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具有强烈事业心、高度责任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只有具有强烈事业心、高度责任感,才能从心底里把职业当作事业做,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才能自觉地去追求理论的广博精深,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并以健康的心理素质,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所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党为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实践的今天,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培养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现,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抓好队伍建设;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必须改进教学内容。只有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才有出路,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原著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渗透到知识讲解、理论运用的教学过程;马克思主义原著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价值在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精神魅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魏贤玲  齐磊 《兰州学刊》2010,(7):154-156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历史轨迹,直面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历程与现状,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步规划设想。旨在让高校学生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感悟和认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承担者,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设置的 ,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是围绕邓小平理论进行教学的 ,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就要通过邓小平理论课教学实践,达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学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教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所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其关键取决于理论课教师的自身修养如何。因此,研究和探讨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修养问题,也就成为加强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培养理论课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南方论刊》2014,(5):101-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必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在提高教师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效性问题,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根本说来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否达到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目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应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从思想上解决"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突出理论独树一帜——《中国革命与建设》评介王锡孝中国革命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也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如何不断提高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  相似文献   

14.
东洋 《理论界》2004,(4):147-147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达到考试能真正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历史责任。为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认真抓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理论自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自信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深度、温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成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丰厚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新时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自信,需要强化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性,推进学科建设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的紧迫任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期末考试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特别强调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列题的根据在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尤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外于低潮,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人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滋长,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和现象的蔓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说服力的影响等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对马克说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缺课、不认真听课等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种教学目的和教学现实的严重反差,几年来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就如何搞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的教书育人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由于大学教师不坐班等限制,使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师与学生直接联系相对减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搞好教书育人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二、具体做法首先在观念上明确教书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书育人的核心,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9.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首要问题。错误的和教条式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和丧失。科学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紧密联系,而且在实践层面是统一的,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之中。因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出发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