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Izhakian(2020)不确定性概率分布下的预期效用理论框架,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的模糊性溢价问题。利用上证综指的日内高频收益数据估计日收益率分布,以月度内日收益率分布的波动性衡量月度市场模糊性,并对模糊性-风险-收益的权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我国A股市场存在时变的模糊性,其模糊性溢价不总是正数,而是依赖于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2)模糊性溢价和风险溢价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好的市场预期有正的模糊性溢价(模糊厌恶)和负的风险溢价(风险爱好),不好的市场预期有负的模糊性溢价(模糊爱好)和正的风险溢价(风险厌恶)。这些发现不同于当前文献中的许多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市场中的"追涨杀跌"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总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市场风险和两种流动性风险的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研究中国股市总的市场流动性风险是否在资产定价中得到了反映,其中流动性风险包括用协方差度量的市场收益对总流动性的敏感性风险和用方差度量的总流动性的波动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不仅存在显著的市场风险溢价,而且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流动性风险中市场收益对总流动性的敏感性风险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准  李强  曾勇 《管理科学》2018,21(8):54-63
通过改变资产的相对构成和运营杠杆的水平,企业的在位资产收缩对总资产风险溢价具有重要影响。在连续时间框架下,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和定价核技术,研究收缩期权、运营杠杆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机理,并为“价值溢价”现象、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市值规模效应给予理论解释。结果表明:运营杠杆和贝塔为负的收缩期权分别对资产风险溢价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二者的相反作用可以为“价值溢价”现象给出风险补偿视角的理论解释。同时,收缩期权会减弱市值规模效应;运营杠杆则会放大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减弱市值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4.
存在老鼠仓时的投资、消费与风险溢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存在老鼠仓情况下市场各方投资、消费策略进行建模.做仓机构投资者偏好向老鼠仓消费的转移将导致其增加投资并减少消费;同时老鼠仓引发的资产价格变动将影响投资者对于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导致投资者之间对于资产收益率的信念产生不一致.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将提高均衡时市场的风险溢价.最后,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较好地规避了"股权溢价之迷".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价值溢价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金融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价值溢价存在的原因,对价值溢价理论上的解释主要是行为金融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之争。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贷款定价研究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联合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联合风险角度进行贷款定价的研究,目前还是较新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基于联合风险的贷款定价模型,并得到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不同的项目贷款,若其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关联程度不一,即使其它指标一致,银行也应对它们执行不同的贷款利率,这个结果对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经验数据,运用非对称信息动态纳什博弈模型,考察了不同市场诉讼风险和审计怀疑状态下机会盈余操纵与审计风险溢价的博弈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诉讼风险会导致正向盈余管理比同幅度负向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审计风险增溢,高度和低度审计怀疑状态下的审计风险溢价与盈余管理呈左倾U型曲线关系,而中度审计怀疑状态下的审计风险溢价与盈余管理遵循二次曲线协同变化,同时取决于审计怀疑对盈余管理内容与性质的识别状态;高增长公司的盈余管理导致的审计风险溢价与市盈率正相关且增加的幅度与审计怀疑水平和盈余管理性质直接相关,这表明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考察诉讼风险不对称性和适度的审计职业怀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CCAPM模型及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突发信息影响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借此探讨突发信息对投资者主观决策以及风险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数值迭代法给出了风险溢价的数值解。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信息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会提高风险溢价,反之则降低溢价值,为解释"追涨杀跌"现象提供新视角;同时发现,投资者先期投资决策的结果好坏与风险溢价呈正向关系。最后利用中美两国证券市场数据进行数据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型较好的避免了"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对选取何种风险调整贴现率期限结构还存在争议,导致对同类投资项目得出不同的管理指引意见.针对这一争议,本文通过划分资本产出方式,寻找影响贴现率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不确定的宏观经济产出和项目非系统风险共同影响风险溢价系数,同时风险溢价系数决定贴现率期限结构.其中,当风险溢价系数大于某确定阈值,贴现率随时间递增;其余情况表现为递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选取何种风险调整贴现率期限结构还存在争议,导致对同类投资项目得 出不同的管理指引意见. 针对这一争议,本文通过划分资本产出方式, 寻找影响贴现率结构的 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不确定的宏观经济产出和项目非系统风险共同影响风险溢价系数, 同时 风险溢价系数决定贴现率期限结构. 其中,当风险溢价系数大于某确定阈值, 贴现率随时间递 增; 其余情况表现为递减.  相似文献   

11.
资产收益的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深入考察现有的两种收益与波动关系模型(GARCH-M和SV-M)差异的基础上,以新兴股票市场中的上证综指和成熟股票市场中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运用更具理论优势的SV-M模型,实证考察了两种类型市场中风险溢价与波动率之间关系的不同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上证综指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负向影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正向影响;但无论影响方向正负,波动率对风险溢价的影响都是非常微弱的。论文结合两种市场中的不同波动状况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论证便利收益调整后的风险溢价是套期保值净需求的代理变量,然后构建基于期货风险溢价效应的模型来研究现货价格波动率、偏度和期限结构对套保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现货波动率和到期期限增加,套期保值净需求增加;但现货价格偏度对套保影响的结果不一致,表明套保者会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性套期保值;不同品种间套期保值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套期保值的真实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VPIN指标度量沪深300成分股的知情交易程度,并检验其定价效应及其与信息不确定性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 VPIN可以通过提高买卖价差影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并带来显著的横截面和时序上的风险溢价; 2) VPIN对风险溢价的解释能力优于信息不确定性因子,而信息不确定性对知情交易具有同向调节作用; 3)当对个股的信息不确定性、规模、动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控制后,VPIN的定价效果依然显著存在.与此同时,Fama-Macbeth分析结果还表明,VPIN与传统风险因子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也不是传统风险因子的替代变量; 4)在公司发布各类重大公告前都存在显著的异常风险溢价和异常交易量,而上述异常值可以被同步出现的异常VPIN值所解释.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股票定价,并以2006年—2011年间917家IPO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市场情绪和个股具体的情绪均显著影响IPO溢价.具体而言,市场情绪较高组比较低组的IPO溢价高36%(63%vs 27%),个股具体情绪较高组比较低组的IPO溢价高24%(56% vs 32%);2)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高,市场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公司投机风险越高,市场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小;3)IPO溢价较高的公司,其股价在上市后会逐渐反转.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股票定价,并以2006 年—2011 年间917 家IPO 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 1) 市场情绪和个股具体的情绪均显著影响IPO 溢价. 具体而言,市场情绪较高组比较低组的IPO 溢价高36% (63% vs 27%) ,个股具体情绪较高组比较低组的IPO 溢价高24% (56% vs 32%) ; 2) 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高,市场情绪对IPO 溢价的影响越大,公司投机风险越高,市场情绪对IPO 溢价的影响越小; 3) IPO 溢价较高的公司,其股价在上市后会逐渐反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套期保值压力效应的视角主要从商品期货合约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和交叉套期保值压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能源化工和金属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进行测度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当控制系统风险后,商品期货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与存在于组内的交叉套期保值压力均显著地影响期货的风险溢价.最后,本文引入价格压力变量以检验期货风险溢价模型的稳健性,当控制价格压力后,这两种套期保值压力效应仍然显著地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风险溢价、不确定性和专利投资的多阶段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投资决策理论的内在机理。利用最优控制模型给出了两阶段情况下的风险溢价的解析表达式,在多阶段的复杂情形下利用动态规划的数值迭代法给出了风险溢价的数值解。研究发现风险溢价在专利投资完成前后有很大差异,在专利投资完成后风险溢价仅随市场风险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专利投资完成前风险溢价不仅随着专利长度、已完成阶段数和未来的预期利润流的增大而降低、而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结论是现有理论的创新和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在实践中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南钢股份要约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控股溢价和流通溢价两个角度分别对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要约收购行为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非流通股东可以分享控股溢价,但是控股溢价偏低,对非流通股东不具有充分吸引力;如果非流通股东兑现利润退出,将承受较大的隐性损失。而流通股东不能分享控股溢价,且其拥有的流通溢价遭受了折价的不公正待遇;如果流通股东受约退出,将承受较大的直接成本。根据强制要约收购的法理判断,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都未获有效保护,中国的要约收购仅具有形式而非实质。  相似文献   

20.
孙扬 《管理科学文摘》2008,(23):206-207
在企业的收购活动中,收购价值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收购溢价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通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案例分析收购溢价的成因,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