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可以归结为当代中国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城市群网络体系的战略布局和建设问题,可以从理论视野、历史经验、变革逻辑、约束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科学构想是;培育和建设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化;努力实现城市国际化,促进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化建设,并要以效率与公平原则、均衡与非均衡原则等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福利角度探究最优城市规模问题,通过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函数的重新界定,并根据均衡理论构建最优规模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地级市2012-2015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最优规模并非唯一、恒定的数值,而是受城市禀赋和时空差异共同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当前社会福利水平下,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的实际规模大多低于其最优水平,城市具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而超特大城市则大多面临人口规模超载问题,随着人口规模增加,其社会净效益呈边际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居聚落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特别是进入城市化发展时期,表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聚落城市化发展是被动地受工业化进程牵制而逐渐形成的,其路径的独特性取决于推动聚落城市化的基本矛盾的独特性。中国的聚落城市化是建立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交叉点上,这是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巨大的人口压力不仅挑战着城市的容纳力并压迫着城市系统内的资源水平,因此中国的聚落城市化中的根本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实现生态化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聚落主体的心理层面则表现为城市人的反城市情结与农村人的望城心态的矛盾。特别是庞大的农业人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涌入城市,也带来如人口、交通、生态等诸多现实问题,更加剧了中国聚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城市化与个人的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宏观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城市化;一个是微观的角度,即个人的角度,研究个人的谈市化。社会的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随着工血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特质得到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个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要经历一个从权村人到城市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个人的诚市化。就目创我国的城币化来说,合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瑞  林宁 《社科纵横》2006,21(9):65-66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发展需要占用土地与中国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发强烈。本文分析了近期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湘萍 《社科纵横》2008,23(7):42-43
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从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社区安全问题已经日益凸现,因而急需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庞大,城市安全或者说城市所辖社区的安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把城市社区安全保障突出到一个重要位置.在社区规划和建设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对城市社区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相关对策与建议,不仅在理论上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是社区建设与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品质、效率令人瞩目,但其拓展与深化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化解高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市危机,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满足人类居住的向往,生态城市化理应成为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理想路径.要真正认识并走向生态城市化,应充分了解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价值观念,最终将对生态城市化的把握和认同落实到人类的道德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港口是城市的纽带,城市是港口的依托,具有天然物流属性的港口对城市贡献功不可没,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港城联动.但港口与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城市多元化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的自增长发展,港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呈边际递减趋势,产生局部冲突也是事实存在.解决的方法是围绕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和整合目标,通过合理的整体规划,产业布局、适度的港口发展规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通道建设等手段来解决港城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人口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出现了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出现"郊区化",部分城市也会出现"逆城市化"或"再城市化".之所以会是这样,其中最重要的是集聚与分散力量在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约生 《日本研究》2003,46(4):41-47
城市化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化 ,从广义上说是指传统的、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从狭义上说 ,它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 ,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功能更加适应工业化、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强化的历史过程。1本文将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 2 0年代作为日本早期城市化的阶段。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是日本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城市化的发展 ,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  在前工业社会 ,农业始终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城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