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年鉴学派,在与实证主义史学的较量和争论中,克服了实证主义史学的种种弊端,形成了与兰克学派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范型存在明显区别的新的史学范型.这一新史学范型,不仅为教育史学新领域的开拓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而且为教育史学研究中正确处理教育史学研究的“客观性”与教育史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作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同时,年鉴学派所构建的以“历史时间”为核心的叙述体例和他们所倡导的以“问题史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教育史学研究及其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今国际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是法国年鉴学派。本文简略论述了该学派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探讨,费正清的历史现直接缘于文化形态史学;费正清的研究方法则较多受益于年鉴学派。本文在肯定费正清历史观合理性的同时,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自1965年起,以弗朗索瓦·孚雷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修正史学与以阿尔贝·索布尔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传统史学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论争.这场论争具有鲜明的法国特色:孚雷并不单单纠缠于细枝末节的观点,而是直击传统史学的史观和方法论,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性解释方案;孚雷以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为制度依托,抨击的是传统史学以巴黎一大为基地的制度性霸权;孚雷力图解构传统史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暖昧关系,质疑的是历史学的客观性问题.这场论争对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论是传统史学还是修正史学,均借此推陈出新,拓展了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史学研究中,“问题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受到各个学科的广泛认同,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表明“问题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得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追溯了“问题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阐述了问题史学的内涵;第三,结合当代历史研究的趋势,说明“问题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以其为当代史学研究带来一些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史德问题.文化论争中的柳诒徵及东南学派坚持信古,在批判和借鉴章学诚、梁启超的史德观基础之上,表达了历史与道德密切联系的观念立场.及至九一八事变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现某种程度地合流,并催生出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东南学派重新阐释历史与道德关系,论证历史的道德属性,力图纠偏史学革命以来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倾向.历史领域的反传统思潮在1930年代有一次明显转向,东南学派引领的史学伦理化思潮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8.
书评     
浩荡两千年 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继《激荡30年》、《跌荡100年》后,著名财经作家昊晓波推出最新力作,也是商业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书从古代的商业史中寻找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对商业史的追寻是当代商业问题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两千多年的商业史,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活史是针对人类的教育生活及其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所存在的若干问题而确立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时代内涵和对现实的关照。教育生活史的直接学术源头是教育活动史,它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升华,它能更系统、更全面地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生活。其学术渊源,在国内,受传统历史叙事学、教育叙事、现代叙事学理论的影响;在西方,受兰克史学、年鉴学派、新史学、日常生活史、微观史学等思潮的震荡、冲击,这些都是教育生活史理论和研究方法创建过程中重要的学术渊源。同时,在教育生活的叙事文本表现力呈现上尚有很大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建国教授所著的《现代大学新理念》一书(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是作者行政工作与学术研究相通相融的结晶,在大学德育新理念、大学素质教育新理念、大学创新与发展新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并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其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为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构建与完善中国行政法学理论意义重大。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依法行政下的政府管理理念、行政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以及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制度保障。提出今后行政法学阶段理论要尽快实现从"干涉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行政主体理论要紧紧围绕大部门体制改革思路进行构建,进一步完善公共参与和行政公开行政程序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波  褚振江 《中华魂》2014,(16):50-53
习近平主席去年在参观西柏坡村时深有感触地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历史营养剂”,抗大的历史,正是我军达到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的最好的历史营养剂。翻阅记录抗大历史的《回眸抗大丛书》,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它是一部珍贵的英雄史诗,它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以环境保护部门权力升格和机构独立为核心的改革无法破解机构过多、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等体制难题。在“大环保”理念下,“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是超越传统改革路径,优化环境管理结构的基础。组织结构、生态系统管理和外部性是环境大部门体制设计的理论逻辑;国外成功的整合模式和国内多样性的地方实验成为环境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经验逻辑。理论设计和经验做法能否采纳取决于政治逻辑下平衡权力和利益的考量。一般而言,中央层面的改革,更多地遵循政治和经验逻辑;地方层面的整合更有可能采纳经验和理论逻辑。渐进式改革应给予地方多样性实验空间,以便实现环境大部门体制改革三重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民国研究     
主持人语:30年多前中国学界开始将民国史作为一个学科着手研究时,官定的研究对象是民国统治阶级的历史,意在避免与同一时期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交叉或重叠。近十数年来,民国史逐渐扩展为民国时期的历史。无论在朝与在野,无论革命与反革命,亦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只要发生于1912-1949年间,均被纳入民国史的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大部门体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被加以推进和实施,职能、机构和人员整合工作得到积极落实,其改革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即部门整合与职能有机统一,改革后部门内部整合、部门间协调机制缺乏,管理事项过多、过细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职能有机统一的改革要求,按决策与执行分开的原则设计大部,设立独立执行机构,建立有效的部际协调议事机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扩大和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告一段落后,地方政府大部门制改革成为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主题。地方政府大部门制改革还面临着不少难点与困境,需要锐意改革与创新才能打赢这场行政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万宗喜 《东方论坛》2005,(4):F0003-F0003
"山东问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攫取山东进而独霸中国的阴谋而精心制造的侵华事件,曾是1914-1922年间中日交涉和远东国际关系中的焦点.黄尊严先生的<日本与山东问题(1914-1923)>(齐鲁书社2004年8月版)一书,不仅对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全面地论述,向读者揭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和真相,而且运用国际法这一近些年来国内史学界最新采用的史学研究方法,对日本在"山东问题"形成至解决过程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法理剖析,从法律意义上指出了日本的侵略性与非正义性,读来尤其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孙少虎 《社区》2002,(21):30-31
本栏就街道管理体制问题曾发表过几篇讨论文章,这些文章的注意力都在消弱街道行政职能方面。这一期争鸣文章我们专发孙少虎和洪瑞丰的署名文章,以便从另一个角度讨论社区建设进程中街道体制问题,以与读者共商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论述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如何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分工;推进政府各项配套改革;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再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启了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