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四人帮”利用文件和报刊,抛出了一个反马克 思主义的“阶级真理论”,并以此为“理论”根据,对“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马克思主 义口号大张挞伐、他们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绝没有抽象的超阶 级的真理”,攻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讲平等”, 是“掩护修正主义思潮泛滥”的“资产阶级口号”,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毛 泽东思想的极其反动的口号”。此后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和在真理面前是否平等的问 题,就成为一个禁区,对此,人…  相似文献   

2.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处理好劳动和报酬的关系,使劳动者能够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劳动是报酬的基础,劳动量差别是报酬量差别的依据。只有承认劳动差别,才能承认报酬差别。林彪、“四人帮”不承认报酬差别,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就是建立在否认社会主义存在劳动差别这一虚假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彻底铲除林彪、“四人帮”这一虚假基础,使劳动报酬差别反映按劳分配规律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林彪、“四人帮”肆虐的年代,道德二字似乎是“人性论”、“修正主义”、“中庸之道”、“黑修养”的同义语。谁要是谈论道德,特别是谈论共产主义道德,谁就要被说成是“封、资、修”的鼓吹者,以致遭到批驳和“横扫”。社会道德横遭践踏,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如果说在政治经济领域,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制造了千百万计的冤案假案,把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在精神领域,在人们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方面,由于他们赤裸裸地兜售争权夺利和流氓政治,竭力宣扬反动腐朽的封建法西斯的道德观念,所造成的破坏就更为严重。粉碎“四人帮”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多年来,这个为人类社会实践所充分验证的科学真理,却连遭厄运,被林彪、“四人帮”和他们那个颇有权势的“顾问”诬为“唯生产力论”而打入十八层地狱。理论是非上的颠倒,导致实践上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的边缘。 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时期中,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已成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当前,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的原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彻底批判林彪、“四人帮”妄加给“唯生…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文艺创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似乎在理论上早已作出了回答:然而,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却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只要回顾一下文艺领域所经历过的种种曲折和反复,以及多年来文艺批评、文艺政策方面所发生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对社会主义文艺园地实行大扫荡,残酷迫害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过程中,这个问题的理论是非、政策是非更是完全被搞颠倒了,搞混乱了。众所周知,林彪、“四人帮”大兴文字狱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篡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他们曾一再鼓吹,作家的主观动机和作品的客观效果是绝对一致的,凡是作品的客观效果不好,作家的主观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颁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三十年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速度缓慢,极不健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颇为流行的“要人治,不要法制”的错误的传统观念,无疑是法制建设上的一个严重障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给林彪、“四人帮”等野心家、阴谋家以可乘之机,在十年浩劫中,得以猖狂推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使庄严的《宪法》不宣而废,出现了“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的严重局面。为…  相似文献   

7.
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马克思主文教育运动。它的突出特点,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破除林彪、“四人帮”制造的现代迷信和设置  相似文献   

8.
对立面的转化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列宁指出,辩证法要重视研究对立的双方“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这个问题,如同马列主义的其它基本原理一样,被林彪、“四人帮”歪曲、篡改,弄得混乱不堪,至今,人们看法仍有分歧。因此,重温和探讨唯物辩证法的转化原理,不论对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主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还是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解决工作着重点转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王充,字仲任,是我国东汉初期杰出的科学家、哲学思想家和文章理论家。关于王充的研究工作,解放后比之解放前,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而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十年中,却大大地后退了一步。粉碎“四人帮”以后,又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三十年来王充的研究工作的总估计。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的转换与变形是从“朦胧诗”的出现开始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以及粉粹“四人帮”后出现的一大批以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缅怀和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内容的作品大抵都是遵循传统的艺术形态的。这时诗歌履行的仍然是“炸弹和旗帜”的使命,注重诗歌的倾向性、战斗性、群众性。这同“文革”时期的诗歌除了在内容上截然不同或完全对立之外,在艺术形态上似乎仍属于同一传统。即使有的学者认为“文革”文艺属于古典主义范畴,新时期文学属于现实主义,但古典王义与现实主义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前者更强调绝对理性、“…  相似文献   

11.
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是多年来搞得最混乱的哲学问题之一。形成这种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林彪、“四人帮”长期鼓吹所谓的“斗争哲学”所造成的。还有那个“理论权威”,也肆意曲解毛泽东同志关于“一分为二”的论述,否认对立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否认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把这种关于矛盾同一性的正确观点污蔑为修正主义阶级调合论的“哲学基础”。这种“左”的流毒和影响,现在还不能说已经肃清了。正确地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对于我们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正确  相似文献   

12.
革命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联合广大友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众大联合的战略思想,为我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重温“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众大联合的思想,对于彻底清算林彪、“四人帮”破坏革命统一战线的罪行,加强全国人民大团结,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众大联合的口号是适应新的历史要求而提出来的 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长期以来总是把他自己打扮成一个“志壮坚信马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小撮死党更把他吹得神乎其神,说他是什么“三个助手中最光辉的助手”。但是,批林整风中揭发出来的一桩桩事实,一批批铁证,彻底粉碎了他们编造的  相似文献   

14.
复刊的话     
经历了林彪、“四人帮”的十年浩劫,经过了粉碎“四人帮”后三年多的拨乱反正,在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春天里,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下,《浙江学刊》重新和读者见面了。《浙江学刊》是综合性的理论学术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坚持“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推动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研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我们办刊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都有自己的传播市场,而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起初的各派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主义是占着优势的”①。在中国无政府主义者阵营中,多数人继承了中国无政府主义始祖刘师复的衣钵,信仰克鲁泡特金...  相似文献   

16.
一在史学研究中,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主义观点,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在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史学界曾就它的产生、无产阶级历史主义和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对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关系问题,从理论并结合当时史学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讨论。但后来由于遭到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致使那次讨论不仅没能收到预期的积极效果。反而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混乱。人们都还记得当时有的文章为了要达到从根本上否定无产阶级历史主义有存在必要的目的,就千方百计地论证,似乎历史主义和资产阶级客观主义完全是一路货色。无产阶级历史学决不能和它沾边。在面对无法掩盖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历史主义的论述时,竟强辩说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只不过是“间或  相似文献   

17.
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破产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打着共产主义招牌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最早的提倡者是英国的霍德文和德国的施蒂纳,他们是无政府主义的先驱。霍德文排斥暴力革命,反对生产社会化,主张成立独立的自由生产者联盟,并通过“道德教育”来改造社会。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主张“我”是唯一的实在,国家、道德、宗教以至整个世界及其历史都是“我的产物”,从而声称“我把一切都归于我”。他们的学说后来为无政府主义所继承和发展。把这种观点表达得比较系统并开始形成一种政治流派的是法国人蒲鲁东,所以无政…  相似文献   

18.
经省委批准,自去年八月以来,黑龙江省社联及所属哲学、经济学、历史、党史、语言、文学学会先后恢复并积极开展了学术讨论活动。这些学会恢复后,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  相似文献   

19.
“人民”一词在东西方语境中早已有之.西方语境下的“人民”话语,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密不可分,原本就具有公民、个人、国民的法律内涵.在古汉语中,“人民”原为民氓,指的是与君、臣相对而存在的平民大众.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汉语中的“人民”才具备了现代法律话语的意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精英们希望通过运用民族传统思想和价值来丰富马克思主义,通过“人民—群众”路线以克服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在“七五宪法”中将“人民”作为一个绝对的整体、一个完全的意识形态称谓,尝试通过人民权威在实践中的确立,以确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在法律领域内将人民与敌人对举、人民与整体相连的实践,使得法律语境中的“人民”脱离了个人、家庭和种族的基础,导致了法律与人民性的背离.同时,作为绝对整体的“人民”在法律中的地位不断被神化,使得法律的权威难以树立,规则秩序失效,权力不断膨胀,而作为个体的人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来说,党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这本来是常识。但是,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却被林彪、“四人帮”之流弄得混乱不堪,以致成为思想理论战线在拨乱反正中必须着力澄清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