西柏坡毗邻。 举家迁入县城后,每隔几年总要回一次老家,看一看村里的父老乡亲,看一看修一修生养自己的故居陋室。每进陋室,不由思绪翻滚,时间倒流,一幕幕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12.
江龙  浩天 《老人世界》2014,(3):55-55
平山县老干部范文杰,退休后专心研究宣传西柏坡,著述颇丰。由于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他的名字从平山走向了全国。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对红色旅游的深入研究。本文从目前学术界较少涉足的从旅游者角度对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西柏坡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有待完善改进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孙大为 《职业时空》2012,(4):175-176
西柏坡精神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探索成果。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5.
如今,西柏坡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八方蔓延,愈发繁华。我们欣喜地看到,西柏坡精神已穿越时空,昂然屹立在东方之巅。《西柏坡之恋——张志平诗词暨名家书法精品集(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正是通过作者饱含真情的诗词,以书法为主,以篆刻、图片为辅,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捧出了一部内涵丰厚、意韵深远的西柏坡巨著(重达十斤)。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太行山东麓一个马蹄形山弯里。全村坐北朝南,近水向阳,东西长一华里多,家家户户都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恶石沟把村子分为东西两岸。西岸较大,东岸偏小。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移驻此地时.全村共85户325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正值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只要有人请他题字题词,基本上是有求必应。1948年就曾为《人民日报》《人民邮电》《中国青年》题写过报头和刊名,为“新华书店”题写了店招。一转眼近60年过去了,这些珍贵的墨宝,除了《中国青年》外,其他三幅仍然继续使用着。笔者认为,这几幅题字也是毛泽东墨迹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知道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却很少知道毛泽东的卫士组长李家骥。李家骥是山西盂县大吉村人,13岁参军,16岁从聂荣臻的部队调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不久,担任毛泽东的贴身卫士、卫士组长,跟随毛泽东13年。他忠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毛泽东特别喜欢他。20多岁的时候,他还不懂得谈恋爱,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他找到了对象,结了婚……  相似文献   

19.
王震将军一旦接受任务,必蓄胡须,不完成任务不净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习惯私下称其为“王胡子”。 1949年10月,王震将军率部穿祁连,越戈壁,涉冰河,跨天山,挺进西北,解放新疆。之初,毛泽东于河北平山西柏坡约见王震将军,以红娘喻其进疆角色,说:“你到新疆去演红娘,既为配角,又为主角。要有很高的艺术哟!”  相似文献   

20.
感怀西柏坡     
这个小山村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静静地伏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周围环绕着松柏蓊郁的山峦,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这就是曾被聂荣臻元帅称作“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