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认同与藏族体育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在适应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维系藏民族认同的纽带.作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民族传统体育,其产生与发展,体现着对藏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藏民族传统体育用在建立共同的民族归属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仪式化作用.研究民族文化认同与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全球化民族文化认同的变化等,对于新时期传承发展藏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藏地祝酒诵词表达了藏民族群体的伦理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和民族观念,蕴含了极力表现藏民族生命记忆的价值观念.藏族祝酒诵词广泛运用了藏地普遍流行的特有的民俗事象.这些祝酒诵词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笔者2012-2013年在四川松潘、云南迪庆、甘肃合作、西藏昌都的田野调查,从回、藏民族的生计与生活状况和回、藏民族在经济上的交往两个方面考察藏彝走廊回、藏民族的和谐经济关系。文章认为生活在藏彝走廊的回、藏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几百年的友好交往中,他们在经济上建立起了稳定的分工协作和交换模式,这种交往是一种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这种经济交往的互补共荣、合作形成了和谐的经济关系,成为造就回、藏民族和谐关系的基础。而今,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回、藏民族的经济关系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和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涵化力。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内核的回、藏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建立在宗教文化之上的道德观、价值观是回、藏民族交往的基础。同时,回、藏民族作为西北地区两大主体民族在其文化形态上又表现出许多共有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要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回、藏民族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藏民族有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有许多优秀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传统道德反映着藏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趋向,作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藏族传统道德作用于藏民族和藏族社会,对藏民族个体内在心理和行为的和谐一致,对藏民族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藏族传统道德及其社会作用做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挖掘藏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辅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构建藏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藏文明有两大发源地, 一是象雄, 一是雅砻河谷。“蕃”(bod) 族称的形成的标志是: 象雄文明用苯教统一了青藏高原, 使藏民族脱离思想意识形态的原始信仰阶段, 形成了藏民族最早的统一语言、思想意识和风俗, 奠定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基础; 雅砻河谷文明, 推出了悉勃野王朝, 这一王朝以政治和军事统一了青藏高原, 使藏民族脱离了原始社会遗留的部落联盟和小邦邦国阶段, 奠定了藏民族共同的生活地域。西藏的史前考古资料证实, 藏民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  相似文献   

7.
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彝走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民族的活动,藏彝走廊古代通道具有数量较多、南北向通道更显重要和通道形成后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三个基本特点.分析这些基本特点,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藏民族历来具有“倾心向内”的爱国主义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 ,除了藏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藏民族在与祖国各民族人民长期的交流融合中 ,建立起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关系 ,使藏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藏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9.
程小菩 《国际公关》2023,(13):194-196
藏彝走廊作为多个民族的聚居区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独特的区位因素和地理环境也为该区域丰富多彩的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本文基于藏彝走廊这一历史—民族区域概念,对西汉、东汉两朝与外民族在藏彝走廊进行的音乐文化交流展开梳理和研究,以增进对藏彝走廊的多民族、多国家、多方位文化交流作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认识了藏民族的梦幻意识就找到了揭示藏民族文化奥秘的金钥匙,找到了金钥匙,也就可以掀开笼罩在藏民族身上及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1.
《卫拉特法典》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草原固有法。《卫拉特法典》以藏传佛教为其立法宗旨,意在将经教政治相结合,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藏传佛教的渗透与影响,缘于法律文化的传承、蒙古民族的吸纳性格及宗教意识的培育。对《卫拉特法典》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民族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778名汉族和776名藏族大学生调查的有效问卷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汉藏大学生信仰存在差异: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有超自然信仰和实用信仰,年级之间、专业之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不同年级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具有宗教信仰、神灵崇拜;不同年级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具有生命崇拜和家族崇拜;不同专业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具有金钱崇拜和家族崇拜;藏族医科、师范大学生比汉族医科、师范大学生具有生命崇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778名汉族和776名藏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藏大学生社会信仰占优势;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明确的信仰。藏族大学生重视生命崇拜、宗教信仰、家族崇拜和金钱崇拜;汉族重视民族主义、家庭主义。  相似文献   

14.
藏彝走廊东端有尔苏藏族、彝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居。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是尔苏藏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部分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节日文化也已走出国门。尔苏藏族的节日主题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人们相聚一起,举杯祝福,唱歌跳舞,节日活动有:打火把、赛歌、摔跤比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海省义务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地域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实现藏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我省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当前我省藏区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并就实现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尔苏是使用尔苏方言的藏族支系。他们生活在四川省西南部。尔苏藏族的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等,是尔苏藏族口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收集的口传文化,文章认为,藏族尔苏支系是个多元一体的亚族群。  相似文献   

17.
搜集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本文结合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论述了进一步加强尔苏藏族文献资源的搜集保存、整理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思路,对其抢救和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藏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汉族学生的异同是一个重要的但研究尚不够的课题。使用包含125个自立人格特质词的问卷对321名西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西藏大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与汉族学生的基本一致,都主要包括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与开放性5个基本维度。同时西藏大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也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自立人格特质并不在人际和个人领域分别聚焦。研究结果还提示,自立人格结构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和区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藏族宗教绘画是藏民族绘画艺术研究中重要的内容,研究所涉及范围很广。主要从藏族宗教绘画的创作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特征,来论述藏族宗教绘画艺术。试图从绘画艺术研究的基础领域来诠释藏族独特的民族宗教绘画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河湟地区的回藏关系是我国、特别是西部重要的族际关系之一。历史上,河湟地区的回藏经济交往表现为"互补共生型"的特征。这种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互动,不仅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边疆地区的封闭状态,为民族间的文明交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