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的水40%来自青海,地处黄河源头的果洛州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黄河在本州流径长达750公里。黄河源头的生态直接关系到整个黄河文明,而现在黄河的源头正面临着生态的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2.
风尘壶口     
林岩 《老人世界》2014,(6):41-41
惊心动魄的黄河壶口,在未眼见之前,早已神往。当年到郑州,说是要去看黄河,我以为看黄河就是去看壶口,不然,跟看闽江、看长江有什么不同?等到花园口一看,才知道壶口不在这里。同样是黄河,其实大不一样。黄河,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养育着黄河流域的无数生灵。而在花园口看到的黄河,浑浊一片,流淌在中原大地上,历经沧桑,饱受磨难,满脸皱纹,伤痕累累,步履蹒跚,老态龙钟。  相似文献   

3.
黄河滩     
我家住在黄河北岸的坡上,离黄河不到10华里。但小时候,大人们时常告诚我们不能单独去看黄河,因为中间隔着可怕的黄河滩。  相似文献   

4.
江有汜 《现代妇女》2010,(7):64-64,F0003
兰州,原本是以黄河穿城而过闻名天下,古老的黄河铁桥,端庄的黄河母亲,神奇的羊皮筏子,都是黄河的象征.随着水泥森林般的楼房一日日拔起,璀璨的夜景为黄河披上了另一种独特外衣,但我以为,黄河的美依然在她原始的沧桑,于是,顺黄河东行两小时,在一片黄土沙丘之间,在一个叫作景泰的地方,去看黄河最真实的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0,(17):54-55
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印象中,黄河总是狂暴如野马的。但是,当那些梦想着远方的人们从四面八方翻山越岭来到位于若尔盖的九曲黄河第一湾时,人们往往惊讶于它的蔚蓝和宁静了:原来黄河也有安详如处子的时候。些从青藏高原的冰峰里融化而出的涓涓细流打造了黄河最初的模样。在若尔盖,在万里黄河划出第道美丽弧形的地方,天是蓝的,地是绿的,而黄河则是片蓝与绿的天然分界线,如果没有黄河静静地流淌而过,人们也许很难分清楚蓝天和绿地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河南三门峡市因黄河而得名,因筑坝而建市。三门峡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鸡鸣听三省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新兴的区域中心城市。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老子著经处的函谷关、印度达摩高僧圆寂处的空厢寺以及万里黄河第一坝和高耸壮观的中流砥柱。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黄河滩头湿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白天鹅栖息这  相似文献   

8.
王港 《当代老年》2009,(4):22-22
1947年10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二野战军挥戈南下,准备抢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驻守黄河的是国民党6个整编师,全部美式装备,兵强马壮。一天夜里,驻扎在黄河南岸的国民党军队哨兵,借助探照灯的灯光,突然发现一排排戴着钢盔的士兵,由北向南,黑压压地游过来。  相似文献   

9.
治理黄河方案的选择□/伍礼超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干流上已建和在建的拦河水利枢纽工程共有12处,但始终未能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防淤的问题。世人瞩目的黄河第九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到2001年建成后,我们就能基本上达到黄河下游防洪防淤的目的了。治黄史上难...  相似文献   

10.
(一)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黄河在青海省境内流经31个县(市),流程长1000多公里,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整个流域面积的21%.黄河源头区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等,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4万亩.  相似文献   

11.
胡仁 《现代妇女》2009,(6):18-20
夜幕中的黄河大桥上,一位中年男子将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抛入冰冷的黄河中,随后男子也跳入黄河,路人发现后惊呼报警,兰州水上警察立刻展开搜救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因黄河而得名,因筑坝而建市。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把阻隔洪水的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向东流去,三门峡由此闻名天下。1957年,新中国在三门峡兴建万里黄河第一坝,在撤销陕州专区的同时成立省管三门峡市。三门峡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华夏的古老文明,中原的今朝胜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壮丽河山,在这里巧妙地结合与展现。乘船游览在碧波荡漾的黄河之中,既可观赏“黄河落天走东海”的磅礴  相似文献   

13.
唐牛 《老年人》2004,(5):49-49
诗,要符合情之理,否则就不是好诗。但诗又不一定要符合事之理,有时越是不符合事理的诗越是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千古名句,但它不符事理。因为黄河之水并不是从天上来,而是从青海来。如果李白写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完全符合事理,但却不是诗,而是地理常识了。黄河  相似文献   

14.
郜贵 《老年世界》2010,(3):30-31
黄河流凌凌抗凌 难活不过的是人想人…… 来到黄河中上游分界处的岸边,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悠扬高亢,粗犷豪放的码头调。确实,黄河在风期流凌可谓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若携带凌片的河水决堤堰或没过堰顶,会给河岸边的居民造成灭顶之灾。方圆几丈、几十丈、甚至百丈左右的凌片借巨浪的无穷力量,可将房屋拦腰斩断,将粗壮的大树撞折。与房屋与大树相比,人的生命更是如同蚁虫。黄河流凌可谓惊天动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15.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岸边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是如此质朴而又珍贵。  相似文献   

16.
教子无方     
无奈的父亲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怎样去面对装了一脑袋问题的孩子呢?远远一到黄河边,便激动得跑来跑去,连声大喊:““黄河!黄河!””没等我坐稳,又用那五音不全的小嗓门声嘶力竭地唱起来:“……家里住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爸爸,家里的一条龙是不是这个黄河?”女儿不到四岁,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她妈妈说:“远远的那张脸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女儿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听不完,答不尽。圆石头、长石头、大石头、小石头……拾起来,扔掉,扔掉,再拾起来,女儿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在河边奔波着。额头上渗出细…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霍明远曾预报,黄河将在1999年发生特大水患。他预报水患时间是1999年6月中旬到9月,漫堤及决口的区域将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段的黄河拐弯处,花园口以下的堤段。到本刊截稿时止,黄河水患仍在孕育之中,为此,本刊特将黄河百年水患的记录发表如下,请读者共同拭目: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大合唱》是词曲作者的第四次合作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是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一直从事进步戏剧、文学活动。1937—1938年,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在武汉市、安陆镇等地宣传抗日。  相似文献   

19.
杨同杰 《中外书摘》2006,(12):56-58
杨同杰是山东沂水县的一位教师,妻子是一个辞掉工作的普通女性。但他们却三次自费黄河考察,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本书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考察历程。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黄河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社会风情。这里刊出的是其中的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20.
山西蒙古人     
白涛 《老年世界》2010,(14):17-1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蒙古人生长于哪方水土?汾水,黄河?吕梁,阴山?这山西蒙古人吆,委实该是汾河与黄河的浑水,吕梁与阴山的连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