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政治文明建设,重在校园民主建设与依法治校,以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先进思想发源地的拓展功能。应当依据高校政治文明的历史性、社会性、发展性、共享性、标志性等基本特征,通过坚持高校党的领导、坚持高校体制改革和观念创新,确立高校政治文明的创新思维模式;实现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形成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联系高校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以广西师范大学工会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工会如何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职工民生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影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的整体发展不科学,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法治校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环境建设不够和谐等。高校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政治、组织等优势。高校工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是:能够促进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积极维护教职工的权益,协调人际关系,能够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4.
和谐大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离不开民主,民主治校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大学的重要特征.民主治校的目的是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开、公平、程序化、规范化;照顾同盟者的政治利益,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强对高校权力的监督,反对和防止腐败.推进民主治校,要健全党内民主,坚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进一步健全教代会制度,做好提案工作;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中的作用;要崇尚学术自由,推行学术民主.  相似文献   

5.
高校治校文明是高校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由于依法治校是提高高校治校效率的理性补剂,是优化高校治校秩序的基本途径,是实现高校治校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增进高校治校民主的内在动力,是保障高校校内自由的有力武器,是维护高校治校安全的必要举措,所以依法治校是推进高校治校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可以确信,法治校园建成之日,就是高校治校文明实现之时。  相似文献   

6.
高校治校文明是高校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由于依法治校是提高高校治校效率的理性补剂,是优化高校治校秩序的基本途径,是实现高校治校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增进高校治校民主的内在动力,是保障高校校内自由的有力武器,是维护高校治校安全的必要举措,所以依法治校是推进高校治校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可以确信,法治校园建成之日,就是高校治校文明实现之时。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民主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民主管理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对高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要求为高校民主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内在必然要求,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比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更具群众性和广泛性。因此,面对新形势就必须要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使民主管理在高校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高校民主管理表现为教职工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国家社会和高校主人的身份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指引下,高校民主管理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偏”、“淡”、“虚”等问题.今后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制度化建设,努力建设一个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把高校民主管理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人际关系和谐,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努力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7.
汉语棱镜中,总有一些语言事实折射出支配关系意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支配关系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存在汉语中。汉语支配关系意义的形成根源于汉民族价值观和思维特征以及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